北京青年报
世界防治肥胖日|肥胖可能会带来癌 这些减重知识,快收好!
人民好医生 2024-05-14 17:30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随着全球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确定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随着生活品质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健康的体型管理,减重方式层出不穷,有不少人在曲折困难的减重之路上感到迷茫、失去信心。那么,什么因素影响体重?怎样才能科学减重?哪些人适合做减重手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张能维在做客人民好医生客户端时表示,超重的根本原因是体内能量“入大于出”,减重关键在于控制饮食、坚持锻炼,应在专业指导下选定个性化减重方式,谨慎用药和选择手术。

体重牵系全身状态  三大原因造成超重

张能维认为,体重对人体的影响无处不在,免疫力、工作学习效率、睡眠都与其息息相关。超重可能诱发一系列疾病,典型的有呼吸暂停综合征,即俗话说的打呼噜,肥胖患者睡着时,喉咙易被堵塞,阻断呼吸,憋到半醒的状态才得以继续呼吸,如此反复多次。其次,肥胖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诱发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痛风等疾病。还可能影响性功能,女性出现月经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男性前列腺受干扰。此外,肥胖可能提高消化系统的肿瘤发生率,如诱发脂肪肝,进而提高肝癌的发生率。因此,在察觉到自己体重增加后,运动能力、睡眠情况、工作效率不如从前,应及时寻求医生帮助,测量和评估身体状况。

能量是一切物质合成与代谢的基础,而人体无法自主合成、生产能量,只能通过食物摄入。张能维认为,体重超重的根本原因是“入大于出”,摄入食物能量过多而消耗不足,超出身体正常代谢所需,能量堆积导致肥胖。

之所以会“入大于出”,张能维表示,其一,是“生”来的,即先天的原因,一方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若父母体格偏瘦,孩子肥胖的可能性较小。另一方面,胎儿时期积攒的脂肪过多易导致长大后肥胖,因此,出生体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长大后的胖瘦程度。其二,是“惯”出来的,幼儿时期喂养方法不当,便有了肥胖的基础。其三,是因为“懒”,体内的激素、代谢等因素,使超重者处在非良性循环的生理状态中,当其想要锻炼时,首先面临的是大基数体重带来的对身体关节、体力、意志力的挑战。

多维度衡量体质 间歇减重或产生反作用

健康体魄的衡量标准不仅包括体重,还有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体内含水量等多方面指标。张能维表示,可通过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进行简要估算,即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亚洲正常成年人的体质指数在21—22.9范围内为正常,低于18为营养不良,超过25则为轻度肥胖。对于常年锻炼、肌肉健壮的人,体质指数偏高属正常情况;对于长期卧床、肌肉力量弱的人,体质指数可能偏低;儿童需积聚生长能量,体质指数偏高无需过度担忧;老年人体质则需用脂肪厚度、肌肉比例等指标来衡量。

腰腹部的脂肪堆积情况也可反映肥胖程度,站立时出现“游泳圈”,平躺时肚皮并未凹陷,肚脐或腰侧鼓起,便是肥胖的表现。可通过腰臀比(腰围/臀围)来具体衡量,腰围应比臀部最粗部位的值小,男性超过0.9、女性超过0.85为异常,黄金分割比例为0.68。

如何“管住嘴,迈开腿”,是控制体重的关键。在“管住嘴”方面,张能维表示,其一,在保证必需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的基础上,减少糖类摄入量,重点控制主食。其二,应循序渐进,逐步调整饮食,别让身体感到饥饿难耐,以免产生应激反应。其三,减少饮食的乐趣,降低接触喜爱食物的频率,尽量减少聚餐活动。

“迈开腿”也讲究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制订适合个人体质的运动方案。张能维表示,若空腹进行剧烈运动,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症,产生大量毒素。肌肉中的肌红蛋白溶解破碎后,人体选择性燃烧利用,剩下的部分则经由肾脏排出,但其颗粒较大,易危害肾脏。更严重的情况下,肌肉溶解后,大量的钾离子进入血液,高血钾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

张能维认为,控制体重是终身的修行。减重最大的误区是过于关注体重,这会让人苦恼、失去信心。另一大误区,是认为短时间内实现体重减少便“大功告成”了,开始放纵饮食犒劳自己。实际上,间歇性、高强度减重不可取。当人体内能量“入不敷出”时,身体首先消耗糖原,其次是蛋白质,人会感到头晕脑胀、全身乏力,如此3—5天后体重可能大幅度减少,但至少坚持1—2个星期后才开始消耗脂肪。如果总是半途而废,不仅没能燃烧脂肪,再进食时,脂肪警觉性提高,储存的速度越来越快,造成体重反弹,脂肪含量甚至可能不减反增。

药物干预可能反弹 手术需谨慎选择

张能维表示,必要时可选择药物干预减重,通过脂肪酶抑制剂,可使油脂不被分解吸收,随废物排出体外,或可使用抑制食欲类药物。此外,还有多种方法,比如在胃或小肠贴膜以减少营养吸收、利用胃镜将硅制水球放入胃中增加饱腹感等。但是,除了控制饮食,保持锻炼以外,其他方法的效果有限,且停药后很可能反弹。

谈及手术治疗,张能维表示,常见的减重手术有两种,其一,袖状胃切除术,即利用腹腔镜切除胃的大弯。大弯能产生饥饿激素使整个胃扩张,其本身柔软,也可大幅度扩张。切除后,胃的体积、扩张的弹性都有所减少。因此,做完该手术的人,少量进食便产生饱腹感。其二,通过手术将胃连至小肠中段,由于第一段小肠吸收营养的能力最强,且能分泌刺激食欲的激素,手术将其切除后,不仅能使食欲降低、进食量减少,吸收的营养也相应减少。

张能维提醒道,减重手术并非单纯减少肠胃容量,同时还改变了生理结构,带来激素变化,其后果不可逆。因此,由于吸收功能过强、代谢缓慢等个人体质原因导致肥胖的患者,才考虑手术治疗。衡量标准为,其一,体重超过正常范畴至少50斤,或体质指数超过27.5,且有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多功能卵巢等。其二,超重部分大于自身标准体重的50%,如标准体重140斤,那么超过210斤,才考虑手术治疗。

张能维表示,手术前,患者若是大基数体重,如超过300斤,应先适当减重,体质指数至少降低2.5,才可保证手术的基本安全。此外,患者应提前了解各个手术种类,在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结合个人身体状况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案,考虑因素包括手术时间、术式、术后恢复时长等。

最后,张能维总结道,选择任何减重方法前,都应咨询专业人员,评估身体素质、饮食结构、生活状态等,谨慎选择合适的减重方式。其判断标准为,其一,身体是否出现不适症状。其二,该方法是否有实效,能否循序渐进、科学减重。选定适合的方案后,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实习生 陈叶欣)

来源:人民好医生

相关阅读
​坚决不做“小胖墩”!儿童肥胖防治并举,爸妈必看!
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2024-06-07
减肥的速度越快越好?不吃主食就能减肥?这些误区很多人中招,快自查
科学辟谣 2024-05-20
肥胖可能会带来癌 这些减重知识,快收好!
人民好医生 2024-05-13
减肥≠减重,如何发现“隐性肥胖”,这个指标很关键
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4-01-27
有望为肥胖治疗提供新思路 Nature子刊发表北大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领衔研究成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