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首次商业化公开竞拍 四颗卫星“拼车”上天 新一代商业火箭长六丙首飞成功
南方都市报 2024-05-08 12:06

5月7日11时21分,我国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的新成员——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搭载发射的海王星01星、智星一号C星、宽幅光学卫星和高分视频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长六丙火箭是面向未来商业发射市场打造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液体燃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长六丙火箭首飞的圆满成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型谱,推动我国现役运载火箭加速迈向更新换代。遵循可靠性高、性价比高、履约能力强的设计理念,长六丙火箭采用无尾翼单芯级两级最简构型,满足不同任务需求,实现可靠、经济、好用。

长征六号丙火箭的研制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比传统研制周期缩短了30%以上。在研制过程中,长征六号丙火箭充分继承长征六号、长征六号甲等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成熟技术和产品,全箭产品化率高达95%。

AAC控制 开启火箭“智驾”新模式

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在我国运载火箭领域首次创新采用AAC(自适应增广控制)技术,实现对运载火箭姿态的精准控制,推动火箭控制系统不断迈向自主化、智能化。

“可以把火箭的自适应增广控制技术简单理解为智能驾驶,通过判断道路状态、乘客的舒适体验等因素自动调整方向盘和油门,实现速度和方向的自动控制,确保安全稳定行驶,同时兼顾乘客的乘车体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火箭专家胡存明说。

为火箭“瘦身” 减轻自重运得更多

此外,研制团队还新研发了轻质化贮箱为火箭“瘦身”。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次采用了2.9米大温差泡沫夹层共底贮箱,通过减少两个贮箱之间的多余空间,在携带尽可能多的燃料情况下,实现减轻火箭“自重”,进一步提高火箭的结构效率,提升火箭运载能力。2.9米直径大温差泡沫夹层共底贮箱和自适应增广控制技术为国内首次应用。

先做一个标配 根据甲方需求加装和改进

与以往执行国家发射任务不同,商业市场多样化的发射需求背后也常常带来更多变数,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在最大化满足用户的同时实现快速履约?“去任务化”,是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研制团队给出的答案。

所谓“去任务化”,就是最大化统一产品的状态,先打造出一枚可适配多任务要求、可滚动组批投产的“标准火箭”,在后期发射任务明确后,可按照卫星配套要求,在“标准火箭”上开展适应性的“加装和改进”。

“就像是我们购买电子产品时的标配和选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火箭专家余延生说,通过“去任务化”的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的任务适应性和灵活性,满足商业航天市场高频次、高密度发射的需求。

亮点

长征火箭发射服务网上公开竞拍 起拍价格每公斤8万

本次发射的4颗卫星是海王星01星、智星一号C星、宽幅光学卫星、高分视频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长城公司作为总承包商提供发射服务。这是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通过商业化竞拍方式实施的一次“拼车”发射任务,也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服务首次公开竞拍。

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市场发展迅速,今年,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次任务便是通过商业化竞拍的方式实施的一次“拼车”发射的任务。去年7月,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发射机会首次在网上公开竞拍,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的发射服务起拍价格为每公斤8万元,航天科技集团长征公司会对竞拍企业的资质、过往的经验、搭载空间的用途进行一定的筛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丁秀峰说:“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成功,为商业航天的发展贡献了国家队的力量,为商业卫星发射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对促进商业卫星发展和新技术试验验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中国运载火箭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竞争力。”

长征六号丙的首位“乘客”海王星01星可判断慢速移动目标

海王星01星是一颗采用抛物面天线技术的雷达卫星,可以在太空中对地成像。它有哪些“独门绝技”呢?

海王星01星携带了一个展开直径约4米的伞状天线,这可不是用来通信的,而是用来对地成像的核心设备——抛物面雷达。这种雷达的工作原理和其他光学遥感卫星的相机不同,它对地球发射电磁波,然后接收并解析从地球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从而获取具有大量信息的雷达图像。

据海王星01星载荷总师肖灯军介绍,该卫星具备全天时全天候成像的能力,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在阴天、云雨甚至沙尘等各种恶劣天气时都可以成像。因此,海王星01星可以用于服务国土资源监测、防灾减灾、环境保护、海事安全等领域。

此外,和传统雷达卫星不同,海王星01星还可以通过拍视频的方式判断慢速移动目标的移动方向,可以掌握它在短时间内的动态特征。这点对交通、港口的管理非常关键。

根据计划,海王星座初期规划发射13颗卫星在轨组网,建成后,可以大幅提高卫星的响应能力。到2028年二期建设完成后,共有36颗(卫星)在轨组网,为用户提供高分辨率的智能遥感服务。

档案

面向商业航天的多面手长六丙更轻更快更实惠

●全箭总长约43米

●起飞重量约215吨

●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2.4吨

●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2吨

●采用无尾翼单芯级两级最简构型:

●一子级直径3.35米,配置两台推力120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

●二子级直径2.9米,配置一台推力18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

●可适配3.35米、3.8米直径整流罩

●满足不同任务需求,实现可靠、经济、好用

●首次创新采用AAC(自适应增广控制)技术,开启火箭“智驾”新模式

文/潘欣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首次“出海”发射!中国商业航天企业“一箭15星” 产业加速商业化
科创板日报 2024-11-11
“自动驾驶”“标配加选配” 长征六号丙火箭首飞有这些看点
新华社 2024-05-09
长六丙火箭首飞成功!长征火箭家族再添“生力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7
一箭四星!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央视新闻 2024-05-07
一箭四星!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07
世界首颗!我国成功发射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
澎湃新闻 2023-11-19
聚焦 | 我国成功发射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01星
新华社 2023-11-16
长四丙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三号03星,星箭均由他们研制
澎湃新闻 2023-09-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