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钱学森信札录》出版座谈会举行 “这些书信是钱老思想的百科全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4 15:14

4月30日,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钱学森信札录:集大成,得智慧》(全8卷)新书出版座谈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马兰基地原政委孔令才少将,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钱学森生前秘书顾吉环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科研机构、院校、出版机构等50余人参加座谈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中国科考会原副主任田裕钊发来贺信。

《钱学森信札录:集大成,得智慧》(全8卷),收录钱学森1934年11月至2009年10月亲笔信件5613封,以及钱学森生平简表、珍贵照片34幅、手迹12件,时间跨度长达76年,是迄今收录钱学森书信最全的出版物。本书涉及通信者1619人,通信单位273个。通信者既有国家领导人,也有普通老百姓,更多的则是科学界、学术界人士。书信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军事科学、人文科学、思维科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钱老的科学精神和思想境界。

4325a14110b26803ed5ef8e69ac3bcc.jpg

“这是迄今收录钱学森书信最全的出版物”

座谈会上,钱学森生前秘书顾吉环介绍了钱学森书信的三次出版经历。

2007年5月,钱老学术助手涂元季的带领下、李明秘书与顾吉环共同参与,以扫描件编辑出版了《钱学森书信(十卷本)》,出版书信3331封,通信者947人,通信单位117个。收录的第一封是1955年6月15日钱老写给父亲好友、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的信,表达钱学森急盼回国、请求祖国营救的愿望。“这封信深刻地影响着新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促成了钱学森一家早日回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收录的最后一封信是2000年11月26日写给秘书兼学术助手涂元季的,谈及新闻报道中有关《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的事,那时钱学森已是 89 岁的耄耋老人了。

2012年1月,三人将新挖掘出来的1980封信同样以扫描方式又编辑出版了《钱学森书信补编(五卷本)》,通信者840人,通信单位159个。收录的第一封信的时间提到了1934年11月15日,23岁的钱学森致信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处,谈及庚子赔款出国留学前实习的情况,“这是我们收集的钱老书信中少有的几封小楷字体书信,整体端庄秀丽,堪称书法作品,十分珍贵。”最后一封则是2000年7月4日钱学森致著名医学科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的信,谈及吴老对钱老夫妇的关心,以表谢意!

2019年,钱永刚教授启动了把两套丛书从扫描件改为印刷体的录入工作,策划出版一套完整的印刷体钱学森书信,包括近些年收集到的几百封未刊钱老书信,还包括2002年后钱老因无法手写书信,由秘书代为起草的书信若干封。“经过长达五年的编辑工作,宏篇巨著《钱学森信札录:集大成,得智慧》(8卷)于2023年12月终于面世了,书中收录了钱学森从1934年11月至2009年10月,时间跨度长达76年的书信5613封,绝大多数都是亲笔书信,其中新增书信302封,通信者1619人,通信单位273个。最后一封信已推至2009年10月23日,是代钱老起草的致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高小山所长的信,祝贺该所成立三十周年。这是迄今收录钱学森书信最全的出版物了。”

356169c9448971d48e054b34342b5b7.png

“这些书信是钱老思想的百科全书”

“钱老70多年的科研生涯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科研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对我们认知钱老以及他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在保存的文献资料中,以数量巨大的亲笔书信复印件尤为光彩夺目。”钱学森生前秘书顾吉环介绍,以书信形式与他人进行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是钱老最为酷爱的学术方式之一。上世纪 80 年代以后,随着钱老的学术研究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转到社会科学,涉猎众多学科,产生了相当数量的书信。由于钱老治学严谨,对他发出的信件都要求留底待查,因此大量书信得以保留。众多书信以其无以复加的唯一特性成为二十世纪钱学森科学人生历史足迹的文献瑰宝。“钱老的书信主要以学术思想交流为主,学术研究涉猎的范围极广,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众多学科,且数量巨大,是钱老思想的百科全书。”

eeb7db478f0399f11e39a8171333c1c.png

“钱老是伟大的科学哲学家”

钱老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工程技术家,更是伟大的科学哲学家。1979年5月到1996年5月的17年中,清华大学教授,科学与社会研究所所长魏宏森曾接受过钱老的亲自教导,“从1981年开始,他就让我每一个月都要到他办公室去讨论科学哲学问题。”魏宏森介绍 ,钱老对人工智能的战略性学说提出了卓越的见解。1987年,钱老在清华大学座谈,他认为智能技术是当今我国的尖端技术,怎么样发展具有战略性的尖端技术,他认为总体来说我觉得要参考11项工作:1、专家系统,2、脑科学,3、认知心理学,4、思维哲学,哲学,5、形象思维,6、科学方法,7、社会思维学,8、创造性思维学,模糊科学9、并行运算,神经网络,10、物理逻辑,11、系统论,系统学。他特别认为“突破尖端技术要靠严密的组织”,要搞像核武器那样的大力协作,联合攻关。

“我认为钱老这些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伟大预测,对我们今天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今天我们人工智能已经发展了40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实践证明钱老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论述是非常正确的。今天我校113年校庆宣告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他的这些意见对我们研究具有指导意义。”魏宏森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 | 跨越65年的“对话” 钱学森数字人再次现身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8
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首批12件(套)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正式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3-12-12
庆贺严家炎九十华诞,“严家炎学术座谈会”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4
专访|刘心武:20年信札,中华文化的一脉心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3
人文|探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秘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