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从辽金到今天,详解北京护城河道及水系变化
北京晚报 2024-05-03 07:55

北京是座古城,城垣经过多次变迁,其护城河也随之迁移。

唐时,北京称幽州,自辽代开始立为都城,将幽州城改为南京。辽时只是陪都,是辽代五京制(上京、中京、东京、西京、南京)都城之一。北京正式建都始于金代,金代都城是在辽南京城基础上扩建的。孙承泽著《春明梦余录》卷之三:“旧幽州城在今城西南。唐藩镇城,即辽、金故城也。”辽南京护城河水源来自莲花河水系(莲花河古称洗马沟,今称永定河),莲花池古称西湖,西湖向东南流淌至凉水河。

西南护城河道 健博 摄

金天德三年(1151)新建金中都时,辽南京城北城垣没改动,只是将东、西、南城垣各拓约宽三里。金海陵王为解决护城河与城内供水,依旧采用城西天然湖泊下游的洗马沟作为水源,引入都城,并将洗马沟改称莲花河。清代震钧的《天咫偶闻》卷九记载:“南河泊,俗称莲花池,在广宁门(即广安门)外石路南。……有大池广十亩许,红白莲满之,以可泛舟,长夏游人竞集。”由此,莲花池水系被赞誉为北京水利的摇篮,也就有了“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之说。

金中都建成后,为将华北平原范围征收的漕粮运到城内,当时曾开凿金口河(永定河畔,石景山北侧),把永定河水从会城门附近引入金代的北护城河,再从金中都的北护城河向东开凿一条运河,下游河水直入潮白河。这项永定河引水工程极具远见,成为后人兴建水利的启迪。

1234年,蒙古人攻占金中都,金朝灭亡。元世祖忽必烈在北京重建都城时,抛弃今广安门一代的金代都城。以大宁宫(今北海)为中心,放弃了莲花池水系改为高梁河水系,规划了一座新的都城。元大都护城河水源自玉泉山与瓮山泊(后称昆明湖)水汇至高梁河,再流入大都城。昆明湖至西直门外一段统称长河,长河亦称玉河。《日下旧闻考》卷七十七载:“高梁河在西直门之北,其水发源于玉泉,由昆明湖绣漪桥东流注此,即长河也。”

高梁河水注入皇城内的湖泊,后来,该河水逐渐减少,只能依靠瓮山泊水获得少量补给。至元二十九年(1292),郭守敬上奏忽必烈,提出必须寻找新水源。忽必烈准许后,郭守敬将昌平白浮村附近的神山泉(白浮泉)水导流,先向西、后向东,跨双塔河与榆河,最后入瓮山泊,该工程历时2年完成。在(明)吴仲著《通惠河志·通惠河考略》中载:“元史世祖至元二十九年,郭守敬上言水利拾有一事。其一,欲导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过双塔、榆河,引一亩、玉泉诸水入城,汇于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入旧河。……河自白浮村,至通州高丽庄,长一百六十四里。”文中并有记载:“帝自上都还,过积水潭,见舳舻蔽水,大悦,赐名‘通惠’。”

明代建北京城,先是将元时期都城北城墙往南移约3.2公里,南城墙南移约0.8公里。明代早期的北京城,北城墙就是德胜门和安定门一线,南城墙即今日前三门地铁一线,紫禁城四周围以护城河。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修筑外城墙,原计划修筑四面环绕京城的外城。因为当时朝廷的财力不足,在严嵩的建议下,改为先修筑南面城墙,将正阳门外以南大片繁华区域包入。嘉靖四十三年(1564),外城修筑完成,南护城河在东、西便门处与内城的东、西护城河汇合。由此北京城垣的平面图形变为“凸”字形,护城河亦发生变化。

清代沿用了明时期的城墙与护城河,除对护城河进行清淤和疏通河道外,其余都保持明代的格局。

相较之前,明永乐后至清中期,护城河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此时的护城河分为内护城河、外护城河和南护城河。内护城河是宫城外的筒子河,外护城河是指东护城河、西护城河、北护城河以及前三门护城河。南护城河是明嘉靖年间增筑外城垣时,绕外城挖成,全长5000余米,起自西便门,南流经广安门,东向右安门、永定门,至左安门后北转向广渠门、东便门等,最后汇入通惠河。

因为护城河的变化,北京城水系也发生了大的变化。明清时期的护城河水源离不开长河。长河有北长河、南长河之分,南、北长河是以昆明湖为界,昆明湖上游至玉泉山称北长河,昆明湖下游至高梁桥称南长河。

南长河经万寿寺、紫竹院、北京动物园北侧、西直门北、再入北护城河。南长河另一支流经西直门水关后分为两支水流。东支水源注入城中的积水潭、六海(北海、中海、南海以及什刹海前海、什刹海后海、西海),再进入宫城护城河,即筒子河,河水继续南行至正阳门与前三门护城河相连。另一支则向南流经西便门,再进入南护城河。

北京的护城河如今依旧存在,与明清时期有所不同的是,部分河道改为暗沟:北护城河、南护城河还保留着露天河道;南护城全程仍为明河。另外,护城河沿途原有一些散落水洼,后来进行修整成较大的湖泊,如玉渊潭、陶然亭湖、龙潭湖等。

北护城河起自西直门的三岔口,东流德胜门、安定门至东北城角与东护城河相通,上世纪七十年代改建后,三岔口至德胜门为暗沟。东护城河上游北接北护城河,该河段为暗沟,下游经东便门后入通惠河。西护城河起自西直门外长河,至西便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全部改为暗沟。前三门护城河起自西便门,经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至东便门,再入通惠河。1965年,前三门崇文门以西全部改为暗沟,而崇文门以东成为明河。

今日保存最好的是南护城河段,该段起源于西便门西里的西北角,沿外城西侧南行过广安门、右安门、永定门、左安门、广渠门,至广渠门外东便门后入通惠河。南护城河中最宽阔、最壮观的是西便门至右安门一段,今称西南护城河。西南护城河是一条南北走向河段,这段河流沿线建有滨河路。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这段护城河水流较少,岸边两侧是土坡路,土坡上错落着无序的低矮民居,显得有些荒凉。

1985年,西南护城河进行彻底改造,在护城河西岸建起现代开放式带状公园:北京滨河公园。园内在原金中都大安殿遗址建有北京建城纪念柱。柱上榜文:“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唯周,其名曰蓟。”

如今的滨河公园曲径通幽、葱茏翠绿。西侧高楼林立,东侧碧水清澈,可游金都遗址,可踏青晨练,将北京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交织在一起。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北京东二环南段护城河边新添“全龄友好”公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1
颐和春秋(之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1
颐和春秋(之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4
颐和春秋(之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7
动物园乘船直达颐和园!北京人离水更近了!
北京新闻广播 2024-04-14
从“人工造弯”到国家水网 看古老运河如何迎来生态复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31
专栏|北京老城何以呈“凸”字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4
专栏|北京老城何以呈“凸”字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