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五一文化客 |专访《城中之城》原著作者滕肖澜:“我一天不落地在追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2 16:55

由白宇帆、于和伟担纲主演的电视剧《城中之城》自4月9日在CCTV1、爱奇艺视频热播以来引发了一波追剧催更潮。就在5月2日晚,CCTV1将播出《城中之城》第35集和36集。 

5月1日晚19时电视剧《城中之城》官方账号发信息称,“赵行灰化完毕,黑化开始!面对警察隐瞒昔日同窗车祸真相、在威逼利诱下违规操作签下合约、设计陷害苗彻将其调离审计岗位......灰化但没完全黑化的赵辉,陷入了无终止的内耗与痛苦中”。这也引起了该剧原著作者滕肖澜的关注。“从开播到现在,我一天不落地在追剧,编剧对一些人物形象地修改很见功底。我个人很喜欢于和伟老师塑造的赵辉,他在剧中表现很有张力,层次感十足,真得是非常棒。”就在日前,滕肖澜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不时点赞于和伟的演技。

背后:《城中之城》小说还未刊发出来 就被买走了影视改编版权

滕肖澜是上海作协专职作家,她曾创作的中篇小说《美丽的日子》荣获2014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城中之城》小说首发于2018年《收获》长篇专号(夏卷),曾获评中宣部2018年十部“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它以上海陆家嘴金融城为背景,展现了银行新人陶无忌(白宇帆 饰)、支行副行长赵辉(于和伟 饰)以及审计负责人苗彻(王骁 饰)之间围绕利益与初心的一场激烈对决。 

据滕肖澜透露,当时她将《城中之城》小说完稿交给《收获》杂志,还未刊发出来之前,电视剧出品方上海兴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就找到她要了还存在电脑word文档里的小说稿。

“他们看了后很快就确定并买下了版权,紧接着又锁定了由滕华涛导演来执导拍摄。滕导也是第一时间看了我的这部小说表示很喜欢。”

滕肖澜还告诉北青报记者,版权卖出去又确定她不是编剧后,她就没有再介入影视剧改编拍摄的事儿。“小说和剧本不一样,作为原著作者,我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发挥。但是剧本是一个集体劳动,有影视改编的一些规律。我要尊重这种规律,放手让编剧去改编。”

改编:大的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未变 对一些人物剧情形象进行改编

就这样,在追剧的过程中,滕肖澜才发现了一些比较大的改动:如她小说笔下的女主人公田晓慧是银行审计主任苗彻的女儿,在电视剧里她就跟苗彻没有什么关系了。她一出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上海小姑娘,和小镇青年出身的男友陶无忌一样都充满着干劲儿,但是在价值观上又有所不同。“这个是一个改动比较大的地方,其他人物关系的改动并不是很大。还有谢致远太太沈婧这个人物是剧里加出来的,小说里面谢致远进了监狱以后就没有什么戏了。剧里加了他的太太以后,要坚持为她先生复仇,等于是谢致远在剧中的戏要靠他太太延续下去。”滕肖澜说道。

在她看来,电视剧从大的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上基本按照原著的方向走,只是对一些人物剧情形象进行了修改。“我的笔下,这是一部男人为主的金融职场小说。但是经过编剧的修改,田晓慧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女一号,她的价值观和陶无忌互为对立面,一正一邪,一个扎扎实实,一个想要抄近路。我觉得这样的安排挺好的,可见编剧和导演的功力都很深厚。”

重点:小说注重刻画金钱资本背后的人性 动笔前去银行蹲点采访三个月

谈及于和伟饰演的支行副行长赵辉角色,滕肖澜表示,她曾在电视剧《觉醒年代》《坚如磐石》里见识过于和伟的演技。当制片方告诉她,她笔下的赵辉这一银行高管角色由于和伟来饰演,她觉得很开心,充满了期待。“追剧过程中,我发现于和伟将我笔下的赵辉这一人物身上的各种挣扎给演活了。他其实本来是一个谦谦君子,一直坚守着初心,各方面很优秀,又有女人缘,很有儒将风范。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非常完美的男人,最终还是经不住各种利益的诱惑,被金钱名利等各种东西所裹挟,一步步地被围猎被套牢。于和伟将这种权力欲望与人性的复杂交织把控得很到位,他演得很好。”滕肖澜说道。

谈到此处,北青报记者询问滕肖澜是否在创作之初,就围绕着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金融反腐工作的大时代背景下展开的小说叙述。对此,滕肖澜称,金融反腐政策背景在《城中之城》被改编成影视剧的过程中考虑得会更多一些。“我写小说时,着重刻画人性。讲述两代金融人整天和金钱资本打交道,面对各种诱惑与围猎,是继续坚守初心,还是选择随波逐流,将这种人性的矛盾与复杂性刻画出来。”

为此,滕肖澜在动笔前,去银行网点蹲点采访了三个月。包括前台、信贷、投资、审计、结算等多个岗位。除了学习相关文件和案例,更重要的是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希望不要有硬伤,不要披着一个金融的皮在写,而是把我自己完全融入到那个金融的环境里。其实不管是金融圈还是什么圈,说到底只要是有名利的地方,其实都差不多吧。最终的目的还是去写人。”滕肖澜坦言道。

对于《城中之城》的持续热播会否向去年底的《繁花》那样带动原著火爆销售的同时也让上海的某些路段再次成为文旅网红打卡景点的情况,滕肖澜称,“文学作品可以带来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稳健的母本,再通过影视化改编朝着市场与受众喜欢的方向走,让这部作品变得更加活色生香,可以说这是一个双向成就的过程。”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城中之城》“灰度角色”引热议,于和伟称“有灰度才有现实价值”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19
《城中之城》导演滕华涛:如果你是“赵辉”,是否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5
五一文化客 | 《城中之城》与“叔圈”斡旋 白宇帆:不希望拿到“完美”角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2
描摹当代金融行业群像,《城中之城》直面转型中的金融体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12
人物|专访《小敏家》《熟年》《小日子》原著作者 伊北:人要走过怎样的万水千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