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朝阳区深化“门前三包” 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新跨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9 21:20

“我的门前我来扫”、“门前秩序我引导”、“门前设施我协助”,北京市朝阳区以“清脏、治乱、提质”为重点,通过抓责任落实、抓机制创新、抓科技赋能三大关键举措,在“门前三包”工作领域构建起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什么是“门前三包”?门前的范围是多大?如何通过平台实现监督打卡……今年4月,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以“‘朝’酷三包 众‘治’成城”为主题,策划并推出一系列“门前三包”巡回宣传活动,旨在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深化商户和居民对“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25场活动覆盖了建外、麦子店、六里屯、八里庄、东湖、小红门等20个街乡,以及望京小街、朝外THE BOX、好运街等5个商业街区,吸引了众多居民和商户的热情参与。

朝阳区“门前三包”责任制的核心在于引导和激励全区每家商户、每个成员都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此次活动不仅重申了“我的门前我来包”的工作理念,还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市容环境、秩序环境和设施环境的改善成效。在处理共享单车、外卖、快递等新兴问题上,“门前三包”共治模式也成为解决城市发展新问题的有效手段。

“门前三包”责任制,不仅考量着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也是城市文明宜居程度的重要体现。朝阳区城市管理委率先使用信息化平台辅助“门前三包”工作,并推出“门前三包”红黑榜评选制度。2024年头三个月,东风乡东来顺、团结湖街道张一元茶叶店、和平街街道沁缘尚品、大屯街道麦当劳四家门店已连续两次登上全区“门前三包”考核的红榜。手机扫描这几家店“门前三包”公示牌二维码,第一眼就能看到五星商户的标识。对于五星商户和红榜商户,平台将从后续考评、正面宣传等多个方面予以奖励和激励,以此引导商户养成自查自治习惯。

清理门前环境、手机扫码登录、拍照留存记录……自从朝阳区“门前三包”信息化管理平台上线,东来顺星火西路店就把原来的纸质责任书和检查单收进了文件袋,改为每天通过线上平台自查打卡。点击“单位自检”输入账号密码,进入管理平台,就能方便记录和查询自家店面“门前三包”情况。同时,利用二维码技术,市民和游客还可随时了解商户的“门前三包”责任情况,并对商户的卫生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在打造精细化管理平台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紧密贴合各方管理需求,融合责任主体、所属街乡、职能部门等多种角色,响应调动更多的力量一起管理门前环境的需求。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功能,城市管理者能够快速了解各单位‘门前三包’工作情况以及案件高发区或管理薄弱环节,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朝阳区“门前三包”信息化管理平台工作人员介绍说。

近期,朝阳区“门前三包”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了全新升级,扫描“门前三包”公示牌二维码可看到全新页面。据统计,2024年3月份,8603家“门前三包”责任单位参与自查,自查次数达135692次;属地巡查单位16681家,总巡查次数68415次;累计收到案件2602件,2555件按时完成整改,完成率高达98.19%。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朝阳香河园街道持续推广“门前三包”信息化管理平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0
引导商户共管“门前小事” 朝阳平房地区做好“门前三包”管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8
朝阳区小红门乡开展“门前三包”信息化宣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朝阳区麦子店街道开展“门前三包”信息化管理平台宣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朝阳区建外街道举办“门前三包”信息化管理平台宣传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