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依法治理还“静”于民
法治日报 2024-04-26 11:15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4件检察公益诉讼助力噪声污染防治典型案例,涉及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社会生活等类型的噪声污染问题,旨在发挥工作示范、办案指引和以案释法作用,提高噪声污染防治成效。

正在午休,附近工地仍传出持续不断的轰鸣声,让人不堪其扰;伏案工作,楼下的广场舞音乐此起彼伏,让人思绪频频被打乱;午夜酣睡,机动车巨大的“炸街”声,让人从梦中惊醒……相信不少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类似的噪声污染问题。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3)》显示,虽然我国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但局部噪声投诉举报持续居高。长期暴露在噪声污染中,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还会对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危害不容小觑。

法律是解决噪声污染问题的重要方式。我国早在1996年就通过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此后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修订完善,各地也出台了相关条例。针对噪声污染投诉举报数量持续居高的现实情况,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检察机关责无旁贷。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各级检察机关共办理相关噪声污染公益诉讼940多件,有力解决了百姓“家门口”的噪声污染问题。此次发布的相关典型案例,即是检察机关采取相关行动的缩影,也生动体现了公益诉讼对于守护公众安宁的独特价值。

以其中一起广场舞噪声污染行政公益诉讼案为例,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广场舞噪声污染问题,检察机关没有局限于就案办案,而是充分发挥行政公益诉讼督促协同作用,推动当地环保、公安和园林部门联动履职,通过加强日常巡查、设置噪声检测设备、与广场舞健身团体签订控制音量倡议书、完善公园游园守则等方式,进行系统治理。最终在相关方面合力推动下,当地这一“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噪声污染防治,关系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是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各级检察机关要用好公益诉讼这一抓手,既抓后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推动噪声污染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从而守护好百姓的“耳畔安宁”,还“静”于民。

文/马树娟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让现代生活多些“宁静”
人民日报 2024-11-08
系统施策促宁静小区愿景快步照进现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5
安徽检察推进公益诉讼精准规范开展
法治日报 2024-08-12
启动“快速制证”开通“绿色通道” 江苏全面进入守护高考模式
法治日报 2024-06-09
城管局对居民区噪声污染怠于履职,法院:责令监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8
机动车“炸街”等噪声污染难题如何破解?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
新华社 2024-04-23
最高检发布一批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造等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4-02-28
深圳一小区出新招 物业自制广场舞音响罩 声音不往楼上传
南方都市报 2024-01-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