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构建城市协调发展新格局
经济日报 2024-04-19 09:15

现代化建设进程必然伴随着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的深刻调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注重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透露出的正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数量和质量提升还有较大空间”的信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在这一进程中,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日益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今天的国际竞争,也更多地表现为城市群、都市圈之间的竞争。我们必须以经济、文化、人才、科技等要素的集聚为支撑,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深化,不断提升城市群、都市圈的竞争力。

但也要看到,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城镇体系结构并不完全合理,特大城市、大城市数量明显不足,中小城市发展质量有待提升;各类资源过度集聚,大城市“吃不了”与中小城市“吃不饱”“吃不着”并存;城市群、都市圈内一些城市产业定位相近,导致核心联动不够、区域发展相对分化。加之我国地域广阔,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大,大中小城市发展的区域格局也呈现明显落差。

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进一步释放新型城镇化的内需潜力,亟需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高水平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共同打造优良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实践中,要在产业协同上,促进城市间优势互补、合理分工;交通联结上,重点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统一市场建设上,促进资源要素高效自由流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上,重点建设有机连通的生态网络;民生改善上,推动公共服务互利共惠,深化政务服务联通互认。这都需要在尊重各城市发展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大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中小城市的资源聚集能力、特色发展能力,推动功能和空间有机融合,通过共拉长板、共享优势促进区域整体发展。

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高水平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对各地来说都是发展的机遇。能否把握机遇,有赖于改革的推进、机制的完善。合理确定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内的中心城市更好地辐射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协调联动发展;打通大中小城市以及城乡人员、资金、技术、土地、信息等要素的双向流动通道,建立健全高效的公共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在人口迁移、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增强规划之间目标、任务的协调一致性,注重项目以及改革配套政策的协同……都可以成为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切入点与着力点。

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市县共同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现代化都市圈,构建功能完善的新一轮城镇化空间格局,正展现光明前景,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

文/金观平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统筹黄河流域城乡协调发展
经济日报 2024-10-12
如何促进我国都市圈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回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2
五大城市群引领城镇化 内部仍存城镇化不均衡、不协调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1-03
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武汉都市圈”做对了什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30
科普|中国城市化的未来形态:“太阳系”变“八爪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24
新型城镇化勾勒协调发展新图景:落实取消县城落户限制政策
经济参考报 2022-05-09
用好新型城镇化这个战略引擎
经济日报 2022-03-25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发布 提出具体举措和目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3-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