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随笔|随手记一个带娃写诗的过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6 13:00

◎李天飞

最近每天都带娃写诗。今天随手记一个带娃写诗的过程。

日常遛娃时,去了家旁边的一座小山。

这山在房山区青龙湖的口头村红福路,根据村里说明牌的介绍,山路是一位老党员带着群众一砖一石开辟出来的,很值得敬佩。山不高,免费的随便爬,带娃遛一圈正好。

爬到山顶,照例娃要作诗。

带娃作诗,第一步限韵。因为山顶上有一座古庙遗址,还有七孔泉水,而且都在出水。娃说了一个字,泉。

OK,限一先。

解释下什么是“一先”。旧体诗一般用《平水韵》,是一部流传很广的韵书。按平上去入四声编排。因为平声字多,所以分成上下两部分。“一先”就是下平声的其中一个韵部,里面的字都和“先”押韵。

娃:“我们找山泉。”

我:“不要说‘我们’,因为没有意义,找山泉的肯定是我们,不会是别人。”

娃:“洞里找山泉。”

我:“好,找字可以换成寻,不过今天不必了,下一句。”

娃:“天。”

我:“什么天?”

娃:“呃……不知道。”

我:“你背过的诗里,有没有说到‘天’的?”

娃:“接天莲叶无穷碧。”

我:“那就用嘛。”

娃:“高树接天。但这是四个字……”

我:“很好呀,那就补一个字嘛。”

娃:“高树接蓝天。”

我:“凑合,但是还可以改。蓝天还叫什么呢?”

娃:“青天。一行白鹭上青天。”

我:“很好,所以……”

娃:“高树接青天。”

我:“好,下一句。”

娃:“走过石头路。”

我:“石头路这种词,就不太像诗了,石头路又叫什么呢?”

娃:“不知道。”

我:“你有没有背过《山行》?”

娃:“远上寒山石径斜。那就是‘走过石径’。”

我:“再想想呢?说点眼前看见的事儿。”

娃(看了周围环境,想了一阵子):“石径满黄花。”

我:“好,这几个字调调顺序呢?”

娃:“黄花满石径。”

我:“好,下一句。”

娃:“蝉。”

我:“现在这天气没有蝉了吧?”

娃:“我好像听到了呢。”

我:“好吧……算你听到了(反正我没听到)……什么蝉呢?”

娃:“天气凉了,凉蝉。”

我:“也行,不过凉蝉还可以说成…”

娃:“寒蝉。”

我:“好,什么寒蝉呢?前面得有一个动词。”

娃:“头上听寒蝉。”

最后的定稿是:

洞里找山泉,

高树接青天。

黄花满石径,

头上听寒蝉。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父婴室”来了!带娃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任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0-12
随笔|做一个只想凭爱发电的妈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9
随笔|做一个只想凭爱发电的妈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8
随笔|蝉声鸣唱的夜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0
随笔|蝉声鸣唱的夜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0
随笔|做一个擅长提出需求的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2
随笔|做一个擅长提出需求的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2
随笔|进了一个隧道,怎么还有一个隧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