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解套直播兑奖乱象:须平台尽责与监管到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3 16:36

如今直播带货的形式已席卷购物、社交、外卖等各大平台,为引流和提高直播间活跃度,一些直播间会设置抽奖环节。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直播兑奖套路深。不少直播间开奖时“豪气干云”,兑奖时却“抠抠搜搜”,主播和客服前后态度不一。有受访者吐槽道,本来以为中奖是最难的,没想到兑奖才是难上加难。此外,收到奖品货不对板也是直播抽奖的“槽点”之一。(4月13日《法治日报》)

随着直播带货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4.9万亿元,同比增速为35.2%,商家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抽奖”就变成了部分商家引流和促销的工具。然而,这种“直播抽奖”却乱象丛生,即中奖容易兑奖难,破坏了市场秩序,侵害了用户权益。应当对这种乱象及时采取有效治理措施,否则,商家达到引流等目的,却让用户付出高昂兑奖成本,最终也会伤及直播电商。

针对有奖促销活动,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出台《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第三章是“有奖销售行为规范”,比如规定经营者在有奖销售前,应当明确公布奖项种类、参与条件、参与方式、开奖时间、开奖方式、奖金金额或者奖品价格、奖品品名、奖品种类、奖品数量或者中奖概率、兑奖时间、兑奖条件、兑奖方式、奖品交付方式、弃奖条件、主办方及其联系方式等信息,不得变更,不得附加条件,不得影响兑奖等。从直播抽奖兑奖情况看,部分商家操作背离这一制度规定。

譬如,有消费者接连遭遇中奖后拒不兑现的情况,商家客服要么不回消息,要么找各种理由拖延。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超过4000条。在“兑奖难”这一问题上,网友们被拒绝的理由五花八门:没有加入店铺会员或粉丝团、没有在直播间下单、没有在开奖前付款、中奖口令不正确、查不到中奖记录……也就是说这种抽奖实为噱头,商家本来就不想兑奖,编造各种理由逃避兑奖责任。

即便有商家承诺兑奖,但兑现的奖品质量让人大失所望,与直播间承诺完全不符。例如有消费者发现奖品质量问题后,来回折腾3次也未拿到质量合格的奖品。另外在“盲盒抽奖”中,还存在暗箱操作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涉嫌不正当竞争,欺骗误导直播间用户,后者可通过投诉或者起诉维权,有关部门应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第二十二条以及《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查处。

直播兑奖套路之所以坑人,主要是因为商家眼里只有流量、销量等利益,缺乏应有诚信意识、法治意识。这既需要对直播电商领域的主播、商家,加强诚信教育、提升法治意识,使其意识到这种“中奖容易兑奖难”套路走不远,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消费者不可能总是被欺骗,最终会用脚投票或者依法维权。如果有消费者起诉或投诉这类不诚信商家,后者很可能会“吃”罚单。

对商家这种直播抽奖活动,相关平台应当“守土尽责”,既对抽奖活动的规范性进行把关,也要通过巡查监督抽奖、兑奖情况,还应该积极受理消费者投诉。对于消费者投诉的抽奖、兑奖问题,平台一经查实应该严肃处理失信商家。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该推动平台建立健全失信商家“黑名单”,将故意制造“兑奖难”的商家纳入“黑名单”,在行业内联合惩戒。对不作为的平台,监管部门要约谈。

文/丰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直播拆盲盒竟暗藏亿元赌局 警方揭秘盲盒赌局真相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0
玩偶盲盒背后竟暗藏亿元赌局 兰州警方侦破一起新型网络赌博案
法治日报 2024-06-19
奖品兑奖难如登天 伪劣假冒暗箱操作 直播抽中金条到手是道具
法治日报 2024-04-14
直播间里的“变异”盲盒抽奖:平台表示将加强监管力度,律师认为或涉嫌赌博
成都商报 2023-04-25
高价买盲盒抽出个挖耳勺?抽奖概率不靠谱 抽中奖品不发货 价值不符货不对板
法治日报 2022-09-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