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武大哲学教授网上和年轻人讲“爱情”引百万粉丝线上“蹭课” :不要被世俗鄙视链“恐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4 23:35

一个网名叫“大脑门儿苏德超”的哲学教授,因在抖音教年轻人谈恋爱而走红,引百万网友线上“蹭课”。

4月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对话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苏德超,他说,希望自己的视频给更多迷茫焦虑的年轻人一些启示,“精神焦虑其实是一种优点。”他希望年轻人通过哲学引发对人生的思考,不要被世俗的“鄙视链”所困扰。

快50岁的哲学教授抖音上和年轻人讲“爱情”:哲学是帮助人们解决困恼的工具

今年49岁的苏德超是武汉大学的一名哲学教授,他符合大多数人印象中“高校教授”的样貌,个子不算高、样子不算帅、头发不算多,手里一直端着保温杯,衬衣也永远是塞进裤子里,有板有眼……他在抖音主页上对自己容貌特点的总结就是——大大的脑门苏德超。

就是这样一位“大脑门儿苏德超”,靠在抖音上和年轻人讲“爱情”,吸引了百万粉丝线上“蹭课”。

其实苏德超一开始并没想过专门录制视频发在短视频平台,他的大部分视频都是被学生、朋友随手拍下发到网上的。他认为自己一个快50岁的“老头儿”,去网上告诉年轻人怎么谈恋爱,是不切实际的,甚至是不被年轻人接受的。所以他没有跟风讨论关于“为什么要去谈恋爱”“为什么要爱”的话题,而是去研究“什么是爱”。苏德超认为,年轻人只有在知道什么是爱之后,才能学习如何去爱。

“如今,勇敢表达爱已经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奢侈品。”苏德超认为,他们害怕受到伤害,变得不敢去爱。比起受伤,他们更愿意封闭内心,把自己关在相对安全的“心房”里,甚至还有许多人由于不自信,热衷于通过“恋爱培训班”学习所谓的恋爱技巧以期达到想要的结果。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苏德超多次在相关视频中提道,“如果是爱,就尽快表达。”就有网友在其视频下方留言,称:“我认识并喜欢一个女孩很久,但总害怕被拒绝,不敢说出口。看了苏老师的视频,决定马上就去表白!”

遗憾的是,当他终于鼓起勇气表白时,却发现女孩已经有了心仪的男友,只能后悔当初的优柔寡断,“就像苏教授说的,喜欢就尽快说出来!就算可能被拒绝,勇敢过后也无憾了。”

作为一个哲学老师,除了在线上授课,苏德超也会在线下用哲学的思维解读宏观的现象,为许多同学解答了情感困惑。

一个学生曾向苏德超倾诉道,他每天陪伴在女朋友左右,无微不至,可女朋友却与他渐行渐远,甚至刻意躲避……苏德超温和道:“在一起没错,但什么时候都要在一起,你考虑过你女朋友的感受吗?她也需要私人空间。”见学生不语,他又慢慢解释:“相爱,不是要让对方按你喜欢的方式生活,而是要创造条件让对方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苏德超也反对年轻人为了追求另一半而盲目付出,他会“人间清醒”地提醒年轻人坦然接受拒绝,学会及时止损,“爱是相互的,如果自己倾尽所有为对方付出,对方还不接受,那么你真的不是对方的那杯茶。”他说,对于爱而言,要先学会爱自己,才能去爱别人,“如果继续爱下去对两人都是负担,那这还是你所期待的爱吗?”

苏德超的这些视频让无数网友纷纷留言,有共情、感动,也有反驳、疑问,还有网友忍不住在评论区讲起自己的故事。无论网友观点、结论如何,苏德超也并未在视频中给出一个准确性的结论,但他的抖音号,自从给年轻人讲“爱情”之后,粉丝骤增至106万,目前还在不断增加,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蹭课”的。

一个哲学教授为什么要讲爱情,苏德超认为:“哲学就是谈论生活,帮助人们打开思路、解决困恼的工具。”而如今更多的年轻人不敢去爱,不会去爱,正是值得关注,需要引导的话题。他说,每一门学科,都是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哲学也是一样,他是希望将哲学融入到年轻人的生活现状、社会现象和感兴趣的话题当中,引发学生和网友思考,从而引导他们勇敢选择人生方向,不畏困难。

“其实关于人生如何选择,选择什么样的,大家的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只是这个答案就像一根琴弦,因太久没人弹拨,被蒙上了灰尘,乃至遗忘。”苏德超说,哲学可以帮助人们在发问中审视自我,认清本心,从而人生有更准确的方向。“世界上到处都是路,不论那个抉择是什么,只要能扣中心底那根弦,选择好了自己未来的道路,那就跟着本心大胆地去做吧。”

突发停电2个多小时课堂无一人早退 学生评论:他上课随意又有趣

在武汉大学教5楼的楼道,学生陈春铭闲来无事,挑了整栋楼里最热闹的一节哲学课旁听,看到教室里稍好一些的座位都挤满了人,他就拘谨地坐在角落。直到老师进门,他才知道是苏德超的课。

陈春铭说,苏德超上课没用书,没用PPT,甚至第一个问题竟从“为什么拜孔子”开始。

“快期末了,我看好多同学喜欢在抖音上发在宿舍摆上瓜果梨桃,冲着平板电脑拜孔子的视频,就算你给他烧几张纸、放一挂鞭炮就想让孔子保佑你得国家奖学金?你一挂鞭才多少钱?!他为什么要做这亏本的买卖?你因为孔子对你有用而去拜他,那你是不是太自私了?”苏德超的话引得台下的同学纷纷大笑。

原本十分腼腆的陈春铭也被课上热烈的气氛所感染,他说:“我一个旁听的陌生学生,在他的课上都感受不到拘束。”

苏德超用简单的道理向学生阐述:真正的信仰,是要去倾尽所有善良、美好,和以此为目标去努力奋斗的过程,而不是满足自身某一时段的需求。他用不让学生反感的诙谐方式告诉他们,所有成功都是基于脚踏实地的付出,而非“临时抱佛脚”。

这是陈春铭第一次来旁听苏德超的课,他在回忆时还不禁感慨:“当时我觉得真是发现了一个宝藏老师!”

如今,陈春铭如愿成为了苏德超的学生。他告诉北青报记者,“苏教授的课在我们学校很火,很多同学都会来旁听。”尽管苏德超的课不设置签到环节,给了学生绝对的自由,但基本上每次课人都会到齐,别的学院的人来旁听也是常事。

苏德超曾对学生表示:“咱们的课堂是很轻松的,你就算躺到讲台上来也没关系。”在和学生开玩笑调节气氛的时候,他会时不时冒出个“金句”,“哲学是最环保的学科,只需要笔和纸就能研究,甚至不用开灯。”学生们闻此笑得合不拢嘴。

苏德超“说到做到”,有一次晚上学校停电了,正在上课的他干脆组织学生们,在黑暗中进行哲学讨论,从黑夜聊到星星,从宇宙聊到人生,两个多小时里一百多号学生没有一人早退。

虽然上课随性,但苏德超性格比较“粗暴”直率,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可以随时提问,自由地反驳与辩论。因此,课堂上他经常与学生“相爱相杀”,互相把对方“怼”到哑口无言的情景十分常见。他会倚在学生的桌子旁,笑着和他们辩论,沉思时会打着响指,说到激动处会哈哈大笑,这种师生“互怼”的关系令苏德超感到欣慰,“我喜欢怼他们,也喜欢他们怼我。”

在苏德超看来,同学们在课上提出和他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结论,才证明他们是真的在思考,真的在研究哲学。

精神内耗可能也是一种优点 去追求生命的体验而非结果

多位苏德超的学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他在与学生们的日常交流中也谈论到很多网络热词,并通过哲学观进行微观解析,如“精神内耗”、“内卷”、“扫兴式父母”等等。他认为这些热词都正是对当下许多年轻人生活处境和内心的真实写照,从更深的层次来说,它们无一不反映出当代年轻人感到焦虑迷茫的现状。

“感到迷茫是社会常态,不必过分担忧。”苏德超说,毕竟所有人,即使是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都会有迷茫的过程。“重要的是要在迷茫中找到方向进行大胆尝试,并保持快乐积极的心态。”

然而他认为,每个人在寻找方向时,总会想要更好的环境,更好的抉择,也总是忽略什么是心中真正意义上的“好”。

曾有一个在英国留学归来的学生痛苦地向苏德超倾诉,自己在父母的引导下所选择的专业乃至现在的生活都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并不是他想要的。

关于什么是“好”,苏德超也曾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苏德超是不是一个好老师?”在学生回答之后,苏德超又问道:“无论是‘好’还是‘不好’,你们在回答之前,又是否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呢?”台下学生默然。

苏德超希望能借此启发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寻找问题的本质,引发对“好”——这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价值衡量标准的深度思考。

“从上一个好的大学到找一个好的工作,我们对‘好’的看法决定了我们的生活道路。”苏德超表示,现在绝大多数人认为的“好”,或父母做的一些认为对孩子“好”的事,其实是流俗文化和社会中鄙视链塑造的结果,让年轻人被迫在别人设置的人生赛道中付诸努力。

苏德超认为,如今“牛马”一词,正是出于年轻人对于这种状态的自嘲。

在这样的迷茫与焦虑下,有些年轻人开始用“精神内耗”形容自己的精神状态,又因为自己的“精神内耗”继续陷入焦虑中。

武汉大学的学生冯舟也有过类似的感受,“我在大学时就在不停‘卷’绩点,‘卷’保研,实习之后又在求职和工作的鄙视链之中苦苦挣扎,感到焦虑迷茫却又不知如何纾解。”那段时间,“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的她一直在思考,“卷”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这样“卷”的生活好像并不是她想要的。

“卷的目的不是为了更高、更快、更强,而是为了让自己更舒服。”直到一天冯舟在网上发现一个叫苏德超的武大教授这样说,她很开心有人能理解自己,“虽然现在我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但我已经重新认识到了卷和努力的意义。”

在苏德超看来,人应该是为了生活和理想而吃苦,而不是在“我不能留在大城市的话,会不会被瞧不起”等世俗鄙视链的“恐吓”下,让人生的选择和未来走向陷入困扰,一遍又一遍设想“如果当初不这样会不会更好”,或者“如果我做不到会遭受怎样不好的结果”……

“但其实精神内耗可能更像是一种优点。”苏德超说,精神内耗的人往往会更敏感善良,对自己要求会更高,做事情会更出色,最重要的是,他们经常在内耗时反思自己,只是缺少了选择的勇气和底气。

苏德超会向每一位有类似困扰的学生解释,每个人并不一定需要做到完美,能有为理想奋斗和付出的勇气,在自己所选择的事业、爱情、生活上大步向前,就已经很棒了。

受其影响,冯舟称接下来会好好思考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与其挤破头皮去卷那凤毛麟角、看起来无比光鲜亮丽的精英岗位,不如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能够自洽的地方。”

“我们的快乐不来自于鄙视链,而是来自于对生活内在的体验。”如同苏德超在视频中的观点:当下行动,马上快乐。“从人的肉体生命来说,最后都是死亡,没有未来,重要的是过程,在走向没有未来的道路上体验快乐。”苏德超想告诉现在的年轻人,不要为了结果而过分焦虑,“快乐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对生命体验的追求”。

实习生 金晶

统筹 孙慧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王朝
校对/吴刚

相关阅读
选修的爱情课 必修的爱
中国青年报 2024-08-28
新知|《希腊的精神》哲学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古希腊悲剧的哲学旨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1
当一名哲学硕士决定成为火化工
中国青年报公众号 2024-04-28
人民大学患癌教授坚守哲学课堂,演绎“向死而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10
著名西方哲学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钟宇人逝世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2024-03-05
看美食视频却被考古知识“喂”饱了 这样的教授再来一打
央视新闻 2023-11-26
武汉大学走红哲学教授苏德超再谈“反内卷”:不要过分追求结果,要追求过程
成都商报 2023-11-18
教授“吃饭太认真”走红 “知识吃播”解锁流量密码
南方日报 2023-11-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