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殡葬消费如何走出“边被坑边攀比”误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3 07:40

成本几百的骨灰盒最高卖到上万、不在殡仪馆消费就不能火化寄存、宁可花半年收成钱也要在葬礼上“大摆宴席”……临近清明,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包括脱贫村在内的一些农村地区,动辄数万元的殡葬费,依然是群众的一笔不小负担,与此同时,讲究面子排场的重殓厚葬风气依然普遍。(4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

殡葬是送别逝者、寄托哀思的行为,民间延续传统习俗,往往会遵循一定的礼仪。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殡葬服务市场乱象丛生,殡葬产品和服务价格畸高,往往是成本的数十倍之多,远超合理定价区间。而在部分地区,民众存在过度攀比的殡葬消费非理性行为,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违背殡葬礼仪的本意。殡葬消费如何才能走出“一边被坑,一边攀比”的误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亟待认真解决。

对于殡葬服务价格畸高等乱象,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直严加整治。早在2018年6月,民政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全国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针对殡葬领域的结构性问题和长期困扰群众的一系列乱象重拳出击。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整治高额殡葬费痼疾远非易事,在不少地方,不明码标价、随意加价现象在殡葬用品市场仍较为普遍。

各地殡仪馆、商家存在不规范经营、价格不透明等问题,主要利用市场垄断、价格信息不透明等优势,推出各种豪华、奢侈的殡葬产品和服务,诱导消费者超额消费。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殡葬服务市场的监管,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规范经营行为,打击不法商家的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应明确殡葬服务的公益属性,加强对殡葬服务价格的监管,确保公开成本、价格透明、合理定价,禁止恶意涨价、诱导消费等。

一些地方群众热衷于举办豪华葬礼、奢侈宴席等,视为对逝者的尊重、对长辈的孝心体现,这种观念导致殡葬消费不断升级,形成互相攀比的“烧钱游戏”。然而,此举忽视了殡葬礼仪的本质乃是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的尊重,却在奢侈浪费的风气下,演化成了一种表面的、物质化的展示,不仅加重自身经济负担,也导致人情礼金水涨船高,令民间习俗变得庸俗化。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殡葬应回归本质,民众需跳出消费误区,树立正确的殡葬消费观念。不要被商家天花乱坠的推销所诱惑,不要盲目追逐高昂的殡葬产品和服务,应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殡葬服务,避免过度消费和浪费。同时,坚持“厚养薄葬”的传统价值理念,重视对亲人的生前照顾,在亲人逝后不搞攀比消费,拒绝不良风气的道德绑架。

倡导移风易俗,推广文明殡葬非一日之功,需要久久为功。各地政府需要强化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殡葬文化的正确理解,倡导简约、文明、环保的殡葬方式,强调殡葬的精神价值。要完善殡葬服务供给,基于公益服务立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殡葬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确保透明性和公正性。同时持续推广绿色殡葬理念,鼓励采用生态葬、树葬、海葬等环保殡葬方式,减少土地占用,保护自然环境,降低殡葬费用。

文/江德斌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走近当年选择殡葬专业的00后学子
中国青年报 2024-09-13
银川市有效减轻群众办丧负担 免除殡葬费用近400万元
中国新闻网 2023-10-30
数字殡葬与数字永生:AIGC引领下的“生命刷新”
证券时报 2023-04-23
要让“黑殡葬”无市场,需让“正规军”有公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6
“云祭扫”后,殡葬产业开始试水元宇宙
第一财经 2023-04-05
全国只有8所学校开设殡葬类专业 每年仅能输送千名毕业生
南方都市报 2023-04-05
“95后”殡葬人:冷门职业“不冷” 温暖“两个世界”的人
中国新闻网 2023-04-04
数字殡葬新业态 人才培养新挑战
中国青年报 2023-04-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