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17年创作《谷文昌传》,史怀宝如何把家喻户晓的人物写得鲜活感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31 12:45

3月30日,长篇报告文学《谷文昌传》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谷文昌传》由国家一级作家史怀宝历时17年倾力创作。史怀宝重走谷文昌同志人生轨迹,实地走访福建、河南、北京、山东各地,含泪记录了谷文昌感天动地的人生故事。该书以时间为主线,对谷文昌各时期的主要事迹做出生动细致的描述。2023年底,《谷文昌传》在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微信图片_20240331124023.jpg

作为一个南下干部,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70年代,谷文昌在福建省任职期间,铺下身子,与老百姓同甘共苦,做了“公仆”应该干的事,事迹确实很感人。在东山县,百姓自发将“先祭谷公、后拜祖宗”传承为新的民俗。2019年谷文昌被评为“最美奋斗者”、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6年谷文昌的雕像坐落在了中共中央党校的校园里。

家喻户晓的人物不好写,因为太熟悉,有经验的报告文学家都有将熟悉的信息“陌生化”的本事。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著名作家逄春阶评价,“史怀宝沿着谷文昌的足迹行走,虔诚地拿着镜头去留念,用心去聆听,去记录,眼含泪水去感受。一步步走近了谷文昌的内心。报告文学围绕谷文昌求生存,投奔革命,告别家乡南下、初上任、拜母亲、送粮食、请专家、找水源、救兵灾家属、治沙暴、保护非物质遗产、教子女等关键事件展开,叙事线索清晰,情节安排紧凑。既突出了谷文昌在赢得民心、治理环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显著政绩,又细腻描绘了他在家庭与工作、个人情感与公共责任之间的抉择与平衡,使得整部作品层次分明,富有艺术张力。”

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百家论坛》总编陈文东介绍,2003年,史怀宝与王光明先生合作了七个多月,创作长篇报告文学《国家利益》,王光明在作家圈里号称“催泪大师”,他曾与李存葆先生合作过《沂蒙九章》《高山下的花环》等催人泪下的作品,这对史怀宝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情感真切是《谷文昌传》重要的创作风格。“透过谷文昌为人民服务的故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谷文昌催人泪下的大爱历程。从父亲借高利贷供谷文昌上学,到八个月后失学当放牛娃;从谷文昌推行兵灾家属政策,到台胞回乡时的泪流满面;从谷文昌因为饥饿全身浮肿,到他不舍得吃一片饼干;从他因为工作忙碌,十年才回家乡,见到年轻时就守寡,一辈子辛辛苦苦的白发亲娘;从收养烈士遗孤、路边弃儿。从东山县老百姓不相信谷文昌去世,到当得知真相后,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泣不成声……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令读者泪目盈眶。”

微信图片_20240331124027.jpg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陈家忠对书中的细节记忆深刻。在第五章《国民党反动派造灾,共产党人必须救灾》这一章里,有这么一个细节:谷文昌沉默不语,拳头紧攥。百姓的苦就是他的苦。他下定决心解决这个难题,决不能让这些老百姓遭受双重打击。他提议县工委召开专门工作会议,专门研究“敌伪家属”的划分问题。会议期间,门外传来空袭警报声,大家一怔。警报过后,有干部说:“现在是敌我斗争的特殊时期。我们必须坚持敌伪家属划分这一做法。”谷文昌眼眶湿润,激动地大声说:“我们东山县12597户,差不多有一半的家庭被拆散,撇下多少白发母亲、新婚妻子、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再算上儿女姻亲、姑表家眷,盘根错节、蛛网纵横,敌伪家属人员几乎遍布全岛。难道我们要把他们全部推到敌人那一边去吗?”

“书中这样令人动容的细节俯拾皆是。每每读来,感觉是鲜活的,既反映了传主所处在那个时代特征,又凹现出传主最真实的精神风貌。我们从这些细节也不能看出谷文昌在处理很敏感、很棘手的政事时候的超乎他人应变能力以及勤俭节约、亲民爱民的清廉本色。”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李雪健:“新年要完成‘县委书记三部曲’”
光明日报 2024-01-26
《品味书香》年终品读会举办 午歌、乔叶、何建明、石一枫四位作家分享创作感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30
人物 | 陈立:音乐从不拒绝任何一位向往和喜爱它的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3
人物|简其华:音乐研究所的60年,就是研究传统音乐的60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7
对谈|黄发有×孙书文×铁流×赵方新:英雄和乳娘 留在大地上的芬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