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互联网、视频主导的时代中,一本文学期刊“收获”了什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4 19:11

今年2月,《收获》主编程永新、作家余华、苏童做客“与辉同行”直播间,2.5小时销售额破1246万元。在3月23日上海文艺出版社举办的春季新书发布会上,《收获》杂志编辑吴越分享了那场直播幕后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40324155648.jpg

走上直播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我记得曾经有一位媒体朋友问我说,你们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我说是我们在10天、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完成这个对接。”这其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吴越认为是语言,“互联网企业大厂和我们之间使用的语言虽然都是汉语,但他们说的语汇你可能要花一点时间才能去消化理解,后面意味着哪些商业动作,当这些都迎刃而解之后,最大的困难其实就是下决心。”

下决心走上直播台,“面对大家对你的呼唤,你必须到有很多人的场合去大声说出我们是谁,我们是干什么的,如果你喜欢文学,你就必须应该看到《收获》,因为我相信《收获》每一个有文学理想和文学梦想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必须品。”据介绍,直播当天晚上《收获》双月刊售出了7.3万套,《收获》长篇小说售出1.5万套。直播进程中,吴越发现,第一个小时结束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大家购买的速度慢下来了,“那是因为余华老师说到了史铁生的故事,所有人都非常认真在听,忘记了下单。”

微信图片_20240324161255.png

今天,一本文学期刊意味着什么

在互联网、视频主导的时代中,《收获》这样一本文学期刊到底意味着什么?吴越有自己的理解。“余华老师直播的时候说,期刊就是一个当代文学的期货。读者现在看到的这些作品,长篇小说等等,是我们去年10月份到现在,三四个月时间之中,在我们实力范围内能够选出的最好的长篇小说。过了一段时间回头看,它会形成一个轨迹,或者给你一个惊喜。”

吴越回忆,2005年第一期的《收获》,曾刊载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两年后,这篇小说获得茅盾文学奖。同一期杂志,还有苏童的短篇小说《西瓜船》,后来获得了鲁迅文学奖。“你现在回头去看,这期杂志好辉煌,又是茅奖,又是鲁奖。如果你当时就订阅了这期杂志,有一天你再回头看的时候,你发现早就拥有它,而且你比很多人都更早的见识到了它们的魅力,这就是期刊能够给你的惊喜。”

2005年的《收获》杂志还刊发了贾平凹的《秦腔》,后来也获得茅盾文学奖。当时杂志上有一个很好的专栏叫《西部地理》,有一位名叫杨志军的作者写了一个长篇散文叫《与灵魂依偎的雪山草地》,去年同样的作者写了一部《雪山大地》获得了茅奖。“原来作家的脉络一直隐藏这杂志中,期刊的读者也就成了半个圈内人,你会伴随他们的成长。”

“繁花”不是昙花,金宇澄不是文坛闯入者

《收获》同样记录下金宇澄的写作脉络。“《繁花》是金老师在2012年的时候,在《收获》秋冬卷上推出的长篇小说。但是金宇澄绝对不是一个文坛突然的闯入者。你去看目录就会看到1990-1991年,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金宇澄在《收获》上已经发了三个作品,一个小说,一个短篇小说,一个散文。这个速度我觉得余华老师也要直呼内行,因为这种频率和速度是非常少见的。”吴越介绍,其实早在1990年的时候,三十多岁的金宇澄已经是一个非常有希望、有冲劲的小说家了。此后的一段时间,金宇澄发表的作品慢慢变少了,2012年离1990年,已经过去了20多年,“如果有读者一直在订阅《收获》,当他在2012年翻开秋冬卷看到金宇澄的小说,他会说什么?我想他会惊叹,‘那个失踪的天才小说家又回来了!’”吴越认为,这就是期刊非常独特的东西。在同一本期刊上,你看到一个写作新人慢慢长成作家进阶成为名家。

微信图片_20240324161603.jpg

坚守文学的标准,同时保持新鲜活力

能够在如此之长的时间中,完整记录作家、作品的成长轨迹,在于《收获》始终是坚守文学的标准,同时也保持活力。“我们的心绝对不是垂垂老矣,就像我们主编曾经说的那样,我们虽然不是互联网媒体,我们在拥抱新媒体的时候动作也会有一点笨拙,但是其实互联网的这种信息平权,鼓励创新和文学的精神是完全相通和一致的,我看不出来这其中有什么隔阂。”

在拥抱新媒体方面,《收获》也逐渐积累了不少经验,吴越介绍,《收获》已经在豆瓣、小红书、微信公众号开设了账号,其中公号的粉丝量直逼50万,属于文学期刊公号中的顶流。“如果你不订杂志,其实你看《收获》公号也会不断看到当下一手最好的文学作品的分享和作家的信息。”在文创方面,《收获》也将开发自己的产品,“包括这次直播时候送的手稿,《活着》和《妻妾成群》的手抄稿的样章和程老师手写的《主编的信》,相框是读者自己加的,加一个相框放在书桌里面,你就可以和余华、苏童,一起写作了。”吴越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第八届花城文学奖获奖名单揭晓
中国新闻网 2024-08-15
文学|花城多部作品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攀登计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4
十年“繁花”绽放荧屏 作家毛尖:上海就是王家卫的蓓蒂
封面新闻 2024-01-05
文学|《回响》编辑手记:现实与文学的回响
中国作家网 2023-11-25
访谈|王若虚:为自己写一本书,回忆文学的“狂热”年代
文学报 2023-09-26
呈现新时代青年写作的丰富性 “满天星计划”丛书首发式在天津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0
2023北京文化论坛 |乔叶、徐则臣、刘亮程等茅奖作家谈与《十月》的缘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3
文学|张炜《河湾》:齐鲁之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