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癌症可防可治,但关键你得了解这些?
病案通 2024-03-22 21:30

在进入正文之前,先给自己叠个甲。

关于中西医治疗癌症的效果,社会争论已久。科技飞速发展和进步的今天,作为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很多癌症虽仍然不可治愈,但在医生的努力之下往往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使得患者可以带癌生存,甚至不影响日常生活。所以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前往正规的医院,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并且保持良好而积极的心态,乐观的看待问题,心情愉悦往往是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

再说一句,生病了要去医院看医生,不要轻信网络文章,更不能自作主张乱用药物。无论中西医,都需要去正规医院采取专业治疗方案,切记!

下面我们从中医理论出发,浅谈一下肿瘤或者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01

这个基因人人都有

癌症基因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癌症发生的病理学原因,在于人体内部存在癌症基因。也就是说,人的机体内都存在癌症基因。正常情况下,由于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作用,癌症基因处于抑制或被「封闭」「静止」状态。一旦机体受到外邪侵袭和骚扰,机体平衡会被破坏,免疫力也会受到损伤。长期且持续的体质低下,就可能导致实质病变,癌症基因被激活,癌细胞出现快速增殖与生长,形成肿瘤和癌症。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形成首先是人体正气不足。正如《黄帝内经》明确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学所说的正气,指的是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对外邪的抵抗力,对疾病的免疫力,患病后的内在修复力和生命力。

1、阴阳平衡是中医理论的核心。

当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时,可能会导致正气不足,使得身体无法有效抵抗外邪的侵袭。这种情况下,外邪(如六淫之邪、外来邪毒等)容易在人体的薄弱处积聚,逐渐形成病变。

2、脏腑功能失常也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原因。

脏腑是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当脏腑功能失常时,如受情志内伤、饮食所伤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痰湿邪毒凝聚,出现身体各器官的实质性损伤。

3、气血运行不畅也是肿瘤形成的关键因素。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的正常运行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当气血运行受阻时,可能会在局部形成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这些产物长期积聚便可能形成癌症或肿瘤。

综上所述,从中医理论出发,癌症或肿瘤的形成过程可以看作是人体内部环境失衡、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不畅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最终导致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因此,中医治疗癌症的方法通常是从整体出发,通过调整患者的体质、增强免疫力、改善内环境等方面来达到治疗目的。

02

癌症防治要点

癌症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该病轻则耗气伤津,重则脏腑功能受损,甚至脏腑衰败,出现恶性病理性质,终因阴阳离决而失去生命。由此可见,正气亏虚,不仅是癌症发病的重要内因,也是贯穿癌症病程始终的主要原因。在治疗癌症过程中,应该重视扶正固本。

扶正固本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1、益气

癌症病人本就虚弱,病情发展期间邪毒亢盛,损伤正气,导致气虚乏力。在采用西医治疗手段的同时,如果可以补气益气,则为扶正之举,利于身体康复。气足,则脏腑功能强盛;气充盈,则血液运行顺畅;气旺盛,则抗病能力增强。

2、健脾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是供应机体营养的重要保障。癌症患者由于邪毒内蕴、痰瘀聚集、气滞湿阻等原因,影响脾胃功能。所以,在采用西医手段治疗过程中,适当进行养胃健脾,时时兼顾保护脾胃,则气血才能旺盛,抗病能力才能增强。再结合西医现金的治疗手段,既能起到治疗作用,又能抵抗治疗带来的损伤,治疗效果得到充分加强,病痛才能去除。

3、补肾

肾乃先天之本,在人体脏腑中为藏精、主水和主纳气的作用,是人体生长发育之根,也是脏腑活动之本。西医的治疗,往往伴随着大量药物以及物理损伤,肾的藏精功能可以使人体保持充沛的活力,促进脏腑对药物的吸收和利用,促进损伤的愈合和恢复;同时,肾的主水作用则可保证人体充分代谢药物,使得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降至最低;而肾的主纳气作用,则保证身体运化呼吸作用,使得气足而健康。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肺结节≠肺癌,但绝不能大意,它尤其偏爱这类人群!
人民网科普 2024-11-17
换季时节,如何解决这些困扰你的皮肤问题?
健康上海12320 2024-10-30
鼻炎闹,不要恼,中医大夫有妙招
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2024-05-19
春意盎然,这几招让身体焕发生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7
这些疾病 最容易拿“春困”当幌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9
小寒后多喝3碗肉汤,身体好得不得了!
健康全说 2024-01-17
中药起效一定比西药慢?这样想就错了,赶快来看看哪些中药起效快!
人卫健康 2023-10-26
还在熬夜玩手机?这些行为都会亏损气血
人民网健康 2023-09-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