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行业正在加速从量的增长迈向质的发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2月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数量达449家,当月仅1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完成登记。与此同时,2月以来,交易所、中基协及多地证监局针对私募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进一步压缩了行业不规范行为的生存空间。
在业内人士看来,准入门槛不断提高,“扶优限劣”持续升级,市场推动优胜劣汰等趋势,使得私募业加速构建良性生态,未来行业有望迎来“好学生能做大,坏学生快出局,差等生难进场”的健康格局。
2月新增私募管理人仅6家
中基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月,在中基协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办理通过的机构共6家。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1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5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月协会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高达449家。
而在今年1月,在中基协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办理通过的机构为18家,协会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仅为48家。
为何私募注销数量大增,而管理人新增数量却明显缩减?
“私募业出清节奏远大于新增节奏,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私募管理人新增数量与市场周期存在较强相关性;二是近年来,私募进入门槛明显提高。简单来说,以往自己一个人或许就可以成立一家私募,现在需要按照资产管理机构的标准来配置人才,创业成本和难度有所提升;三是在行业‘扶优限劣’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劣币本就在加速退场,在此背景下,有成立私募想法的人自然也会重新审视自身实力和专业水平,审慎进入私募行业。”沪上一位私募研究员表示。
围堵“伪私募”“乱私募”
除了私募加速出清,2月以来交易所、中基协及多地证监局还对私募的违规行为进行了严惩。
比如,3月13日,青岛证监局称,青岛京墨资产在开展私募基金业务中存在缺乏从业人员、内控管理不规范等违规行为,决定对其出具警示函;2月2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则对上海维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实控人,未按规定申报实际控制关系账户,在股指期货多个品种上超交易限额交易等违规行为实施纪律处分;2月20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宁波灵均影响了正常交易秩序,从2月20日起至2月22日暂停其交易,并启动公开谴责纪律处分的程序。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4日,2月以来中基协对私募的违规行为开出16张纪律处分决定书。湖南证监局、青岛证监局等对近10家私募管理人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私募违规行为的严格惩处,有助于行业的健康、稳健发展。而且近年来,伴随着财富管理需求不断增长,私募基金逐步成为了居民理财的重要方式之一,行业‘扶优限劣’的持续升级也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卓德投资副总经理李进表示。
私募专业水平遭考验
除了合规水平,近两年来,私募管理人的专业能力也备受考验。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截至2月底,今年百亿级私募业绩平均回撤3.9%,反而不如管理规模在50亿元至100亿元区间的私募。与此同时,多家知名头部私募近两年来业绩显著回撤,甚至掉出了百亿级梯队。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未来私募的较量将是综合素质的比拼,短期靠“押注”快速扩张的管理人终归会在市场周期中被淘汰,敬畏风险、以投资人利益为先的私募方能行稳致远。
正如一位老牌私募人士所言:“私募业的洗牌才刚刚开始,健康有序的行业生态也正在构建中。”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