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洋风画与古地图共展 “艺荟中西”全国巡展首站亮相央美美术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5 12:58

3月14日,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艺荟中西——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19世纪澳门及广东地区图像展”(以下简称为“艺荟中西”)开幕式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微信图片_20240315125319_副本.jpg

展出作品以银川当代美术馆收藏的洋风画,以及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澳门及广东地图为主,它向观众展示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澳门、广州及通商口岸的城市景观与历史变迁。本次展览展出洋风画123幅,地图80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表示:“今年正值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本次展览和研讨会的举办,将增强澳门地区与内陆地区的文化学术交流。与此同时,从艺术史学科的发展来看,这次展览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具学术价值的研究方向,并为未来文化艺术及视觉图像的研究,提供了鲜明而有借鉴意义的历史例证。”

微信图片_20240315125329_副本.jpg

本次展览中展出的绘画作品,主要是19世纪后旅居澳门的钱纳利为代表的西方画家与广州林呱为代表的中国画家,留下的一批反映清朝晚期的人物、风俗、风景以及其他题材的绘画作品,它们又被称为“洋风画”。这些作品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澳门、广州、香港地区及中国的风土人情和城市景观。而与绘画同时展出的地图,是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后出现的产物。展览主办方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张志庆表示:“19世纪是科学技术取得极大发展的时代,很多画家随着探险家一同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洋航行,他们旅居珠江两岸,将西方写实绘画传入中国,他们创作了大量描绘自然景观、动植物和民族风俗的绘画作品以及古代地图,而这些珍贵的历史图像成为我们今天研究澳门18、19世纪文化的重要实证。”

微信图片_20240315125333_副本.jpg

此时,地图绘制技术已日趋完善,这些地图详实地反映了澳门与广东珠江沿岸的变迁,以及对于世界的态度与观看海洋的不同视角。而本次展览正是希望通过对这些洋风画和地图的展出,重新呈现19世纪中西艺术相互交融的视觉图像,并挖掘与找回广州地区、特别是澳门多元文化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展览策展人汪蓝先生强调展览“在今天中国‘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发展思维理念下,回顾这段历史意义重大,对未来中西文化交流以及视觉图像发展,提供了鲜明而有借鉴意义的历史例证!”

微信图片_20240315125337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0315125345_副本.jpg

展览的研讨会也于开幕当天同时举办,邀请12位来自中外的学术嘉宾,围绕“中西艺术交流”“洋风画”“澳门历史”等主题,进行专项发言。

微信图片_20240315125342_副本.jpg

据悉,“艺荟中西”图像展也是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并且为全国性巡回展览。本次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展览,为巡回展览五站中的第一站,此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20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壹美美术馆首个“90后”艺术家个展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9
“雾隐的南方——许东生作品展”在壹美美术馆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8
壹美美术馆新推三项展览 展现当代艺术家的青年魅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0
壹美美术馆新展开幕 大型装置作品《杜甫塔》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2
去央美美术馆“写生” 在画中感受大美新疆的变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