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成都油橄榄技术出海 把实验室“搬进”马德里理工大学
成都商报 2024-03-11 13:37

沿着山路一直往山顶走,看到一栋西班牙风格的庄园式建筑,从这能俯瞰成片的油橄榄树。在一棵接近2米高的油橄榄树前,四川西中油橄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小林正在为这棵新育种的油橄榄树做“体检”。期间,他与远在西班牙的公司创始人曾湧通了个电话,“这是我们最新培育出的品种,前几天曾总刚去马德里理工大学与玛利亚教授交流过这批油橄榄树的生长情况。从目前枝叶的发育情况来看很乐观,希望今年能有不错的挂果体现。”

吴小林介绍,2009年,油橄榄从地中海国家“远嫁”至成都市金堂县,在此试种后成林成片。由此,金堂被“列入”中国油橄榄分布地图。如今,四川油橄榄种植面积接近60万亩,位居全国第二。其中金堂的油橄榄种植面积近8万亩,去年产量超1.1万吨。

这些油橄榄如何适应成都水土?它以何种方式“串联”起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近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实地走访该种植基地,带大家了解油橄榄技术“出海”背后的故事。

20年时间 他用“和平之树”架起产业桥梁

地中海油橄榄“远嫁”成都

“天府广场附近曾有一片橄榄林,一直刻在我记忆最深处。”四川西中油橄榄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曾湧,就是那个用20多年时间,从万里之外的西班牙,把一棵又一棵的橄榄苗带回成都金堂,用“和平之树”架起一座连接中国和西班牙产业桥梁的人。

已移居海外多年的曾湧介绍,西班牙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最接近成都,“那里的油橄榄产业发展很好,如何把这个产业引到四川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2002年开始,他便在西昌、广元、达州等地选址油橄榄种植基地。最终于2009年,将5000株西班牙油橄榄树种阿贝基娜(品种)引种到金堂县。“金堂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都非常适合种植油橄榄。”

吴小林介绍,随着四川西中油橄榄有限责任公司在当地引种开展现代化规模栽培,经过多年连续观测检验,阿贝基娜、皮瓜儿等品种表现优良。金堂县也开始规模化推广种植油橄榄,“如今金堂发展种植油橄榄达到7.73万亩以上,2023年产量超1.1万吨。其中,我们自有园区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年产量上千吨。”

此外,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油橄榄产业逐渐被当地农户接受,该产业也带动中江、仁寿、简阳、内江等地的农业产业发展。吴小林表示,“油橄榄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着多重价值,不仅使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还是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载体,绿化了山岭,带动了旅游发展。”

避免水土不服

构建“东西方油橄榄交流圈”

“远嫁”而来的油橄榄如何适应成都水土?据吴小林介绍,油橄榄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国家,属于冬雨型气候,“油橄榄喜阳,不同品种对日照、土壤、降雨等气候环境条件有不同的要求。而金堂与之不同的是雨热同步,这里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对油橄榄的抗真菌性要求较高。因此,我们需要在油橄榄品种基因的选育方面不断试错,避免它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水土不服”会导致油橄榄产量降低、不开花结果等。吴小林介绍,为了进一步“驯化”、选择和育种,“第一批引进的5000株阿贝基娜,经历了近10年时间‘驯化’。所谓‘驯化’,通俗理解就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等环境,在油橄榄的生长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手段人为辅助其成长。这样做的目的是选出适合在这里种植的品种,以实现丰产优质。”

为了更好地选育丰产优质的油橄榄品种,吴小林及其团队没少下功夫,他们在国内外同步开展育种研究工作。“我们和马德里理工大学合作,借鉴学习他们的经验做法,同时会把我们与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共同培育出来、适合本地量产的油橄榄新品种与对方交流技术经验。油橄榄以技术交流、引种等方式‘串联’起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构建起‘东西方油橄榄交流圈’。”同时,该公司还与全国多个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系列油橄榄衍生品开发,其中包括橄榄酒、香皂、精油等。

在技术“出海”方面,吴小林介绍,近年来,油橄榄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种植区域和栽培面积都在持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但尚存一些技术瓶颈,如缺少先进适用的栽培管理模式、轻简机械化应用不高等。“为了交流研究成果、品种改良和育种技术,创始人曾湧几乎每个月都要往返西班牙和中国,并经常到马德里理工大学与玛利亚教授进行技术交流。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把实验室‘搬进’了马德里理工大学。”同时,该校农业工程学院教授玛利亚·戈麦斯·德尔坎波也会不定期前往金堂进行技术经验交流。

新闻观察

橄榄油的“破局”之路

油橄榄的主要产品为橄榄油,被誉为“液体黄金”,是全球知名的高端食用植物油,以鲜果通过物理冷压榨工艺提取,也是世界上唯一以自然状态的形式供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油。但橄榄油似乎并未大批量走上国内老百姓的餐桌,原因是什么?

“饮食习惯、大众普及程度、价格、产量、研发力度等都是原因。”吴小林认为,这些因素之间又有着绕不开的逻辑关系。比如从橄榄油产量分析,虽然通过中外合作的方式,加大了引才引智的步伐,让国内油橄榄种植面积和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目前仍然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这就导致橄榄油价格相对较高。同时,由于产量及普及度等原因,导致油橄榄产品较为小众,产品研发力度不足。”

厘清这些逻辑关系,就找到了“破局”的关键。吴小林表示,油橄榄产业的前景非常广阔,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更为突出,“通过探索选育优质高产的油橄榄品种,进行品种优化、标准化管理,以科技化手段提高油橄榄附加值。在油橄榄品种“驯化”、栽培技术、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引入新技术,从而提高油橄榄产量,可以解决高油价问题。”据了解,目前,四川油橄榄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二。

在油橄榄种植及橄榄油加工方面,四川有何优势?“橄榄油的品质好坏,与种植和加工有很大关系。在生产加工方面,四川有先进的加工设备生产线。在种植方面,金堂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具备天然的优势。”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林业草原油橄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金花,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上原因让成都的橄榄油与国际接轨,品质更优、独具特色。

此外,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这意味着,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对于缓解我国粮油供需矛盾、维护国家食用油安全,优化膳食结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促进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

文/赵雨欣

摄影/王勤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正式开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9
华南理工大学学者首次实验发现磁霍普夫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1-24
花生油、橄榄油、葵花籽油……这么多油到底该买哪种?一文说清!
科普中国 2023-08-18
高温天气致叙利亚火灾频发 遭制裁下叙民众艰难应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7-24
外媒:地球变暖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参考消息 2023-07-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