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文学|消失已久的春游仪式感,都在王羲之带队的文青聚会里
文学报 2024-03-12 21:00

《兰亭集序》的故事,你一定没想到要从“文青颓废大叔集团”说起;《快雪时晴帖》只有十五个字,竟然被“盖章狂”乾隆皇帝扩展了装帧篇幅,见缝插针地盖上各种收藏玺印;“花气薰人欲破禅”这首二十八字的诗札,由黄庭坚颇具想象力地一笔写成;故宫研究者李霖灿先生灵光一闪,在《溪山行旅图》的夹叶树荫中发现了绘画者范宽的签名。这些有意思的文物艺术史趣味故事,经由艺术研究者邱建一的讲述,在近期推出的《典范与传承》一书中徐徐展现。

春日重要的传统上巳节,是怎么在闹哄哄气氛中完成仪式感的?今天夜读,进入《兰亭集序》的创作现场。

“兰亭集会”

其实闹闹的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破题就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以及目的。

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地点: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卷(传唐褚遂良摹本),晋王羲之书,唐褚遂良摹(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家大业大的王羲之,想起当年石崇“金谷园雅集”奢华浮夸的壮举,决定见贤思齐焉,但他还想要更文青、更脱俗些,思来想去于是选定在三月初三上巳日举办聚会。

“上巳”这个节日的起源,不仅多元更是错综复杂。有时称“三月三”“重三”,文人叫它“祓禊”“修禊”,而民间则称为“射兔节”“踏青节”“蟠桃节”“王母娘娘寿诞”。而“禊”,就是“祓禊”,在每年三月三日举行,是春游戏水的节庆。

王羲之参照祭典的精神与程序,号召四十一个朋友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山阴,举办兰亭聚会,以“修(完成)”其事,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

书法写得极好,除了帅没什么好说的王羲之,参照的是祭典的哪些精神与程序呢?

“上巳日”,原本是由统治阶级举行的天人合德的宣示祭典,到了汉代之后,发展出也是在同一天举行的“祓禊”活动。“禊”是“秽气”,“祓”是巫师进行的降神仪式,“祓禊”就是“扫除不祥之气”。这种仪式在魏晋之前盛极一时,唐代之后才逐渐消失。

根据典籍记载,祓禊举行的方式,是到河边洗涤沐浴,以扫除秽气。《周礼·春官·女巫》以及郑玄注:

(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

可见祓禊活动,最重要的是要到河边沐浴涤除秽气。至于为何要选在此时到河边沐浴,可能是当时的卫生环境不佳,趁着春暖花开、气温适宜,刚好可到河边洗澡,主要洗的是自身的气味,而不是外在的秽气。

还有上巳日著名的春游活动,《诗经·郑风·溱洧》是最早记载古人如何春游的典籍文章,可知春游活动不但与河边戏水有关,还是个男女约会的好日子。祓禊的活动后来与上巳日的春游合一,演变为文人雅集式的春游集会。魏晋以后,在典籍中还可以看到在上巳日要去“临水浮卵、浮枣于江”的记载。

西晋文学家张协《洛禊赋》:

夫何三春之令月,嘉天气之氤氲。……于是缙绅先生,啸俦命友,携朋接党,冠童八九。……遂乃停舆蕙渚,税驾兰田。朱幔虹舒,翠幕蜺连。……浮素卵以蔽水……

南朝梁代文学家庾肩吾《三日侍兰亭曲水宴》:

禊川分曲洛,帐殿掩芳洲。踊跃赪鱼出,参差绛枣浮。

在上巳日还有洒酒祭水的记载,张协、庾肩吾,也都共同描述了洒酒祭水的仪式。

洒玄醪于中河。

百戏俱临水,千钟共逐流。

现在,线索搜集全了!是的,你我曾以为的文青味十足的兰亭集会,开始还原现场: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漫长的冬日悠悠流逝,春光潋滟,一群好久没洗澡的文青,接受了当时文坛大佬王羲之的邀请,在永和九年三月三上巳日这一天,来到了会稽山阴的兰亭边——洗澡。

洗澡?!是的,但文青的洗澡仪式,当然跟一般平民小老百姓你我不同。

他们一边洗澡一边吟诗:“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赋诗如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总共四十二位,却只有二十六人交出作品?!有十五位写不出来,各被罚酒三斗。三斗哪!应该是故意写不出来,打算骗酒来喝吧?

无论如何,各位可以想象当时的画面,文青们在河边闹哄哄地作诗吟唱,身旁有装着美酒的酒杯“曲水流觞”顺水漂流,任人取用,河边有人往河中抛掷着鸡蛋呀枣子等应景的食物,好不热闹啊。

王羲之也没闲着,他汇整那些缴交出来的诗文,拿着鼠须笔、蚕茧纸,就撰写出了名震千古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但之后又再被重新抄写了许多遍,这也是为什么现存的《兰亭》,很难推论是哪个版本。

“萧翼赚兰亭”:

我为皇上骗《兰亭》

“赚”,就是“骗”。

王羲之五十岁写《兰亭》,五十八岁过世,时光悠悠,倏忽过了快三百年,《兰亭》再次出现是在唐代。

唐太宗酷爱书法,登基后四处征购王羲之的真迹,但一直没能找到《兰亭集序》。后来听说在僧侣辩才的手上,又经历了一段“萧翼赚兰亭”的曲折离奇过程,《兰亭》才归于唐太宗的收藏行列。

这则故事,分别被唐代的刘、何延之所记载,其中又以何延之《兰亭始末记》的叙述较为详尽可信。

据传,王羲之对《兰亭集序》太满意了,嘱咐王家子孙要好好珍藏,代代相传。后来,第七代孙智永禅师将它传给了弟子辩才和尚。辩才乃名门之后,书画素养甚高,视若至宝,在屋内的梁上凿了一个洞来秘藏《兰亭集序》,只在无人时才敢取下把玩临写。

《兰亭集序》在辩才手中之事,终于传到了唐太宗耳里。太宗派人将辩才召入宫中供养,重加赏赐。一日,召见辩才,言谈中太宗不经意提起《兰亭集序》下落。

太宗:“听说《兰亭集序》在你家?”

辩才:“皇上误会了!绝对没有这回事。当年侍奉智永和尚时,虽有幸曾得见,但很可惜,已在战乱中不知所终。”

太宗东拐西绕,却怎样都问不出所以然来,只好讪讪然放辩才回越州。

太宗相当惆怅:“右军之书帖,一向是朕的心中至宝,最遗憾的就是得不到《兰亭集序》啊!辩才这老和尚也真是,年纪这么大了,书帖留在身边也没用,怎么就不肯放手!谁能想个办法,替朕取得呢?”

主上求不得的苦,臣子们看在眼里,时刻不敢或忘。尚书左仆射房玄龄灵光一闪:“臣推荐监察御史萧翼。萧翼是梁元帝的曾孙,才华横溢,智计多端,又擅书画,一定可以达成这次任务。”

既然辩才不吃皇帝循循善诱这一套,萧翼决定微服,假扮成山东卖蚕种的潦倒的商人,又跟太宗借了几帖“二王”的书法,跟太宗打包票,一定会把《兰亭集序》弄回来。

萧翼打扮成潦倒商人,到了越州辩才所在的寺中,佯作观赏壁画,徘徊流连不去,直到辩才终于注意到他,让弟子请来一谈。萧翼先是闲话寒暄,之后谈文吟诗说史、围棋抚琴、投壶握槊,投辩才所好,辩才大感性情相投、相见恨晚,天天约萧翼畅谈,引为知己。

某日,萧翼拿祖传——梁元帝萧绎绘制的《职贡图》来与辩才鉴赏,辩才大赞,聊着聊着聊到了书法,又聊到了“二王”,萧翼评论道:“论画而言王羲之不如王献之,但父子两人都是画不如书法。”

辩才:“你对二王书法相当了解啊。”

萧翼:“弟子虽落魄,当初也读了些书,奈何十年寒窗一事无成,不得不改做生意,但手上还有几件家传的珍稀二王楷书书帖。”

辩才大乐:“二王书帖啊,明天带来看看吧!”

隔日,萧翼出示了他借自唐太宗处的二王书帖,辩才一看精神了!与萧翼热烈讨论,争辩其中的优劣真假。

辩才:“你我既有这个缘分,实不相瞒,我有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真迹。你这些书帖确实不错,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和《兰亭》相提并论吧。”

萧翼大惊:“不可能!《兰亭》早已在无数战乱后失踪,哪可能还有真迹!”

辩才:“你明天来看。”

隔日,辩才从屋梁洞里取出秘藏的《兰亭集序》。

萧翼:“这是?”

辩才:“《兰亭》啊!”

萧翼不以为然轻笑:“不可能!一定是伪作!假的假的!”

辩才激动不服气:“这是吾师智永禅师临终之际,亲手交给我的,怎么可能是假的。一定是现在天色昏暗,你眼花了,明天再来看吧!”

从这天开始,辩才将《兰亭》和萧翼带来的“二王”书帖,就这么并置在桌上,没藏回屋顶的梁上。某日,趁辩才外出,萧翼来辩才处,假装是要取回遗忘在屋内的物品。寺中之人这些天来看惯了萧翼,一点也没起疑,萧翼轻易取走了桌上的《兰亭集序》。

待辩才回来,发现《兰亭集序》被窃,大叫晕倒,良久才苏醒,又得知萧翼的真实身份,惊怒不已。

《兰亭集序》被快马加鞭地送到了太宗手上,萧翼也加官晋爵。太宗原本很气辩才,但想到他年纪这么大,就不处罚了,还赐予财物。辩才怎敢私藏这些财物,于是拿来盖了精美华丽的三层宝塔。但委屈悲愤的辩才,吃不下睡不好,一年多后就病逝了。

这就是鼎鼎大名“萧翼赚兰亭”的故事。传说唐太宗临终前,吩咐太子李治将真迹陪葬在昭陵。

没有了真迹,幸好还有太宗的“三台影印机”,让我们今日至少还能看到《兰亭》的摹本。

《兰亭》一得手,太宗便欣喜若狂地下令三位当时的书法名家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临摹《兰亭》数本以为流传。欧阳询的书体以峻拔取胜,为初唐的基本教材,影响力一直持续到现代;虞世南书体则遒媚见长,现存的虞世南行草书只有五件,都被收录到《淳化阁帖》;褚遂良则是兼容两者之长,太宗当时搜集到的王羲之作品,也都是由褚遂良负责鉴定。

据说唐太宗认为,欧阳询临摹最精,所以命拓书人冯承素、赵模、诸葛贞(神力)、韩道政,刻为法帖以为流传,并公告给弘文馆的学生作为官定版本。至于褚遂良的临摹,因多参酌了己意,列为别册。

所以,一般都把刻本当作是欧摹本,而墨迹本则当作褚摹本看待。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国台办:台湾课本里被抹掉的,来大陆都能找到、看到、体会到
澎湃新闻 2024-06-26
上海歌剧院原创舞剧《永和九年——兰亭集序·舞传》首登国家大剧院 再现兰亭之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1
新知|正是一年春好时,书香馥郁花香浓——新书《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三月三”》上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3
文学|静如池水,动如飞瀑,墨是一种物质,也是一种精神
文学报 2023-11-12
《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番外篇》:在贵州定格非遗美好瞬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6
国学|王羲之为何痴爱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2
50余名诗书画爱好者相聚大学校园,共赴“春禊”之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4-25
艺评·展览|岁在癸卯,暮春之初,又见王羲之
北青艺评 2023-03-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