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90后”全国人大代表沈燕芬——“新农人”回乡创业就业,最重要的是要久久为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7 17:23

全国两会期间,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增城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沈燕芬。

“90后”全国人大代表沈燕芬,是一名来自广东省的“新农人”。四年前,她辞去了深圳的工作,回到家乡做起了一名农机手。

沈燕芬的身份从一名都市白领到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再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不断转变。

她的身上也逐渐多了很多标签,有“90后新农人”“女拖拉机手”“全国人大代表”“短视频博主”“农机土专家”等。

“每次我跟别人介绍我是‘新农人’的时候,他们第一反应往往是说‘你看起来不像农民’,这个时候我会跟他们说,我是新型职业农民,不仅会开拖拉机,还懂得营销、策划、品牌、政策等。”

在沈燕芬看来,“新农人”和传统农民是有区别的,“现在还延伸出来运营师、选品师以及农村职业经理人等职业,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也都是新农人。”

在沈燕芬的身边,还有很多像她一样的“新农人”。

在她看来,“新农人”是可以“七十二变”的,“新农人”可以把在学校、大城市中学到的知识、技能等带回到乡村中,这就给乡村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可能性。

沈燕芬是去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

她说,去年一年,她的经历非常丰富,参加了人大的履职培训活动、视察调研活动、座谈会等,还接触了很多不同领域的人和物,“这对我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为我之后的履职打下了基础”。

今年沈燕芬关注了什么话题?

面对北青报记者的提问,她直言,“因为我是农村基层代表,所以我还是关注乡村振兴领域的工作”。

她重点关注的是“新农人”这个群体的需求。

“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的创业人员超过了1220万人。截至2025年,这个数据将达到1500万人。这么庞大的群体,返乡之后延伸出来了很多新的职业。我们如何保障他们?让他们在农村广阔的土地中发挥出他们最大的动能?让他们能真正留下来、扎根乡村发展。”

沈燕芬说,这需要我们去推动完善相关职业发展机制以及保障体系。

面对镜头,沈燕芬给现在的年轻人提出了建议。

她提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更离不开农机手。沈燕芬认为,吸引青年返乡投身乡村建设,光凭一腔热情和一时的新鲜感远远不够。

“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职称评定、职业发展机制和指引,让更多年轻人看到这个领域的希望,大胆返乡、留乡,为乡村发展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马晓晴
校对/李鑫

相关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邹彬:不要被“躺平学”“糊弄学”耽误自己的青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8
全国人大代表宋燕:博物馆要加强数字化建设 承担让文物“活起来”的新使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7
全国人大代表程丽芬:重视体育教育,规范校外体育培训机构的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7
“90后”全国人大代表杨金龙: 青年人发展应心怀理想、手握技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7
全国人大代表方燕谈《民营经济促进法》:应通过立法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良好环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