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全国人大代表刘懿艳: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半场的竞争高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6 22:26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零束科技党委副书记刘懿艳。

她说,“继电动化之后,智能化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半场的竞争高地。在智能化这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型主导性赛道上,人才队伍建设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她建议加快建设“智能汽车人才高地”。

智能化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半场的竞争高地

刘懿艳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持“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出上年同期5.9%。

在她看来,智能化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半场的竞争高地。

“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汽车产业正大步进入智能化时代,在原有的机械属性基础上,汽车大大增加了科技属性。智能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学科、跨领域、深融合、强交叉的复合型特点。”

刘懿艳说,从学科角度讲,除了机械、电子、能源动力、交通运输,智能车成为通信、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融合体。从产业角度讲,消费电子、通讯产业与汽车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变革的重要路径。

“因此,车辆学科已成为高新科技的集成创新与应用平台,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她介绍说,目前我国的车辆工程专业自设立以来,至今仍作为隶属于工学门类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其学科定位与其高科技综合载体的战略意义不相匹配,其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与当前产业所需存在差异,导致供给侧高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需求侧企业的实战需求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脱节。

人工智能将成为智能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懿艳说,人工智能将成为智能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尤为迫切。

“AI+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趋势下,可以预见AI大模型将会重构智能汽车的人机交互体验及研发运营效率,智能汽车的产品、研发、运营、组织范式都将可能产生颠覆式的影响。”

刘懿艳提到,根据2022年清华大学 AMiner 团队联合北京智源研究院、清华-中国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 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工智能学者——AI 2000 榜单》,美国共有1146人次,中国232人次,分布位于第一、二名,不可否认美国在人工智能整体人才资源仍然占有绝对优势。与此同时,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顶尖华人人才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全球顶尖AI人才群体中,华人占比超 3 成。其中,63%在海外任职,国内任职的为37%。”

她说,近几年在人才流向上,已经呈现出积极的正向流入状态。

培养智能车时代发展所需的技术生力军

刘懿艳建议,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培养智能车时代发展所需的技术生力军。

“我建议推进车辆工程学科升级为一级交叉学科,加快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实现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深度融合,建立符合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体系。”

她还提到,“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实践安排和师资建设方面,邀请产业界和学界专家交流、参与及合作,加大产业实践与高校教学的结合力度”。

刘懿艳还建议,设置专项资金,鼓励和扶持企业和高校对标智能车发展中的产业痛点、“卡脖子”技术和前沿技术发展方向,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建立“研究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合作平台。

她说,需要制定专门的人工智能人才策略,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石。针对顶尖人才,要出台系统的组合拳政策,以更大的诚意释放诚招人才的信号,从待遇、落户、子女教育、医疗、住房、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吸引海外人工智能领域高精尖专业人才回国从事学术研究和技术落地;针对校园人才,加快完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

“邀请产业界和学界人工智能专家参与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教学框架梳理、教材编写、实践培训;鼓励和支持国家级人工智能实验室和领先企业之间的人才双向流动。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中国汽车工业“走出去”的全新趋势已然形成

刘懿艳还关注到了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出海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在海外销量的大幅增长,助力中国首次赶超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从凭借成本优势的‘产品出海’到依托技术优势的‘技术出海’,中国汽车工业‘走出去’的全新趋势已然形成。”

她说,智能化和电动化创新技术的全面赋能,将新能源汽车的本质属性从传统机械产品转变为高科技产品。

“这一转变不仅对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在全球范围内加剧了知识产权的竞争,特别是智能网联专利领域的竞争。”

刘懿艳告诉北青报记者,“技术出海”带动背后技术的全球化流动,我们的核心技术、创新成果也随之走向世界。这些技术成果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如果不能将这些技术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有效的专利保护,不仅研发投入付诸东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会受到严重损害。”

她认为,中国新能源车企在知识产权出海方面的准备度应匹配其产品和技术出海的步伐,确保我国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核心成果在海外市场得到充分保护。

海外专利布局滞后于产品和技术出海的布局

在刘懿艳看来,中国车企的海外专利布局尚滞后于产品和技术出海的布局。

“从2018年至2023年的数据观察,中国车企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占比80%以上,海外专利主要聚焦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市场,在国际专利布局上相对滞后,在目前占较大出口规模的市场如欧洲的布局更为薄弱;而欧洲、美国和日本的车企的本国专利占比一般在35%-56%之间,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专利。”

她说,这种全面且多元化的专利布局策略不仅保护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更为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她认为,面对技术的日益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开拓,中国车企亟需调整其专利策略,加大海外专利申请和布局力度,确保自身技术的合法权益得到全面保护。

“在制定专利出海策略时,企业需全面考虑产品的目标市场、目标国家的法律环境以及竞品在全球的专利布局。”

她还提到,中国车企的专利风险预警及纠纷处置能力尚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专利诉讼环境。

“智能电动汽车,凭借其融合传感器、通信、人工智能和芯片等多维度技术的特性,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集大成者,这些技术本身都是专利诉讼的热点领域。”

刘懿艳说,由于汽车产品单价高,侵权取证相对容易,使得在汽车行业发起专利诉讼往往能带来更高额的利益空间。

因此,“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专利诉讼的新高地。

加大在海外专利布局方面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

“要加大对智能电动汽车企业在海外专利布局方面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提高海外专利申请的质量和效率”,刘懿艳告诉北青报记者。

她说,建议修订2017年发布的《专利优先审查管理办法》,将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方向整体纳入优先审查和预审服务范围。

该办法虽已明确将新能源汽车纳入了优先审查范围,但其主要指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制造、装置、配件制造以及相关设施和服务,并未涵盖智能电动技术本身。

她还提到,要建立专项专利资助机制,鼓励和引导智能电动汽车企业加大海外专利申请的积极性和资金投入。

“海外市场以欧洲为例,一件统一专利申请费用超过10万人民币,全生命周期维持费用约30万人民币。因此申请和维持大量专利对于许多车企来说都是不小的经济负担。”

她说,建议设立政府专项资金,对于企业在海外专利申请、布局和维护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给予一定的补贴,或者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在海外市场成功申请发明专利的智能汽车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缓解经济压力,提升积极性,鼓励企业加大海外专利布局的投入。

她还提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要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欧洲专利局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专利规则的制订和修改,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建立国家层面的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的专利情报和风险预警系统,定向开展海外专利布局和纠纷处置指导。”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马晓晴
校对/熊伟

相关阅读
记者观察:大模型逐鹿下半场,超级应用仍未“敲门”
中新经纬 2024-07-06
北京车展|战略新车及智能化新计划北京车展重磅首发,广汽集团决战新能源下半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AI换脸精准诈骗难以防范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 推进立法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应用
法治日报 2024-04-09
全国人大代表艾玎: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0
全国人大代表方复全:建立更为宽容、长远的教育评价体制 让高校“耐心”育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7
新能源汽车驶入智能化竞争下半场
金融投资报 2024-01-18
20余省份抢滩汽车下半场 谁有望成“中国底特律”?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1-29
热议智能化下半场:自动驾驶迎窗口期 重塑汽车产业生态成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10-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