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各月龄宝宝喂养指南,收藏这篇就够了
北京妇幼健康服务 2024-02-27 09:30

宝宝喂养

不同时期营养需求不同

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营养需求随着月龄的增长而变化。喂养方式也需要随着宝宝的成长进行相应的调整。正确的喂养不仅能够保证宝宝健康成长,还能够帮助宝宝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0-6个月:纯母乳或配方奶喂养

新生儿期(0-1个月)

刚出生的宝宝胃容量小,且消化能力差,只能吸收液体食物中的营养,因此比例最接近婴儿发育需求的母乳是最佳选择,母乳还能帮助宝宝建立初期的免疫力,避免被环境中的病原体侵害[2]。若母乳喂养有困难,可选择适合新生儿的配方奶。

1-6个月

在此期间,宝宝应该继续保持纯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随着宝宝成长,其喂养间隔和每次喂食的量会逐渐增加,如果母乳量不能满足宝宝需求,可适当增加配方奶。

6-8个月:引入辅食

从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

初期辅食(6个月左右)

辅食添加需要考虑频次、进食量、食物质地(稠度/浓度)、食物种类(吃多种多样的食物)、顺应性喂养和卫生。

频次:从每天一次开始,逐渐推进到1~2次辅食。

进食量:每餐2-3小勺,就是稍稍尝一尝。

食物质地(稠度/浓度):辅食应该足够稠,挂勺不掉。

食物种类(吃多种多样的食物):很多家常食物可以用来制作辅食。

动物来源的食物营养丰富,如蛋黄泥、肉泥、肝泥。

也可以尝试主食,如用大米、玉米或小麦面粉做的稠粥、红薯泥或土豆泥。

也可以尝试蔬菜或水果,如胡萝卜泥、南瓜泥、菜泥、香蕉泥。

顺应喂养:耐心、积极地鼓励婴儿进食,不可以强迫喂食。让婴儿用自己的盘子或碗吃饭,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孩子吃了多少食物。

注意观察宝宝对新食物的反应,以确定是否有过敏现象[2]。

增加辅食种类(7-8个月)

可以逐渐增加辅食的种类和质地,如蛋黄泥、豆类泥。建议婴幼儿每天吃7类辅食中至少4类,每天都要吃一些动物来源食物(肉、蛋、奶)、谷薯类和蔬菜水果。要确保宝宝吃到各种营养素,同时继续母乳或配方奶喂养。

9-11个月:逐步过渡到家常饮食

此时宝宝可以开始尝试更多的食物质地,包括细碎的食物和软块状食物。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也在提高,可以鼓励使用手抓食物,以此促进其动手能力和口腔肌肉的发展。

宝宝可以逐渐过渡到家常饮食,但应保持食物的营养均衡,避免添加盐和糖。此时也适合引入一些全谷物产品,如面包和谷类。宝宝应该开始学习使用勺子自我喂养。

12个月以上:逐渐与成人饮食接轨

1岁后

宝宝可以逐步适应家庭的正常饮食,但仍需要注意食物的大小和硬度,以防宝宝噎到。此外,仍需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全脂奶制品、水果、蔬菜、全谷物和蛋白质。

营养补充

1、维生素K

纯母乳喂养宝宝可能出现维生素K缺乏,引发内出血,建议常规注射一次维生素K。

2、铁

婴幼儿期间血细胞更新较快,需要大量铁元素,因此在添加辅食期间,除了保证辅食添加顺序不能乱外,还应注意选择含铁较为丰富的动物肝脏、奶粉等帮助补充铁元素。

3、多种营养素

在引入辅食后,宝宝开始需要额外的锌、维生素A、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素。

注意事项

1、注意过敏原

引入过敏风险较高的食物如花生、鸡蛋、奶制品等时要格外小心,逐一引入并观察宝宝是否有过敏反应。

2、喂养方法

尽量让宝宝在醒着和平静的状态下喂养,避免在吃饭时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

3、安全性

注意食物的切割大小,避免宝宝因食物太大或太硬而引发窒息。

4、饮食多样性

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帮助宝宝建立对不同食物的接受能力和口味。

通过合理的喂养,为宝宝提供各个成长阶段所需的营养,能够支持宝宝的健康成长并为其将来的饮食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家长应当根据宝宝的具体反应和需求,灵活调整喂养计划,并在有疑问时及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