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向恩施竹匠爷爷请教竹条制作技巧 小学生花16天做出精巧龙灯
武汉晚报 2024-02-26 13:37

这个寒假,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学校新华校区五年级女生林若煜花了16天时间,手工制作出了精美、威风的龙灯。她带上龙灯在小区里转一圈,不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赞叹不已。

做花灯,其实是大兴第一实验学校的一项寒假作业。学校请孩子们假期里动手剪窗花、制花灯、写春联,感受“中国年味”的幸福。“龙象征着吉祥和力量,龙年做龙灯更喜庆,玩龙灯也是我们中国的民俗。”林若煜说,一看到这项作业,她就决定自己动手做龙灯。

假期里,林若煜仔细研究龙灯图纸,买来了包含竹条、布料、细绳、胶水等材料的龙灯材料包,开始动手制作。她告诉记者,做龙灯首先要用竹条做好龙头、龙身的骨架,再用布料缝制龙的外壳,安装灯带,最后把各个部分拼装在一起。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困难。这条长约1米的龙,需要用到128根竹条,光用竹条做龙头的骨架,就把林若煜难到“快崩溃”。龙的鼻子、嘴巴部分需要做出精细的弯折,竹条很容易折断。连着断了十几根竹条,手指还被竹刺扎伤,林若煜没有气馁,在爸爸帮助下联系上了恩施老家的一位竹匠爷爷。老爷爷告诉她,有弯折的地方要选用不带竹节的竹条,弯折前用打火机“烤”一下弯曲的部位,能让竹条更有韧性。老爷爷夸她:“现在很少有小孩会动手做原汁原味的龙灯了。要有耐心、细心才会成功。”

有了竹匠爷爷的指点,林若煜一下就掌握了诀窍,龙头、龙身骨架顺利完成了。用布料缝制外壳时,她又遇到了困难。这是林若煜第一次做针线活,她要从穿针、引线、打结开始学起。布料没有裁剪准确或是走线走歪了,就套不上龙身骨架,只能重新再裁再做。最后,准备的布料都用完了,林若煜又下单了一卷2米的布料才全部缝制完。“一针一针缝布料,真的很枯燥,手还被针扎了30多次。是妈妈鼓励我,既然决定要做龙灯,就要自己做完。我就这样缝一会儿休息一会儿,一点点全部缝完。”林若煜说。

花了16天时间,林若煜终于把龙灯做好了。装上灯带、拼装完毕,她喊来爸爸妈妈一起见证龙灯点亮的时刻。她感慨:“龙灯让我感受到了独属于中国的审美,这个制作过程也让我体会到中国传统手艺人的巧思、巧手。龙灯亮起来,我们全家都很高兴,感觉新的一年充满希望!”

林若煜从小就喜欢中华传统文化,会写书法,会弹古筝,她也很喜欢绘画、做手工,一直是学校美术社团的成员。三年级时,她为学校设计的“兴小兴”“兴小智”形象还被师生们选中,成为该校的吉祥物。

“我们从来没给她报过培训班,很支持她课余时间里做自己想做的事。”林若煜的妈妈陈金芬介绍,孩子做龙灯时非常专注,有天一直做到凌晨2时,第二天早上爬起来又接着做。这种专注的品质也被林若煜带到了学习中,不论是听讲还是做作业,她都全神贯注。

林若煜准备开学后把龙灯带到学校去,让更多小朋友一起玩龙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文/刘嘉 曾偲偲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