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听大戏,赏非遗!春节假期3.6万余观众到首博享京味儿年趣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14 22:09

锣鼓声起,喜气洋洋,“财神爷”手捧金元宝登台,送上吉祥的祝福语,并将象征着福气的糖果撒向观众……这个春节假期,重张开放的首都博物馆里再次传出久违的京腔。从大年初一至初五,3.6万余名观众走进首博,听梨园京韵,逛文化市集,体验非遗技艺,感受京味儿年趣。

14日14时30分,首博四层戏楼里张灯结彩,座无虚席。《跳财神》《扈家庄》《闹天宫》等经典剧目鸣锣开唱,声声戏曲中,年味愈浓,掌声阵阵。“春节到博物馆听国粹,别有一番韵味。”观众郭先生带着妻子和女儿从河北来京旅游,首博是一家三口此行的收官之站,他说,不仅展览令人大饱眼福,丰富的春节活动也让他们感到欣喜,“孩子第一次现场看京剧,她特别喜欢古香古色的戏台,演出也看得津津有味。”

首博地下一层,新春文化市集正热。非遗传承人在大厅里摆起摊位,展示毛猴、掐丝、剪纸、中国结、木版年画等非遗技艺,邀观众在互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老北京民俗中,年画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年画的制作全凭手工,拓印时,要由浅到深、由淡到浓,层层套印……”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几位小观众亲自体验制作木版年画:手持棕刷蘸饱墨水,均匀刷在雕版上,铺平红纸,再用拓印工具按压,一幅祥龙图跃然纸上。“原来年画是这样做出来的,真有趣!”8岁的林沐晨兴奋地说,她打算把这幅画挂在家里,“红红火火的,肯定好看极了!”

北京地区各大博物馆也带着年货到首博“赶集”,600余种文创产品集中展示销售,让观众享受“一站式”文创盛宴。“一进来就不想走了,逛了一圈收获满满。”观众何静是个文博迷,她向记者展示自己的购物成果: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鳌状壮”盲盒、北京艺术博物馆的“祥龙纳福”冰箱贴、北京大觉寺与团城管理处的八吉祥多功能香囊……“这些文创既体现了每家博物馆的特色,也是一份新年祝福。我想把这份博物馆的心意带回家,把福气赠送给家人和朋友。”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祺瑶 邓伟

编辑/李晓萌

相关阅读
事关快递、食品安全、惩罚行贿等,这些新规明起实施!
人民网 2024-02-29
高考倒计时100天,祝福每一位逐梦而上的少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2-28
看!总书记擘画的千年之城正“拔节生长”
北京新闻 2024-02-27
2·26重要讲话十周年,京津冀三地党报特刊速览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26
特别报道|10年间,总书记为首都发展指明方向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