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上海交大师生6人春节值守四川锦屏大科学设施 他们守着“暗物质”过年
解放日报 2024-02-08 07:31

“我们总共要灌900立方米纯水,预计要好几周,年后才能完成。”临近春节,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黄俊挺却远在四川凉山地区锦屏山的地下实验室。上海交大的两名教师带着4名研究生,扎进地下2400米的深洞,守着看不见、摸不着的暗物质过年。

为了“锦屏大科学设施”中的“熊猫计划”PandaX实验尽快恢复,这些被称为“熊猫人”的高校师生龙年新春期间“两班倒”轮流值班,以便重启这一世界上最灵敏的暗物质探测器之一。“谁能率先找到暗物质,谁就能在科学上走在前头。”

2400米深处的洞体,屏蔽了尽可能多的非暗物质信号,为人类探寻暗物质创造了基本条件。

“本世纪以来,国际上相继开展了20多项暗物质探测实验。最近15年间,一批批‘熊猫人’不远千里,前赴后继扎根地下深洞。”参与项目已有5年的2019级博士研究生曾鑫宁告诉记者。早在2018年,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刘江来教授的一场学术报告,让自己知道“宇宙星辰与我有关”。从那时起,仰望星空的好奇与想象,变成了脚踏实地的钻研与摸索。小曾说,今年春节,很荣幸从前辈的手中接过科研接力棒。

记者了解到,由上海交大牵头的PandaX持续利用4吨重的液氙作为“探测载体”,寻找宇宙中暗物质和中微子信号。2009年开始,上海交大与合作单位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雅砻江水电公司等,使中国人的液氙探测器不断迭代,灵敏度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目前,第三代四吨级实验的试运行数据再次刷新了暗物质探测的极限,并在国际上首次系统而全面地研究了暗物质的电磁属性。

在欧美同类型实验激烈竞争的背景下,PandaX第三代停机升级后还需尽早恢复物理取数。今年春节期间正是实验恢复运行的关键阶段,黄俊挺等6人受命进驻地下实验室。

黄俊挺是第一次春节值守在锦屏,而每年都有不同的老师轮流进洞。“我们的目标是研究暗物质是什么,以及中微子的粒子基本性质,这些都和宇宙演化、星系形成以及我们为什么存在有着密切关系。这个目标给了我们动力。”

文/徐瑞哲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在地下2400米探寻宇宙“微光” 解码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
新华社 2023-12-29
聚焦 | 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锦屏大设施投入科学运行
新华社 2023-12-08
在“地下城”里 他们追寻“宇宙幽灵” 锦屏地下实验室Ⅱ期明年全面投运
成都商报 2023-10-27
图记|2400米极深地下!他们追寻宇宙“魅影”
新华社 2023-07-15
身世之谜有新解?暗物质或是来自其他维度的“宇宙难民”
科技日报 2022-04-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