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古训|曾国藩:人生下半场,牢记这6个黄金法则
读书369 2024-02-03 19:00

梁启超先生说: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在中国历史上,能称得上圣人的只有“两个半”。

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而那半个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的一生充满争议,然而他在教育子孙后代、为人处世方面的造诣却毋庸置疑。

自古圣贤皆可佩不可学,但惟有曾国藩可佩亦可学。

人生下半场,读一读曾国藩的人生六戒,学习他为人处世的6个黄金法则。

01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败人两字,非傲即懒,二者必居其一。

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没有才气,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功成名就。

懒惰就是最大的天敌,所以“懒”字最为忌讳,勤奋便是最大的天赋。

对于少数有才华的人来说,他们可以凭借才气走捷径,更容易成功,可这样的人往往狂妄自大、傲慢不屑,不肯向别人请教学习,同样会导致失败。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盗贼,碰到曾国藩在背书,只能趴下偷听,大半夜过去了,曾国藩还是背的断断续续,盗贼忍不住了,冲出来对曾国藩说:“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盗贼一怒之下,将文章从头到尾背了出来,扬长而去。

当时世人都嘲笑曾国藩笨。

的确,30岁以前,他笨的连一首诗都背不好,却靠着“守拙”二字,克服了懒惰平庸,被誉为千古第一完人;

30岁以后,他受尽排挤和冷眼,却靠着“格局”二字,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培养出极高的情商。

他很“笨”,但是却能以“勤”成就大事业,可以说正是普通人的榜样。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份才。

就像韩愈说的: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想要成功,必要远离“惰”、“傲”二字。

02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

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成就大事要以“识”为主,才能、才气不过是辅助罢了。

这里的“识”不仅指知识渊博,更多的是阅历和见识。

成就大事还要记住:一半在于人的谋划,另一半要看天意。

所以那些恃才傲物、疏于谋划之人,往往难以成就大事。

挥剑只有一次,磨剑几十年的司马懿,是怎么让三分天下的局面失衡的?

在和诸葛亮的斗争中,他懂得尽人事,顺天命,坚守不战,这恰恰就是制胜之道。

明明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是三国中最能隐忍的人,韬光养晦几十年,最终一举拿下曹魏政权,成为三国赢家。

他用一生践行着,雕章琢句算什么,懂得审时度势、相机行事,这才是更高境界。

想要成为金字塔尖的人,必须要增长见识,把视野放长远,不要鲁莽行事,虚头巴脑的东西只会蒙蔽我们的双眼。

做任何事不能畏手畏脚,止步不前,把能做的做到尽善尽美。

对于不能左右的因素不要自怨自艾。

成就大事,一半人为,一半天意,最终要看时机会不会到来。

03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故谋不可众。

《史记》有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世间的大多数仇恨,其实都是因为“分赃不均”,财散人聚,财聚人散。

一天驴和马去镇上驮东西。途中,驴被货物压的喘不过气,体力不支。

于是对马说:“帮我驮一点。”马欣然答应,将驴的货物都驮到自己身上。

快到家时,驴想独占功劳,对马说:“驮了这么久也累了,我来驮,把你的货物也给我。”

马没有多想,接受了驴的好意,将货物全放到驴身上。

到家时,主人看见马什么都没驮,而驴累得气喘吁吁。

便说道:“这头驴真有劲”。此后,所有的货物都是驴来驮,驴最终被活活累死。

有利益好处的地方,往往大家都盯着。

独占利益不与大家分享,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结果就是“独利则败”。

所以在面对利益时要懂得权衡取舍,拿自己该拿的那部分,甚至为了避免后患,要舍弃部分利益,把眼光放长远。

而谋略要跟有主见的人一起,不能与众人一起谋划,以防被人利用,造成失败。

共享则人心齐聚,独占则恩怨并起。寡断则可掌握全局,众议则必成散沙。

面对利益要取舍得当,说话做事要小心谨慎;守住道德底线,避免树大招风。

04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久利之事,众必争之,众争之地,一地鸡毛。

《论语》有言:“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正是这个意思。

众争之地是众矢之地,处于焦点、漩涡中心,自然不会风平浪静,甚至遍布雷区险滩,充满明枪暗箭。

这句话强调的是“知止”的重要性,即人们应懂得何时该停下脚步,避免过度放纵欲望而导致不良后果。

如同范蠡一样,他辅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并没有贪图荣华富贵,而是选择退隐江湖。

他明白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只有内心的平静和淡泊才是真正的幸福。

同样像陶渊明这样的文人墨客,他们明明可以跻身官场追求名利,却选择了远离尘嚣,隐居田园,用诗篇和墨画传达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

古圣先贤给我们指明了道路:真正的君子应该超越眼前的利益和争斗,保持内心的坚定和高尚。

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永远获利的事情。如果有,很可能是骗局。

就像《贪婪的多巴胺》一书中写到:

“不管是天上的飞机、好莱坞的电影明星,还是遥远的山峰,只有这些不可及、虚幻的事物才富有魅力,而这些魅力就是一个谎言”。

人会因为欲望而伤痕累累,也会因为欲望而容光焕发,所以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欲望。

用冷静的头脑去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坚定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选择最有争议的。

05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

夸人之长,乃忌人之长。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谈论别人缺点的人,其实是掩饰自己的缺点;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其实是嫉妒别人的长处。

人无完人,尺有长短。

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不仅是情商低的表现,也会给自己招来怨恨,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

记得有一个亲戚,以前总是喜欢当着别人的面揭她老公的短,导致夫妻关系恶劣。

有一次她老公实在受不了了,就回怼了一句:你们没发现我还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吗?

众人问什么毛病?他回答:我眼神不好,娶了一个这样的老婆。

自那以后,这个亲戚就再也没有说过她老公任何的不是。

俗话说:

“打人不打脸,说话不揭短”。

情商高的人总会给别人留下余地,“不拆台”的说话方式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虚荣心作祟,寻找心理平衡,其实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切记不要过于执着。

对别人的短处高谈阔论,看似有优越感,实则你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这些话传出去,也会招惹是非。

至于不妥之事以及不妥之话,也不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管好自己的嘴巴,不做伤人的刀子,这才是人际交往的大智慧。

06

勿以善小,弃人之美;

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升米恩,斗米仇。

人对已经习惯的事物,都会认为是理所当然,一旦停止,就会心生怨恨。

这就是所谓的人性,因为别人的一点不好就全盘否定;因为一点小恩怨就忘记别人的大恩。

“大衣哥”朱之文在《星光大道》一炮而红,商演不断。作为村里的名人,他没有忘本,出资修桥修路,对于乡亲们的“求助”也是来者不拒。

娶媳妇没钱?借!孩子没钱上学?借!朱之文借出了上百万,却没有一个人愿意还钱。

不仅如此,村民干脆把他当成了提款机,编造各种理由找他拿钱花,越来越过分,朱之文只能拒绝。

这样一来,村里“群情激奋”了,纷纷指责朱之文“忘本”、“架子大”,谩骂声滔滔不绝。

眼前的世界,只是我们“选择”看到的样子。

决定人视野的,不是眼睛,而是见识和格局。

一方面,对有能力的人来说,别人处于危难时,可以出手相助,但不要让他躺在你的帮助上过日子,要让他渡过难关后能够自食其力;

另一方面,对于身处困境的人来说,要铭记别人的帮助,但不能依赖别人。

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好要适度,不要一味的付出,那样只会让自己变得廉价。

人要懂得欣赏他人,学会感恩,才能更好的稳立于人世间。

《唤醒》中讲到:

“人生不在于长与短,而在于顿悟的早与晚,与其让生命生锈,不如让生命发光发热。”

曾国藩用一辈子证明了这件事,一个资质平庸的人,通过不断自我完善,也可以逆天改命。

他为人处世的6个黄金法则最关键的要素就是:知道和做到。

“知道”考验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思维,而“做到”考验一个人识人做事的执行力。

人生下半场,更要注重言传身教,因为品行是一个人的内涵,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

牢记曾国藩6个黄金法则:做人德为先,待人诚为先,做事勤为先。

读懂曾国藩为人处世的智慧,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安安稳稳度过下半生。

作者:三瓣橘子,本文首发读书369(ID:dushu369com),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君与你一起,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转载请联系读书369。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古训|曾国藩:最好的贵人,是努力的自己
南师国学堂 2023-12-01
古训|王阳明:成大事者,牢记6字箴言
儒风大家 2023-11-17
感悟|人生下半场,拼的是韧性!
心灵鸡汤之励志正能量 2023-10-06
感悟|人生下半场,不要越活越“廉价”
儒风大家 2023-08-15
感悟|人生下半场:极简外物,深耕内心,松弛心态!
心灵鸡汤之励志正能量 2023-07-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