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A股沸腾!沪指收复2900点,机构:投资者信心恢复
中新经纬 2024-01-25 15:17

1月25日,A股市场涨势一片,沪指重回2900点,尾盘涨逾3%。后市怎么走?

“中字头”狂欢

Wind截图

截至收盘,沪指涨3.03%报2906.11点,深成指涨2.00%报8856.22点;创业板指涨1.45%报1720.78点。场内近5000股集体飘红,北向资金净流入62.94亿元。

盘面上,“中字头”个股强势领涨,中纺标涨30%,中铁装配、中信出版、中机认检涨20%,中铝国际、中钢国际、中信金属等多股涨停,中国石油更是罕见涨停,为2015年7月以来首次。央企股东回报ETF(560070)一度暴涨超5%,成交巨幅放量。

近日,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前期国资委已经推动央企把上市公司的价值实现相关指标纳入到绩效评价体系中,在此基础之上,先把设置管理成效纳入对央企负责人的考核,引导央企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一些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把增值、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回报投资者。这番表态让投资者对于央企上市公司的表现有更大期待,中字头个股应声而起。

杨德龙提到,近期大盘加速探底,很多投资者信心受到影响,而支持市场回升的政策正在逐步出台。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同时证监会也表示将加大力度支持资本市场稳定,这一系列政策利好逐步形成合力,带动市场出现探底回升走势,投资者信心也得到一定恢复。

中信证券研报称,此前央企经营指标已纳入央企考核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央企经营效率与安全自然会间接提高央企价值。从直接手段来看,未来央企或可通过鼓励回购、提升现金分红比例、加强股权激励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市值优化管理。从政策目标来看,未来央企负责人考核或将既对市值的相对变化做考核,同时也将对估值的绝对水平提要求。未来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将有助于提高央企对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视程度,提升上市央企的可投资性。

后市如何走?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中新经纬表示,25日市场大幅反弹,得到了降准利好和国企市值管理考核双向提振,市场信心得以点燃。后续,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主线,以高质量金融发展服务好实体经济更是重要目标,市场短期大幅反弹坚实有力。

国盛证券指出,近期积极因素持续叠加:首先是宏观政策面,管理层听取资本市场运行情况及工作考虑汇报,提出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治理和投资价值,构建中国特色上市公司估值体系;其次流动性方面,央行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或将向市场提供流动性1万亿元;最后在微观激励机制方面,管理层研究考虑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推动估值加快修复。在内外部因素逐步向好背景下,市场或迎来做多窗口期。策略上,建议配置年报业绩预增且景气回升错杀品种与具备中长期增量资金的红利资产。

国联证券指出,短期看,降准后往往成长风格占优,且本轮超跌流动性负反馈的问题解决后,市场或能在相对稳定的流动性环境中回到正常轨道。另外,历轮市场从底部反转的过程中,货币宽松都是先行指标,有助于市场风险偏好的暂时修复。底部第一波行情通常以超跌品种的反弹为主要特征,而统计规律表明降准后往往成长风格占优,两个短期逻辑都支撑成长股的短期修复行情。待流动性修复带来的超跌反弹结束后,市场中期走势仍取决于宏观预期是否能被扭转。

国海证券分析称,政策组合拳出现,有助于风险偏好的修复。一是货币政策的宽松,降准幅度超预期,结构性降息同降准一道起到了双管齐下的作用。二是监管层对于近期股市波动的表态超预期,“重融资轻投资”有望得到扭转。三是国资委对于市值管理的表态超预期,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

华泰证券研报则表示,央行开年降准政策组合拳发力,有利于改善流动性环境,加大对实体支持力度,为经济复苏积蓄动能。政策预期向好+估值仓位双低,把握银行加配机遇。存款利率调降呵护银行息差水平,一揽子化债政策落地有望缓释资产质量担忧,建议关注银行板块底部配置机遇。

杨德龙认为,A股市场在经过前期大幅下跌后,很多优质个股已经跌出价值,这可能会吸引中长线资金入场布局。近期国家队资金通过买入几百亿规模的ETF,用真金白银救市,向市场释放出积极信号,也有很多业内人士呼吁成立平准基金,规模至少在上万亿元,这将彻底改变市场走势。国家队入市属于准平准基金或类平准基金,如果后期能够加大购入规模,无疑是稳定市场的重要手段。

杨德龙还称,在市场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时,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而一系列政策利好的出台以及国家队入市资金量逐步加大,可能会逐步的改变市场跌跌不休的局面,进入到筑底反弹阶段。对于优质股票以及优质基金,要保持信心。(中新经纬APP)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机构论后市丨市场有望步入内生动力驱动修复通道;中小盘和成长风格有望继续占优
​第一财经 2024-02-25
财经分析 | 投资者信心有望恢复 “热辣滚烫”或将渲染市场
​新华财经 2024-02-19
北向资金回流超百亿 量化、微盘股抛压仍未解除 A股能否企稳?
第一财经 2024-02-10
A股持续上扬!沪指重回2800点,两市成交超万亿
中新经纬 2024-02-07
收评 | 沪指险守2700点,上证50指数涨超1%,银行股逆市拉升
证券时报网 2024-02-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