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国资委:2023年末,央企境内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达到13.5万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4 13:16

1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到,提高央企上市公司质量非常重要。上市公司在中央企业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它是央企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资产基本都在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和整个央企的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表示,近年来,国资委一直跟证监会等相关部门一起推动央企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更多地给资本市场输送很好的标的,强化资本市场布局优化和功能发挥。近几年,在A股上市了21家公司,其中14家是科创板的,它们是有硬科技实力的公司。同时,积极利用上市公司平台进行专业化重组,把一些优质资产持续注入到上市公司里去。初步统计,这两年注入资产超过3000亿元规模。

二是着力打通科技、产业和金融循环。通过上市公司这个平台,融入相关的资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把“科技-产业-金融”链条打通,通过资本市场更好地反映出来。初步统计,2023年前三个季度,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投入科研资金达到2885亿元,户均7.8亿元。

三是高标准做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央企上市公司牢牢把握“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要求,在沪深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质量评估中,大概接近一半的上市公司都评为A级,也就是说信息披露质量非常高。同时,积极扩大ESG报告覆盖范围,到去年我们已经实现了80%的覆盖率。按照工作安排,下一步2023年度报告披露要做到全覆盖。

四是不断增强价值实现和市场认同。加强常态化、多层次的投资者沟通交流工作,连续三年实现了业绩说明会全覆盖,董事长、总经理都出席了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2023年,有12户央企上市公司进行了回购,32户得到了大股东的增持。2022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达到44.6%,到2023年中期,20户中央企业推出了中期业绩分红近800亿元。

总体上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持续聚焦主业,整体规模持续提升,经营业绩稳中向好,产业布局更加优化,经营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三季度报告显示,383家央企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规模分别达到53万亿元、17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8.63万亿元和1.06万亿元,整体净资产收益率达7.53%。

谢小兵介绍,现在,383家上市公司中已经有154家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了四成。2023年末,央企境内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达到13.5万亿元。

谢小兵指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持续发力。下一步,将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一是继续构建定位清晰、梯次发展的上市格局。推动企业按照“做强做优一批、调整盘活一批、培育储备一批”总体思路,稳步做精增量,把优质的不断向资本市场输送,同时积极做优存量,让上市公司在所处行业深耕细作,成为优强的上市公司,成为行业龙头上市公司。另一方面,对一些企业非主业、非优势的上市平台,下定决心、主动施策,坚决调整盘活。

二是持续发力提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将跟证券监管部门加强合作、加强沟通,合力推动央企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同时,妥善化解上市公司风险,推动上市公司做资本市场诚信经营、规范运作的表率。

三是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前期,已经推动央企把上市公司的价值实现相关指标纳入到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今年已有超1400家公司实施相关计划——上市公司回购持续升温
经济日报 2024-05-15
国资上市公司频获调研 市值管理成为“必考题”
上海证券报 2024-02-29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或进入量化考核新阶段
证券日报 2024-02-24
国资委“点题”市值管理考核!多家央企上市公司回应
证券时报网 2024-01-26
近20只“中”字头个股涨停,沪指一度涨近1.8%
澎湃新闻 2024-0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