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历史|腊八曾是“卫生防疫日”?
赵柒斤
2024-01-18

◎赵柒斤

又是腊八,想起宋代山东籍诗人王洋的“腊月八日梁宋俗,家家相传侑僧粥”。可查遍魏晋史料,却鲜见当日民众屁颠颠地跑到寺庙“喝粥”的记载。

腊八的记载可追溯远古神农氏,《史记·补三皇本纪》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明代史学家谢肇制史料笔记《五杂俎》卷二引东汉大才女蔡文姬父亲蔡邕《独断》云:“腊之名,三代已有之。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总谓之腊。”就是说,“腊”起源于我国上古时代祀百神之祭,一年将终之季,人们叩谢上天赐福和保佑,准备丰盛的祭品,肃穆诚敬告天地各方神灵。

东汉史学家应劭《风俗通》引用《礼传》说:“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依据源于《周礼·天官》“腊人,掌乾肉”的记载,东汉经学家郑玄注释,“大物解肆乾之,谓之乾肉。”或引《礼记·郊特牲》曰:“腊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世说新语》又说:“腊,接也,祭宜在新,故交接也。”《礼记·杂记下》谓:“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说文》曰:“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即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便是腊日。由此可见,“喝粥”未成主打节目之前的“腊八”,俨然就是一个全民祭祀神灵、欢庆丰收的狂欢日子。

而“腊八”这个词,直到魏晋南北朝才诞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他还引《吕氏春秋·季冬纪》注云:“今人腊前一曰,击鼓驱疫,谓之逐除。”这说明,“腊八”延续至魏晋,还发展成“卫生防疫日”。魏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地图学家裴秀由魏仕晋时巧遇腊八,便挥毫写下一首《大腊》,叙述了当时盛大的腊祀景象,反映了魏晋时期的人们仍然乐于通过盛大隆重的腊祀活动,畅通天人物我之间的联系。

北齐文学家魏收的“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借此慰中情”,不仅反映了腊祀的节俗,也表达了对天地神明的敬意。晋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在《腊日》中写道:“风雪送馀运,无妨事已和。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唐朝腊八也不兴喝粥。《唐会要·卷二十八》曰:“贞元十一年十二月腊日,畋于苑中,止其多杀,行三驱之礼,军士无不知感,毕事幸神策军左厢劳飨军士而还。”从杜甫的“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刘禹锡的“瘴云四面起,腊雪半空消”、孟浩然的“夕岚增气色,餘照发光辉”,到岑参的“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卢纶的“山头曈曈日将出,山下猎围照初日”、贾岛的“砚冰催腊日,山雀到贫居”,描写腊日出猎和岁时记年景居多。这说明,即便到了开放的唐朝,“腊八”仍以“祭祀”“狩猎”为主,难见“粥”影,连“腊八”这个词也忽略不计。

直到宋代,“喝粥”才取代“祭祀”成为腊八主轴大戏,正式进“史”入“诗词”。最早记录“腊八粥”的文献《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条言:“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腊日,寺院送面油与门徒,却入疏教化上元灯油钱。闾巷家家互相遗送。”大文豪、美食家苏东坡也不能免俗,“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南宋诗人陆游喝了“腊八粥”心情渐好:“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其实,腊八喝粥与“年丰物阜,农功是归”一脉相承,人们喝下混入中药材的粥,可以强身健体,达到“防疫”目的。同时,喝“腊八粥”还有庆祝丰收、弘扬厉行节约之意,正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相关阅读
文史丨​李玉洁:古代的腊祭——兼谈腊八节、祭灶节的来历
文史知识 2024-01-30
昌平区十三陵镇开展多种活动与群众共度温馨腊八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8
历史|腊八曾是“卫生防疫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8
“腊”尽春回,万事“粥”全,腊八粥配腊八蒜,迎接新一年!
人卫健康 2024-01-18
来做“新”腊八美食,养生腊八粥、腊八蒜、腊八豆腐、腊八面
大众医学杂志 2024-01-18
腊八,这2件事别忘了做
马上营养 2024-01-18
兔年(农历癸卯年)腊八饮食消费提示来了
中国消费者报 2024-01-13
腊八节:团坐朝阳同一啜
北京日报 2024-01-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