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两会特别策划|十年疏整促成就幸福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8 11:08

第一,紧紧抓住“牛鼻子”不放松,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第二,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高质量高标准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第三,以北京市级机关搬迁为契机,高质量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第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第五,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第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要着力解决百姓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

——摘自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十年来,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北京开展了两轮疏整促专项行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空间,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十年来,北京治理了大城市病,通过一系列扎扎实实的疏解整治行动,有效提升了人居环境,改善了城市面貌,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疏解和整治”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促提升”,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如今,违法违规小商铺不见了,道路明显拓宽了,居住环境更加亲近自然,便民服务配套应有尽有。人与水、人与景、人与路、人与圈、人与车……在北京,一幅“人与城市和谐共生,城市安全有序,居民生活安心舒心”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水与

水穿街巷打造江南水乡般美景

北京三面环山、水域众多。如何利用这些水系打造滨水空间,让市民可以更好地亲水休闲,是北京疏整促工作一直在持续探索的一个方向。2016年夏天,东城区启动了前门三里河绿化景观改造,遵照古三里河河道和周边院落平面走向,原汁原味还原了自然水系。昔日水声潺潺、芳草如茵、古朴素雅的三里河水景回来了。水穿街巷,庭院人家……如江南水乡般的美景,让人们在繁忙都市中找到了难得的清幽宁静。

南长河是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流淌着北京城的文化记忆。2022年,南长河沿线整治提升项目纳入疏整促专项行动重点区域综合整治任务。经过整治提升,一幅兼具历史感和文化魅力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为市民打造出一个蓝绿交织、古今交融的城市文化景观廊道。

在北京地图上,绵延20多公里的清河串联起颐和园、圆明园、“奥森”、温榆河湿地公园等北京多处知名景观。2020年,拥有近一半清河河道的海淀区启动了清河两岸整治提升计划,重点围绕7处节点“连珠成线”,填补绿色基底断点,为市民打造有地域特色的景观风貌。

景与

亮马滨水实现“人在画中游”

前门三里河、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等一批网红打卡地亮相,什刹海西海湿地6000米邻水步道全面贯通,北京“绿肺”——温榆河公园建成开园……十年来,通过一系列改造,北京不少地方实现了推门见绿,开窗见景,真正做到了人景交融。在如诗如画的城市环境中生活,人民的幸福感大大提升,北京疏整促的目标实现了。

2019年,亮马河景观廊道建设项目启动,工程坚持水质、环境与文化兼顾。2022年9月,亮马河实现从三环路至红领巾湖6公里旅游通航,泛舟河上,可游览二十四桥十八景,欣赏美轮美奂的光影秀和两岸旖旎的自然人文景观。2023年,沿岸景观绿化、夜景照明等工程全部完工,亮马河成为京城“亲水、近水、乐水”的高品质滨水开放空间。

亲水的同时,增绿也是北京一直着力改造的方向。通过连片式疏解、大尺度绿化,北京利用拆除违法建设和疏解非首都功能腾退出的空间,持续打造了“绿肺”——温榆河公园等一系列绿色景观,为市民营造出多个风景如画的休闲好去处。

车与

解决停车难问题百姓出行更便捷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老城的很多街巷都遇到了停车难、乱停车等问题。从2019年1月1日开始,东城区、西城区和通州区率先实施道路停车改革并实现电子收费。电子停车收费规范了停车秩序,也让“停车议价”成为历史。

一直以来,违规电动三四轮车引发的安全事故频频出现。2021年7月,《关于加强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管理的通告》出台,提出2024年1月1日起,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不得上路行驶,不得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停放。目前,政策已经正式实施。

从上面这些例子中不难看出,北京的疏整促工作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处理好人与水、人与景、人与路、人与圈、人与车五种关系。在此过程中,人民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幸福感日益提升。简而言之,十年疏整促成就了人民的幸福路。

与路

慢行系统让人车出行更安全

机动车混行一直是影响道路通行效率和群众安全的顽疾。2017年,北京开始对朝阳路、朝阳北路等二环至四环联络线慢行系统进行集中整治。截止到2023年,全市共完成300公里步道自行车系统治理,通过增加机非隔离带、设置阻车桩等措施,方便了骑车人、行人的自由穿行。

CBD和回龙观地区2个慢行示范街区的打造,是北京慢行系统改造工程结出的硕果。CBD慢行示范街区涉及光华路、金桐东路、金桐西路、景华街、景华南街、景华北街及兆丰街7条道路,通过强化路侧停车治理、重塑道路路权分配、精简隔离设施、强化慢行空间、增设慢行引导标志等措施,全路网慢行系统的安全性得到整体提升,通达性和舒适性大大提高。

回龙观慢行示范区以回龙观至上地的自行车专用路为引领,优化自行车专用路与周边路网的节点衔接。这条网红的自行车专用道始于昌平区回龙观,终点在海淀区西二旗,2019年开通运营后,实现了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彻底分离,为回天居民打造了优良的骑行环境。

与圈

便民生活圈让居民收获幸福感

买菜、健身、看病拿药、小修小补……步行15分钟范围内,就能满足各种生活服务需求,这样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正在北京遍地开花。自2017年以来,北京疏整促专项行动围绕市民消费、出行、居住等实际生活需要,全力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实现了城与人彼此交融、相互成就,圈出了老百姓的幸福感。据市商务局统计,2023年北京已基本建成300多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按照目标,2025年,全市将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

青笋鸡片、粉条烧肉、虾仁蒸蛋、豆皮快菜、蒸南瓜、米饭、馒头……2024年元旦,在朝阳区东湖街道新增的“老年餐桌”——惠兰医院食堂,出餐区域摆满了各式菜肴和主食,色、香、味俱全,22元/份的价格也很亲民。这里距离周边的望京花园社区和望京花园东社区仅400米远,食堂内设置了“老年餐桌”专区,周一至周日的11:40-12:30,老年人持养老助残卡就可以到此与医院职工错时用餐。

在北京,类似这样的“老年餐桌”正越来越多。“老年餐桌”“长者食堂”“父母友好餐厅”……针对全社会关注的养老问题,北京采用多种形式发展老年餐桌,解决老年人吃饭的后顾之忧。自2022年以来,北京累计建成养老助餐点1770家,覆盖4980个城乡社区、258万余人。未来,北京还将搭建全市统一养老助餐供需对接平台,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制餐助餐相配套,市场化、可持续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

记者观察

北京十年“疏非”历程回顾

从“打通最后一公里”到“打通最后100米”;从疏解非首都功能到活化利用腾退空间、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从接手“烫山芋”到敢啃“硬骨头”,将重点难点问题件件落实……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北京疏整促历程后发现,十年疏整促可以说推进年年有实效,面貌年年有变化。一条清晰的城市治理变革路径呈现在市民眼前。在全面进入“十四五”规划新发展阶段的当下,北京的疏整促也在提档升级,聚焦“首都功能、人居环境、城市品质、群众获得感”再次踏上新征程。

回眸十年疏整促,2014年至2016年是全面启动年,三年来,全市盘整存量、摸底数,有序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2017年是系统推动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2017—2020年)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这一年,拆除违法建设、占道经营、无证无照经营、治理“开墙打洞”的新闻频频见诸各大媒体,为疏整促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这一年,核心区内,有着“小簋街”之称的北新桥三条胡同迎来了综合整治,集中封堵违规开墙打洞达到100余处;北京市单体面积最大的违建——天景公寓A、B座,共计4488平方米违法建设拆除;故宫周边大街的违建也迎来清零。这些被拆违腾退后的空间并未闲置,被加以再利用后,还“绿”于民,还“便利”于民。

2018年是纵深推进年。这一年,区域性专业市场疏解、医疗资源疏解等取得重要进展。据报道,大红门服装商贸城三期、玉泉营建材市场灯饰城、金五星商业百货城、官园商品批发市场等一批市场关停。天坛医院实现整体搬迁。这一年,首轮“回天计划”实施,公共服务提升、交通治理、市政基础设施完善等三大攻坚工程和大型居住区治理示范全面启动,回天地区开启蝶变重生。

2019年是加力攻坚年。这一年,原“动批”区域被规划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核心区。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金融科技“国家队”“独角兽”“生力军”企业落地的重要载体。这一年,用好疏解腾退空间、推进街区更新、建好各类便民店、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也纷纷提上日程。据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民意调查显示,这一年,94.1%的受访居民对疏整促工作表示满意,总体满意度连续三年持续提升,八成以上受访居民认为城市风貌、城市秩序和卫生状况方面有改善。

2020年是行动检验年。这一年,第一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圆满收官,北京城市人居环境品质显著提升。这一年,“回天有我”“小巷管家”等一批群众治理品牌向纵深发展,增进了政民互动互信。党建引领、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多元参与的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加快形成。

2021年至今是品质提升年,三年来,在“十四五”规划新发展阶段,北京的疏整促专项行动踏上新征程。新一轮专项行动以《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为纲领,聚焦“首都功能、人居环境、城市品质、群众获得感”四大目标,细化提升任务清单、总结经验,固化疏整促工作成效,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长效机制的形成。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赵婷婷 刘洋 李佳 解丽 王斌 蒲长廷 蒋若静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黄亮 袁艺 魏彤 黑建军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30项任务全面启动!2024年海淀“疏整促”要干这些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2024-03-09
十年老百姓身边对比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记者观察 | 北京十年“疏非”历程回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十年疏整促成就幸福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记者观察 | 疏整促:实践中的破与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十年疏整促探索治理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记者观察 | 十年疏整促,善作善成是贯穿始终的主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十年疏整促通向发展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