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风光技术展望》报告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1 20:48

在“双碳”目标下,发展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是实现低碳发展承诺、能源结构转型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实现“零碳”电力系统的“主力军”。近日,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发布《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风光技术展望》报告,探讨了风光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未来路径。报告指出,中国未来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以倍增式发展,2060年风电与光伏装机量将达到2020年风光总装机量的10倍以上。

WechatIMG77382.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在致辞中表示,气候危机的加剧使各国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需求更加迫切。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一直在组织专家系统梳理和研究碳中和领域交叉融合创新的关键问题,为推动“双碳”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总体架构和基础支撑。此次发布的报告是《中国碳中和技术路线展望》系列报告的第一份,后续将陆续发布新型电力系统、零碳货运、零碳工业技术等不同领域的技术路线展望报告,构建交流对话平台,推动相关领域合作,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WechatIMG77383.jpg

贺克斌院士指出,随着风、光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大规模开发,风、光发电全产业链在技术、成本、安全供应、生态效益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构建技术先进、成本低廉、安全稳定、生态友好的风光发电技术体系,来引领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风光技术展望》报告站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节点,提出了风、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识别风、光发电开发的内在优势与产业新机遇、新业态,为我国未来电力系统的绿色与低碳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与科学建议。报告指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中国未来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以倍增式发展。在碳中和目标下,2060年我国的风电与光伏装机量将达到2020年风光总装机量的10倍以上,且随着风光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发电效率的提升,2060年的风光发电量将达到2020年风光发电量的13倍以上。预计到2030、2035、2040、2050和2060年,风电和光伏的装机总量将分别达到所有电源总装机规模的45%、55%、65%、75%和83%。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下的风光发电装机目标,报告提出分阶段的政策建议,其中2024至2030年间被认为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时期,也是电力结构改革的关键时期。预计到2030年我国风光总装机容量有望达到2200-2400吉瓦,2060年达到5496-7662吉瓦。

根据各地区的风光资源禀赋和现有能源装机特征,报告提出建议: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陆上风电;尽管华东与南方地区陆上风能资源较弱,但海上风电资源充足,因此应重点发展海上风电;华北与西北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辐射资源,应着重推动集中式光伏发电的发展;虽然华东、华中和南方地区太阳能辐射资源相对较弱,但考虑到大量的电力供应需求,应基于工业及商业建筑面积,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高艳

相关阅读
两会声音 |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用好“双碳”风向标提前布局产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6
风光大基地管建还要管配
经济日报 2023-05-14
历史时刻!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首次超越煤电
上海证券报 2023-02-15
白春礼:核能是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不可或缺的低碳能源
证券时报网 2022-12-18
今夏电力迎峰保供打响 “水火风光核”齐上阵
证券日报 2022-07-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