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问话虫界 十一晋元初二学生广西大明山探寻昆虫足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5 16:20

昆虫对人类的吸引,不仅来自于它“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还有它形态各异的“身姿”和五光十色的“外衣”,也可能只是因为,在一个寻常的夏季傍晚,伴随微风而来的咕咕虫鸣闯进了少年的耳朵。

因着对昆虫的热爱,2023年9月,北京十一晋元中学初二学生刘国良提出“增加一条研学路线,去广袤的山林中探寻昆虫足迹”的想法。接收到这一需求后,初二生地组的老师们就紧锣密鼓地筹划了起来。

11月中旬,19名晋元中学的少年们从北京出发,不惜跨越千里来到广西大明山,切身实地的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在繁复的生物多样性中,近距离观察不同昆虫的结构特点和独特的生存习性。

图片1.jpg

从喧嚣熙攘的城市,到静谧无人的山林;从紧张繁忙的学业,到愉悦身心的户外课堂。一处名胜之地,一支求知若渴的队伍,一次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一卷热爱与梦想交汇的篇章正徐徐展开。

在五天的研学过程中,伴随着核心问题“昆虫有哪些结构和功能来适应生活环境”,各式精彩的活动纷至沓来。

实地考察广西昆虫的生活环境

第一天是“手捕”活动。有的同学拿着地质锤,东敲敲西敲敲;大多数同学则是“单枪匹马”。在学生们高强度“地毯式”搜寻下,昆虫盒里多了浑身青绿的优美“杀手”——螳螂、昆虫界的“歌星”——蟋蟀、伪装大师与最佳影帝——竹节虫,还有形形色色的空中舞蹈家——蝴蝶。满载而归的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考察的趣味。

图片3.jpg

感知大明山昆虫多样性

第二天是室内专家课程。捕食者蟹蛛将自己藏于花朵中,在蝴蝶取食时,乘其不备将其麻痹;为了不被天敌发现,竹节虫将自己完美地隐藏在枯树枝上;芝麻大小的蚂蚁,可以举起相当于自身体重400倍的物体……通过专家课程的讲解,同学们学到了许多平时了解不到的昆虫知识,增加了对昆虫的了解。

图片10.jpg

听过专家讲解后,当晚同学们就跑到户外安装了红外相机,并在次日清晨得到了意外收获——两只正在觅食的野生白鹇。同学们纷纷为其洁白的羽翼、飘逸的长尾和头上的朱红感到惊叹,对后面几天的研学内容更加跃跃欲试。

探究大明山昆虫生活习性

第三天是“灯诱”活动。学生们把黑光灯安置在一栋废弃的老房子里,明亮却不刺眼的灯光吸引着无数趋光性昆虫前赴后继,尤其是鳞翅目的飞蛾,星星点点的鳞粉在灯光下格外显眼。它们这种不计后果、孤注一掷的精神令学生们大受震撼,不仅对昆虫的趋光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也让学生们在未来求知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勇往直前。

图片18.jpg

探究大明山昆虫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第四天是“微距摄影”活动。学生们把手机带上镜片,在高倍镜下看到了凶残的捕食——圆蛛和蝗虫的较量、优美的栖息——毛毛虫与山茶花共舞、美丽中的危险——躲藏在雏菊背后的螳螂、力量的宣言——锹甲挥舞着巨钳……有的同学突发奇思,将两个镜片叠加起来,看到了昆虫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蜘蛛腿上的纤毛、蝗虫的口器。有学生感慨:“对昆虫来说,我们是居高临下的庞然大物。这么看来,我们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尘埃。”

图片21.jpg

第五天学生们参观了标本馆。不仅有色彩斑斓的蛾蝶等熟悉的昆虫朋友们,还有神情各异的猿猴、鸟类等,学生们看的眼花缭乱。尽管是由于难以治愈的疾病才被迫做成标本,但能让这些即将逝去的生命得以定格,对学生来说也是对生命延续的另一种认知。

最后一天上午的“闭营仪式”,小博物学家们纷纷进行了总结发言。无论是对昆虫拟态的研究、对节肢动物运动与繁衍的钻探、对昆虫趋光性的考察,还是对大明山昆虫丰富程度的推论,无一不体现了同学们对昆虫极高的探究与深思程度。

图片24.jpg

在此次研学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说是收获颇丰。发起人刘国良同学坦言,这次行程非常有意义。“这几天,我们虽然时间紧促,却回味无穷。我看到了崇山峻岭、潺潺流水、苍树劲松、草错枝横、奇虫异物,遍地横生。奇也,异也。我学了书知,践了实知,验了隐居之乐,童稚之乐。”

参与者周宇炫同学表示,活动中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这次研学,学中有研,研中有游,真是十分丰富。这五天里,我们布置红外摄像机,一起野外徒步,在夜探时观星……我会永远将这次奇妙的旅程留存在记忆中的!”

校方表示,此次研学以昆虫为契机,初步实现了从“游”到“研”的进阶,突破了以往只“游”不“研”的困境。学生带着真实的问题去发现、去思考,在现实环境中学会自主探究与总结,才是研究性学习的真正目的。

通讯员/张朔宁 单明宇 李静怡 梁敏 颜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彭小菲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近900万人在线在老山“夏听虫鸣” 跟着科普博主在神奇的昆虫世界“开盲盒”
扬子晚报 2024-07-02
“青春北京大讲坛”开讲 科普作家孙锴讲述奇妙的昆虫世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7
人物| 真的见识,让人眼里有光 动物学博士陈睿新书《昆虫历史博物馆》面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31
人物| 真的见识,让人眼里有光 动物学博士陈睿新书《昆虫历史博物馆》面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31
石景山科技馆联手中小学校 共享优质科普教育资源
北京石景山官方发布 2023-11-10
扎根海岛20年,青年科学家接力“追虫”保粮记
新华社 2023-06-30
广西大明山首次监测到两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林麝同行影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4-23
辞掉国际学校校长出国留学:50岁的贾叔,完全可以改名叫“真赢”
扬子晚报 2023-03-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