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艺”起归来|展览,越来越“好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30 12:57

2022年底,北京被媒体评为最具“艺术氛围”的城市,其中“艺术展购票人数”、“观展人数”成为衡量这一指标的重点。经过一年,在美术馆、策展人、观众们的共同努力下,最具“艺术氛围”的北京,在展览方面有哪些新变化?观众有哪些新拓展?让我们在2023年末,一同来梳理一下。

外地游客来北京,爱“探”展

大麦联合抖音艺术发布的《2022国内展览年终观察》显示,从观展人群来看,女性用户占比达68%,除艺术展外,潮流网红展、ACG展会、市场集市等也深受女性用户喜爱;在年龄分布上,26至30岁是最爱看展的年龄段,用户占比达23.49%,其次为21至25岁(19.44%)和31至35岁(16.34%)。

微信图片_20231230124932.jpg

2023年,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以家庭为单位的看展人群逐渐拓展。策展人刚强告诉记者:“随着中小学美育教育深化,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在周末带着孩子们走进美术馆,感受美。特别是在周末、长假、寒暑假期,家庭观众成为美术馆最主要的客流之一。”

同时,随着北京文旅行业的复苏,来北京看大展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精品展,例如“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马蒂斯的马蒂斯”“伊夫·克莱因:超越时空”“2023中央美院毕业季·本科、研究生毕业展”等年度大展,都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来北京打卡、探展。

展览增加互动新体验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观众回归美术馆,“互动展”变得更为流行,与观众“玩在一起”成为今年美术展一大看点。今年儿童节前夕,UCCA Lab北京艺术空间为小朋友们带来一次“能玩”的展览,《比得兔的世界:永恒的冒险绘本艺术展》在部分章节中,融入观众可以参与的“DIY花圃”“捉迷藏”“解救比得兔”“花盆工坊”等多项互动和手工体验项目,孩子们在学习关于动植物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动手能力。

微信图片_202312301249323.jpg

该展受到很多家庭观众的喜爱,展览期间成为798园区不可错过的“遛娃大展”。曾带着四岁的女儿看过该展的王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从小女儿受到绘本文化的熏陶,对《比得兔的故事》非常熟悉,这次能够走进童话故事,让女儿真正感受作者和故事场景,孩子玩的特别开心。这样创意新颖的美术展让我们眼前一亮。”

不仅UCCA Lab选择探索“互动展”这一新课题,国家图书馆中的国家典籍博物馆也选择为观众带来“好看又好玩”的《福尔摩斯大型沉浸式主题展》,观众可以在现场体验多款互动游戏,例如通过模糊照片认真凶、通过侦探笔记找到案件线索等等。

越来越好玩的美术展,也让更多观众愿意在闲暇时间走进美术馆。资深美术策展人王宁表示:“美术馆策展初期就与沉浸式演艺等的跨界融合,打破了传统美术馆展陈的模式与边界。美术馆其实在寻求自我更新。更具互动性的新体验,能让观众更加愿意走进美术馆,为百姓的文化消费体验带来更多惊喜,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微信图片_202312301249321.jpg

跨界整新活,美术馆里“玩”音乐

今年,teamLab无相艺术空间分别与中国交响乐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合作,在光影如画的美术馆开起了音乐会,不仅将弦乐、竖琴、马林巴等西洋乐器搬进美术馆,还将二胡、古琴、中阮等国乐、华服与其自身的动画效果相融合,让观众对美的感受从视觉升级为视听一体。这样的跨界演出,拉满了现场氛围感,延伸了艺术的边界。

“能在博物馆里听音乐会,真的很享受。”观众张女士说,一站式体验网红展览和音乐会让她感到不虚此行。此前亲临过这场特殊音乐会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在美术馆听音乐会还是第一次,沉浸式观展互动活动令美术馆之美更加丰盛,teamLab无相艺术空间本来就美轮美奂,如今加入听觉艺术之美,更有流动感。”

微信图片_20231230125442.jpg

美术馆能装下一幅幅画作,也可以装下更多艺术形式。“跨界”音乐会并非teamLab无相艺术空间的独创。今年遇见博物馆就携手中国交响乐团,开展“遇见博物馆·邂逅古典音乐”系列项目合作,共同研发并为大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艺术产品。“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都举办过音乐节、博物馆奇妙夜等跨界活动,充分释放了博物馆作为文化空间的想象力。”遇见博物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春辰表示。相信未来,美术馆的跨界合作不仅是音乐,还将与文学、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焕发出更多新色彩。

微信图片_202312301249324.jpg

数字技术让文物“活化”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艺术与科技也在不断融合。越来越多的美术馆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布展,不仅让观众更加便捷地了解文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文物的数字化展示和虚拟展示,这也让数字技术成为助力“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手段。

年末,北京遇见博物馆就以《遇见古蜀: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艺术展》作为收官大展。该展览以沉浸和互动体验为特色,特别设置了体感交互环节,观众通过定点识别后可以生成自己的古蜀人体态镜像,随着身体摆动,对应的古蜀人也随之舞动,仿佛现代人与古蜀人跨越时空地交流。这些“无文物”的沉浸式展览除了用灯光点缀空间,多以数字技术营造身临其境之感。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文物,既保护了文物,也优化了观众游览体验。观众在观展时,还可与主题板块内容进行互动。

对于数字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执行馆长、原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指出,把数字技术以及新的科技手段运用到传统文物的展览中,这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未来光影艺术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是展现这些看不见的文物细节,也要通过数字技术把文物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

而在艺术学博士、上海美术馆策展人项苙苹看来,数字技术会给未来的艺术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能把我们所不可能亲历的历史场景和神话传说,或者在现实当中看不到的东西,用生动的、沉浸式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体验是非常神奇的。

微信图片_202312301249322.jpg

微盘点

1、最具价值展: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特展

今年,最具价值的美术展将推荐“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囊括“致敬经典”“墨韵文脉”“塔高水长”“美美与共”四大主题展览,集中展现了中国美术馆收藏的近600件经典美术作品,可谓是名家荟萃、流光溢彩。

经典之作,总是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观众可以在苏轼的《潇湘竹石图》中感受文人的翰墨情怀与丹青雅致;在刘海粟的《黄山云海》中体味光色斑斓与气象万千;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潘天寿等中国艺术大家的经典之作悉数亮相;也不乏巴勃罗·毕加索的油画、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以及安塞尔·亚当斯的摄影等国外艺术名家名作。

占据美术馆一层三个展厅的“致敬经典”主题展览上,总能看到人们热议的身影。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不但呈现了中国美术馆60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收藏与捐赠,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美术事业的蓬勃发展与国际美术交流的丰硕成果。

2、最具跨界精神策展人:谭卓

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联合演员、艺术家谭卓发起的北影节全新亮点单元“艺术创新单元”、首届大师影像展《幻想的诗学》于4月20日在北京UCCA Lab向公众免费开放。

这是一场电影与艺术跨界展览,北影节也通过此次艺术创新单元的设计,实现中国电影从业者、爱好者与世界顶级艺术大师对话,形成零距离的交流和互动,打开“电影+”的全新成长空间与艺术文化价值落地。

该项目的发起人和参与策展工作的演员谭卓成为该展顺利落地的关键元素,去研究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东西,是做艺术的过程中让谭卓非常有兴趣的事情:“对于创新,我觉得就是需要勇气和简单。”

在跨界的路上谭卓一直在探索。去年年底,谭卓在北京首届艺术双年展展出了数字影像装置《启示录》:“我认为它是一个时代的纵轴,这个时代无论艺术界还是电影界都热衷于谈论元宇宙如何落地,我在这种思考中产生了这个作品。”谭卓说。

3、最能“折腾”的美术展:马蒂斯的马蒂斯

马蒂斯的马蒂斯是今年的年度大展,同时也是今年最能“折腾”的展览。本次展览从位于法国勒卡托-康布雷齐的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馆藏,精选马蒂斯280余件艺术作品,类型涵盖油画、雕塑、素描、纸上墨水、版画、剪纸、书籍插画、织物等,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艺术家马蒂斯。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馆长帕特里斯·德帕尔普说:“所以几乎是全部藏品都可以来中国,选择作品的余地是非常大的。”不仅北京的观众看到了该展,下半年上海的观众也一饱眼福。

4、最北京的美术展: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

提到双年展,最负盛名的就是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至今已经举行了近60届,堪称艺术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今年,北京也有了自己的双年展,“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于年初举办。

本次展览以“共生”为主题,呈现了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位艺术家的390多件作品。从中外艺术名家作品中感受当代艺术与其他领域的对话,借助数字技术一览昔日云冈石窟的壮美,漫步在百岁画家戴泽笔下的北京风景……呈现出艺术多彩的北京。

本届双年展的展览形式也很有特点,展览采用了“1+2+3”的模式,即:一个主会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两个分会场(北京友谊商店、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三种展览形式(主题展、平行展、卫星展),体现了北京的多元化。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 交流互鉴 北京绘出“博物馆之城”的美美与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8
“2123考古:一百年前美术馆的一百件事物”虚拟展览带来全新观感
中国新闻网 2023-12-28
毕加索、塞尚、马蒂斯……这场展览,可以称作一部现代主义“老友记”
将行 2023-11-26
毕加索等六位现代艺术巨匠作品齐聚 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馆藏展北京开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4
看展 | “现代主义漫步: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馆藏展”于北京 UCCA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