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四季中国丨港背村这一年
新华社 2023-12-28 12:00

江西省靖安县璪都镇港背村地处九岭山下,山林连绵,河水清澈,风景宜人。几十年前,村民靠山吃山,那时的港背村是有名的“万元村”。二十世纪90年代,港背村人响应封山育林政策,开始另谋生计。游客在港背村游玩(12月22日摄)。

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村里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包希孟(右二)和同事一起讨论村里的旅游规划方案(12月22日摄)。

港背村青年包希孟大学毕业后在外创业多年,掘得了人生第一桶金,但家乡的山山水水一直让他魂牵梦绕。刘煌平在游客服务中心向游客介绍村里的农产品(12月22日摄)。

2020年,包希孟回到家乡,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他修古建、建民宿、搞开发,引进竹筏漂流、观光采摘、农耕体验、森林研学等多种旅游业态,致力于将凋敝的港背村建设成新田园生态度假小镇,带动村民们通过乡村旅游共同致富。 村民吴竹华(右)和妻子在准备游客订购的腐乳(12月22日摄)。

经过3年筹备,港背村玛瑙岩森林小镇终于在今年8月对外试营业。游客的到来,令僻静的小山村顿时热闹起来。村民吴竹华在打扫自家新装修的民宿房间(12月22日摄)。

不到半年,小小的港背村已接待了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广西等地的游客7万多人次。旅游产业为当地村民及脱贫户提供了130多个就业岗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50万元。村民陈金娥在晒腊肉(12月22日摄)。

冬日的港背村依旧群山苍翠, 河水潺潺。小河边的老房子传来施工的声音,村民正在把包家祠堂改建成一个餐饮中心。包希孟在巡查村里的游步道(12月22日摄)。

在游客服务中心,村民刘煌平正在给游客介绍港背村的百花蜜。“以往蜂蜜每斤30元都卖不动,今年60元一斤都不够卖的,以前是不敢养,现在是不够卖。”刘煌平今年打工和卖蜂蜜收入14万元。包希孟(右)和村党支部书记吴竹林商讨包家祠堂的改建计划(12月22日摄)。

做餐饮农家乐的村民吴竹华已经把自家二楼的空房装修成了民宿。吴竹华和妻子商量明年再提高民宿档次,让更多游客“留得住”。村民在修缮改建港背村的包家祠堂(12月22日摄)。

玛瑙岩森林小镇的旅游开发引流,让许多村民尝到了甜头,更多村民想参与进来。2023年,港背村成立了返乡创业联合会,过年后将有10多个在外经商或打工的村民回来投资建设家乡。冬日港背村(无人机照片,12月22摄)。

“森林木屋项目开业,直播带货平台入驻,冷水鱼养殖上马。”包希孟一边收拾新建的森林木屋,一边盘算着港背村来年的发展规划,“如今,有好的政策导向,港背天天在变,小时候身边的青山绿水都是沉睡的资源,山水‘活’起来,家乡才能‘火’起来。”冬日暖阳照在包希孟的脸上,也照进了港背人的心里。刘煌平(左)查看包家祠堂的施工进度(12月22日摄)。

包希孟(右)和刘煌平在打扫新建的森林木屋(12月22日摄)。

冬日港背村(无人机照片,12月22摄)。

游客在港背村河边游玩(12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编辑/胡克青

相关阅读
四季中国丨春到长城:山花烂漫山河美
新华社 2024-04-22
四季中国丨大漠治沙人的春天
新华社 2024-04-15
四季中国|春到余村 茶园吐新
新华社 2024-04-11
生活|愿新的一年,三餐四季,温暖有趣
儒风大家 2024-01-12
四季中国丨港背村这一年
新华社 2023-12-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