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万亿元国债资金使用要筑起“防火墙”
经济日报 2023-12-25 10:00
增发1万亿元国债开始落地。近日,增发国债第一批项目清单下达,其中包含了近2900个项目。根据已确定项目,财政部下达了第一批国债资金预算2379亿元。规模庞大的资金“奔赴”各地,能否安全、规范、高效使用成为焦点问题。

这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是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着眼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将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被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这个安排与2020年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有所不同,当时资金全部由地方使用,利息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本金由中央财政偿还3000亿元,地方财政偿还7000亿元。这也意味着,与上次地方需要偿还一部分本金不同,这次1万亿元国债资金使用,地方在本金和利息方面都没有偿还压力,体现了中央支持力度的加大。

地方只负责用、不负责还,能否“放手”使用这些资金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从以往对包括转移支付在内的财政资金使用检查情况看,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违法违规行为屡见不鲜。这次增发国债事关重大,对资金的使用更要筑起“防火墙”、戴上“紧箍咒”。特别是当前收支矛盾较为突出,要防止少数人把国债资金视为“唐僧肉”而动起歪脑筋。加之项目数量多、资金规模大,任务落实的时间又比较紧,安全规范管理问题不容忽视。

落地要确保专款专用。这次国债资金明确按照特别国债管理,也就是具有特定的用途,即专项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具体包括灾后恢复重建、骨干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这些建设聚焦灾后重建家园,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部署,国债资金全部按项目管理,“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每一分钱都应该用在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刀刃上,方能真正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

监管要敢于动真碰硬。国债落地涉及部门、单位较多,而且项目资金分配下达、拨付、使用等环节复杂,监管起来难度不小。国债资金监管要加强部门协同,紧跟资金、项目走,既要盯住线上的资金流向,也要加强核查现场的项目情况。资金使用和工程建设关系国计民生,对虚报冒领、骗取套取财政资金,随意改变用途,“搭车建设”无关项目,违规搞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建设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从严从重查处、问责。

花钱要力争取得最大效益。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关系重大,在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中央财政大力度安排资金支持地方,每一分钱更显弥足珍贵,必须用在实处、花出效益。一方面,做好资金拨付工作,尽快将资金落实到对应项目上,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争取使项目早日落地见效。另一方面,紧盯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避免低效无效支出,真正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

万亿元国债资金不是“唐僧肉”,而是人民群众的“保命钱”。只有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才能让受灾地区早日重建美好家园,有效补齐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短板,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增发国债事关重大,对资金的使用更要筑起“防火墙”、戴上“紧箍咒”。落地要确保专款专用,监管要敢于动真碰硬,花钱要力争取得最大效益。要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才能让受灾地区早日重建美好家园。

文/曾金华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国家发改委:增发国债项目开工率达72%,剩余力争6月底前全部开工
澎湃新闻 2024-05-19
国家发改委:1万亿增发国债资金已全部落实到1.5万个具体项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1
国家发改委:2023年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全部下达完毕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4-02-07
践行金融使命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服务万亿增发国债资金落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7
万亿增发国债进展 债已发完、资金下拨大部分、实物量形成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12-27
增发国债首批资金预算2379亿已下达,有关部门谈如何分配
新华社 2023-12-18
今年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 首批国债资金预算2379亿元已下达
央视新闻 2023-12-18
今年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 首批国债资金预算2379亿元已下达
​央视新闻 2023-12-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