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22%以上海面被浮冰覆盖 辽东湾海冰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2-22 22:55

受强冷空气持续影响,渤海辽东湾海冰在近期迅速发展,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信息综合分析显示,昨天(21日),辽东湾海冰突破有卫星逐日观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极值。

辽东湾海冰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总台记者季熠非:在辽宁省营口市的营口港,这里是目前辽东海冰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今天当地的室外最低温度达到-18℃,同时在海边伴随着6~7级的阵风,感觉非常寒冷。辽宁省气象局已连续7天发布低温蓝色预警,辽东湾的海冰也在这样持续多日的寒潮中迅速发展。

总台记者季熠非:来看这块图板,这是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提供的最新卫星遥感解译图,阴影部分是目前辽东湾海冰的分布范围,面积达到了6955平方公里,比昨天又增加了800多平方公里,现在浮冰距离海岸的最大外缘线达到35海里,辽东湾22%以上的海面被浮冰覆盖,这也突破了自2001年有卫星逐日海冰观测记录以来12月历史同期的极值!同时,我们还注意到除了冰情最重的辽东湾,在渤海湾、黄海北部、莱州湾等沿岸海域,也出现了部分少量的海冰。

总台记者季熠非:营口港作为辽东湾内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是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粮食向南方运输的北粮南运中心枢纽港口。今年前11个月,营口港的粮食海上运输总量已经接近了3000万吨,而12月正是今年东北秋收的新粮向南方运输的高峰期。玉米、水稻和大豆是目前营口港装载运输的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它们从东北地区各个粮食主产区,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输集结到营口港上船,主要运往华东和华南地区的各个省市。

总台记者季熠非:现在我所在的位置就是营口港的粮食码头,港池的南北两侧的两艘粮食船正在进行装载作业,它们通过门机和传输机,向船舱内装载玉米。在船头、船尾甚至缆绳上,我们都能看到结满了大大小小的冰柱。尽管天气非常寒冷,但装船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却是非常高效,一个小时就可以装200吨金灿灿的玉米,而且港口还为传输装载设备在关键部位增添了加温装置,来保证粮食装船的效率。这艘船在装上2万吨以上的玉米后,将运往广西的北海和钦州两个目的港。而护送它们进出港的,就是这边我们看到的带有破冰能力的海巡船及十余艘大马力破冰拖轮。

总台记者季熠非:针对海冰情况,海事部门提前启动冰期联防机制,与港口、航标部门加强冰情信息共享,及时向辖区船舶发布冰情参考指南,在航道、锚地途中更换成了醒目的橙色冬季冰标。港口优先保证担负粮食、电煤等重要民生物资运输任务的船舶航行作业,由海巡船和拖轮破冰护航,协助船舶安全高效进出港。 未来两天辽东湾海冰还将进一步发展,我们会持续关注海冰对生产生活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开启进口绿色通道 保障天然气储备

受持续寒潮天气影响,近期多地降雪降温,生产生活能源需求显著提升,在我国天然气进口的主要海运城市之一:辽宁大连,海关、能源、港口等部门、企业协同发力,确保迎峰度冬能源储备。

近日,一艘装载着7.2万吨进口液化天然气的运输船,缓缓停靠在国家管网大连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专用码头,这是进入今年冬季保供期以来,抵达这里的第4艘进口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为实现寒潮天气期间的快速保供,当地海关成立工作专班,开启绿色通道,从船舶停靠到液化天然气通关放行,仅用时1小时。

大连海关所属北良港海关副关长张勇:随着寒潮天气的持续,我们增加人手,实施三班倒制度,向进口企业提供24小时预约通关和查验服务,全流程跟踪通关状态,保证进口天然气货物通关“零等待”。

随后,7.2万吨液化天然气用时13个小时,顺利输送至码头的储罐内。目前,大连液化天然气接收站3座储罐的罐存总量,可满足约300万户家庭采暖3个月的用气需求。

国家管网大连LNG公司生产运行部副经理张震:在寒潮期间,只要有应急保供需求,在接到上级指令下,我们能快速响应、随时启动生产气化外输设备,满足应急供气需求。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坐船出海也能刷视频 我国首次实现5G网络海上规模化连续覆盖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6
南极磷虾分布在哪儿?资源量如何?看我国科研人员“听声”辨位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01
悠然晒太阳、畅游觅美食 来辽东湾围观斑海豹的休闲生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16
辽东湾蓝色警报六连发 浮冰覆盖近半海面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28
辽东湾近一半海面被海冰覆盖 冰情较常年同期略偏重
中国新闻网 2024-01-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