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布达拉宫近40年零火灾是怎么做到的
中国青年报 2023-12-13 14:08

只有极少人进入过午夜时分的拉萨布达拉宫——事实上,每天只有6个人能在那里过夜。当宫门上过锁,两个小组会留在门后,守在这层层叠叠、迷宫一样的宏大建筑群里。他们3人一组,分别在金顶和西大殿。

6人中包括布达拉宫管理处3名工作人员、一名僧人和两名年轻的消防员。他们各司其职,但总体职责,可用1899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在此处颁布的一份通告来说明。那份通告多次提及了防火和防盗事项,要求各殿的香灯师从早晨开门起“坐守到天黑”,要“昼夜监视,时刻警惕”。

120多年后,肩负监视责任的这些人员,值夜时就睡在布达拉宫的制高点金顶和最大的一间殿堂。西大殿是五世达赖喇嘛的享堂。他们守着3个多世纪前清朝皇帝所赐“达赖喇嘛”的封号,在康熙皇帝赠送的幔帐旁边、乾隆皇帝御笔题词的牌匾之下,在那776.2平方米的空旷殿堂里,铺下垫子席地而卧。身边不远就是密集镶嵌着各色珠宝的8座金质灵塔——历史上8位达赖喇嘛的遗体存放之所。

38岁的布达拉宫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雷东可以熟练地说出那24个汉字组成的御赐封号。17世纪,清朝顺治皇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此后,历世“达赖喇嘛”都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西大殿的一些珍贵壁画就描绘了五世达赖进京觐见皇帝的经过。

因此,在每一个夜晚,这些人所守护的,就包括中央政府与西藏之间关系的一些证物。

雷东说,每一名在布达拉宫工作的消防员,首先都要从了解它的文化开始,知道自己“用心守护”的是什么;然后,他们要花时间去熟悉布达拉宫内部的路线,直到知道从什么位置、经过哪条通道能够最快到达哪个殿堂。新人对布达拉宫的初步认识通常需要两周以上时间。

在西大殿里过夜,冬季尤为难熬。依山而建、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布达拉宫是没有取暖设施的,并且,出于防火的考虑,闭宫以后,除了值班区域和僧舍区域,所有房间都会断电。

夜间的布达拉宫殿堂里不存在长明灯,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明火。每天的最后一名游客离宫后,傍晚,会由另一支混编的队伍首先履行“查库”程序:其中,文物管理人员查看那些珍贵的文物是否安好,消防员则要将手伸到每一个香炉里,检查香灰是否仍有余温,确认酥油池的每一根灯芯都已熄灭并被收入了灯芯桶里。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据雷东解释,从防火和灭火的角度来看,夜间的西大殿是一个“快速反应点”。克服黑暗和严寒在布达拉宫过夜的夜间小组,有助于实现内外接应和快速反应。

布达拉宫主体由“红宫”和“白宫”组成,白宫东门外是半山腰上的德央夏广场,游客平时由此处排队进殿。两个消防班的人马则长期住在广场四周清朝留下的房舍里,他们属于部署在殿外的“前置备勤”力量;后方则是山脚下的大队驻地——布达拉宫附属建筑“雪城”区域的一处院落。

山上山下,不同点位,目前共有47名消防员保护着布达拉宫。他们的平均年龄是27岁,最年轻的出生于2002年,藏族消防员和汉族消防员大致各占一半。

在一处举世闻名的古代宫殿里做消防员,32岁的大队团支部书记、布达拉宫消防站副站长缑旭飞这样形容这份工作的压力:来到布达拉宫,“每天都是提心吊胆”。

他常年带队住在德央夏区域。根据消防员们描述,那里夜间会有老鼠出没,有些队员曾被咬伤。不过,对他们来说,真正的挑战永远与火有关。

雷东说,在布达拉宫会养成一些职业习惯,比如,“我们的鼻子经常就要闻一闻有没有浓烟的味道”。在一些特殊天气,围墙上探照灯的光线远看像是弥漫着一层烟雾,他们需要立即派人去检查。这种警觉是长年累月养成的。

他表示,很难说一年里哪些日子会更加紧张或者松弛。“每一天都是紧张的,因为布达拉宫不能出任何事情。”

布达拉宫消防救援大队没有拍过一张真正的“全家福”。在这里驻守过多年的拉萨消防救援支队办公室主任优拉才让解释,从早到晚,队员们总是分在不同的点位上巡逻,尽管都在布达拉宫,但无法真正聚齐。

优拉才让曾经梦到处置布达拉宫的火情,幸而那只是梦境。火情才是他们最大的噩梦。

雷东记得,他刚到这里工作时,一位上司列举了队里历年所获的众多荣誉,其中包括罕见的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的“模范消防大队”称号。不过,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句教诲,“我们一只脚在荣誉的殿堂,一只脚在监狱的门口”。

布达拉宫最近一次失火发生在1984年6月17日。那天半夜,强巴佛殿内的一盏三角吊灯发生电线短路,引起了火灾。拉萨出动了约3000人,因为当年消防能力不足,消防车也开不上去,人们在山上排成长龙,用水盆和水桶端水灭火。

根据记录,那场火是在1984年6月18日凌晨2点20分左右扑灭的。强巴佛殿塌了一部分,130多部经书烧成灰烬。当天,西藏自治区向布达拉宫派驻了历史上第一个消防班。

一位名叫琼色的防火处参谋亲历了那场火灾处置,他的一些手稿,包括他绘制的图纸,至今仍然保存完好,作为对后人“警钟长鸣”的重要信息。今天,琼色的职务是国家消防救援局局长,包括布达拉宫在内的古建筑保护,仍是他职责所系。

那场火灾的档案就陈列在布达拉宫消防救援大队入门处的醒目位置。39年,换了几代消防员,这里没再发生一次火情。今天的队员必须加倍小心,以延长这个宝贵的纪录。

时至今日,电气隐患仍是他们的头号敌人。2019年,国家消防救援局曾经回顾了近10年间全国接报的392起文物古建筑火灾,从成因来看,电气问题最多,占了近三分之一。

自1984年以来,布达拉宫经历了两次整体的电路改造,小的改造则每年都有。每一年,电路都要请来第三方进行检测。这处世界文化遗产拥有太多的可燃物:数不胜数的经幡、书籍、木材,还有那珍稀的贝叶经,由古人写在树叶上,历经了千年风化,在电火花面前尤为脆弱。

降低布达拉宫用电负荷的种种努力一直在进行。2020年,布达拉宫管理处的办公区域由主建筑区“下迁”到了雪城,此举减少了主建筑区四分之三的用电负荷。

雷东能够举出不少类似的例子:过去,人们可以在布达拉宫里开火做饭、烧酥油茶,近几年,煤气灶、电炉、电磁炉都已杜绝,推行“集中炊事”,大家在食堂用餐,减少了火患;除了僧舍和办公区,宫殿里是找不到电源插座的,早些年安装的一些插座都已拆除。

布达拉宫每个房间里的电流都是被监测的。从手机上,这位大队教导员可以查看用电警报。每个房间会视情况设定一个额定电流,电流超过额定值的某个比例就会触发报警。当某个房间的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我们就会派人去看,根据需要远程断电”。“智慧用电”是西藏消防救援总队针对此类建筑推行的7项新措施之一。

在很多方面,布达拉宫一直在“做减法”。早些年,雪城有过不少住户,经过多年努力,居民们陆续外迁。

2006年,信众千百年来手持燃烧的酥油灯进殿朝拜的习惯成为历史,改为向灯池添加酥油。这一年,布达拉宫的“千供灯房”也从核心的“红宫”迁到了雪城。这些转变都经过长期的努力。

关于这座宫殿,消防员们掌握的一些信息鲜为人知。他们不仅知道布达拉宫区域有55个消火栓,并且知道目前所有殿堂里的酥油池相加,总数是37个,香炉则是28个。

他们也比较清楚布达拉宫所处的红山上有哪些杂草。冬季来临时,这些人的一项任务就是除草,以“降低布达拉宫外围的火灾荷载”。“斩草”但又不可“除根”,否则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那是布达拉宫所要注意的另一种威胁。

针对地质、地下水位甚至周边的天气,不同的监测系统围绕着布达拉宫,生成各种数据。根据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发布的消息,布达拉宫建立了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当地有一个气象站专为布达拉宫服务。

雷电是布达拉宫头顶的威胁。历史上,这座宫殿多次因遭受雷击而起火。雷雨天也是消防员们高度紧张、加大巡查力度的日子。

不过,消防员接触更多的是另一个系统——火焰视频监测系统。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只要酥油池的火苗突破设定的高度,他们就会收到警报。

近几年,布达拉宫里实施了一些更加精细的防火措施。2021年起,酥油池的液面下降了20厘米,以降低酥油外溢的风险。每个酥油池都加了标尺,提示人们添加酥油时不要超过刻度。酥油池与地面之间则多了一个合金材质的防火池,相当于“双重保险”。

此外,每个酥油池里的灯芯不能超过8根。灯芯桶也由木质换成金属,更密闭、更安全。

从2022年开始,所有的木质香炉都换成了大理石香炉,并增加了防护底座。“除了材质的变化,功能上没有任何改变。”雷东强调。

今年验收通过的一项消防改造提升工程,是为布达拉宫安装了长度为17232米的感温光纤,其作用是敏感地捕捉某一区域瞬时温度值的异常变化。

当然,并非所有新式装备都会在这里应用。比如,布达拉宫没有安装自动喷淋装置。原因显而易见:这里香火缭绕,容易引发喷水,会使文物受损。

这里的一些房间常年处于黑暗中,保持着不通电的状态。优拉才让举例说,贝叶经库房就是如此。这种文献存世稀少,由古人在贝多罗树叶上写成。布达拉宫是全世界存放贝叶经的一处重地,拥有至少2.94万叶。

“贝叶经是很脆的,”他说,水的压力则很大。针对禁不起冲击的文物,他们配备了背负式细水雾,这种装备灭火时喷出的水是雾状的。

布达拉宫管理处不时举办一些文物保护交流活动,欢迎消防员参加。优拉才让说,这些交流有助于他们采取更适当的灭火战术和防火措施,从而“精准保护文物”。比如,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合古籍,但不能用于瓷器。瓷器不怕火烧,反而会因快速冷却而开裂。

在灭火这件事上,近几年,这支消防大队的年轻人产生了不少新的创意。他们重新设计了水带背包,让它从软质改为硬质,使水带更方便从包里取出。他们还在布达拉宫预铺了11条水带干线,常年铺在那里,一旦需要灭火,只要相应的人手和消防车到达指定位置,可以直接加压供水,不再需要临时铺设。

“整个的灭火线路是贯通的”,雷东说,这样至少能够缩短60%的时间,也大为节省消防员的体力。

在布达拉宫做消防员,一种例行训练是“冲山跑”。穿着全套战斗服、背着水带背包,从山脚的消防大队出发,表现最好的消防员,用时3分40秒就能够跑到德央夏广场,5分27秒可以到达金顶。常年爬上爬下,他们的膝关节比常人更易造成积液和磨损。

当然,这些举措和训练的效果只能在演习中检验。每一个人都祈祷,那些预置的灭火设施永远都没有用武之地。

他们的体能,有时会在救助游客时发挥作用。游客较多的夏季,他们平均每天要向7名游客提供救助服务。其中有残联介绍来的残疾人,也有突发意外的游客——有的游客还没见到布达拉宫入口,就已晕倒在上山台阶上。

最长的一次,两名消防员轮流背着一位患有腿疾的外地老人,在宫殿里转了四五个小时。那位游客告诉他们,自己这辈子只有这么一次机会见到布达拉宫。

对这支消防队来说,帮助过的所有人里,一位名叫次仁玉珍的藏族老人是最为特殊的。她是雪城过去的居民,始终没有迁走,一直住在消防队营区所在的院落。她是孤寡老人,同时也是聋哑人。有十几年时间,布达拉宫一茬又一茬消防员事实上承担了赡养她的责任。

“她就把自己当成这家里面的一部分。”优拉才让记得,她虽说不出话,但有需求时,懂得去敲大队长的窗户。消防员们轮流帮她梳头、洗衣,送她就医,过节时为她添置衣物首饰,并用轮椅推她上去逛布达拉宫。

前些年,这位老人离世,也是这些年轻人按照藏族的习俗为她办了后事。

布达拉宫无疑是一个保存了许多秘密的地方,而它近40年无火灾的秘密,就在这些人身上。在不同的年代,人们为保护布达拉宫布设了重重防线,但用雷东的话来说,人始终是最重要的那一道防线。

近40年里,这支队伍有许多姓名被写入了队史馆。颇为特殊的是一对父子:布达拉宫消防班第一任班长琼达的儿子罗桑念扎,多年以后也担任过大队长。

队史馆里陈列着一个完全比照布达拉宫而制作的沙盘模型,四周围住“布达拉宫”的,是一圈大小不一的鹅卵石,每块上面都写着人名。

那些名字,属于在这里工作过的历代消防员。他们到拉萨河里去捡石头,染了颜色,再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

对这个举动的寓意,雷东的解释是:即使离开了这个岗位,“我们的心还是在这个地方”,还是在守护着布达拉宫。

文/张国 耿学清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聚焦|西藏布达拉宫“甜”墙焕新
新华社 2024-11-01
视窗 | 西藏布达拉宫“甜”墙焕新
新华社 2024-11-01
站内开分高达 9.6,纪录片《布达拉宫》怎么做到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9
胡歌配音,纪录片《布达拉宫》定档 8月6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4
西藏发布新规 导游带团参观布达拉宫主体建筑需限时
中国新闻网 2024-07-05
视窗 | 布达拉宫“年度美容”
新华社 2023-10-21
西藏布达拉宫计划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中国新闻网 2023-04-29
布达拉宫消防救援大队帮助残障游客圆布宫梦
中国新闻网 2023-04-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