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营商环境进入优化升级新阶段 —— 八大行动打造北京服务品牌形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9 08:50

12月8日,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首善标准、国际一流“北京服务”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市营商环境进入全面整体优化升级新阶段,在夯实“北京标准”“北京效率”“北京诚信”的基础上,将全面塑造首善标准、国际一流的“北京服务”。未来,本市将打造高效协同的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六大环境,带动“北京服务”提质增效,实施人才服务品质创优、科技创新服务提升等八大行动,要把“北京服务”打造成为本市营商环境最鲜明的品牌形象。

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中外企业创新发展的沃土,过去五年,全市年均新设经营主体约22.6万户,总量达到253.74万户;今年1至11月,新设经营主体30.68万户,同比增长20.57%,其中外商投资企业2580家、同比增长10.82%,平均每天新注册科技型企业达到337家,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近期,北京正式发布了《关于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下一步完善“北京服务”擘画蓝图,清晰勾勒出未来北京营商环境的目标、任务和路径。据市发改委介绍,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指导性、框架性文件,标志着本市营商环境进入全面整体优化升级的新阶段。本次《意见》将围绕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和群众需求,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事”“办事不愉快”等问题,以实施重点领域专项行动为突破,让企业群众真正能办事、快办事、好办事、办成事。

《意见》提出,本市将持续夯实三大基础,包括打造国际一流的“北京标准”、人民满意的“北京效率”,首善之区的“北京诚信”,来持续强化“北京服务”引领示范作用。同时,将打造高效协同的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自由便利的投资贸易环境、暖心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智慧便捷的数字社会环境,全面带动“北京服务”提质增效。通过实施八大行动,实现“北京服务”全面领跑,分别是人才服务品质创优行动、科技创新服务提升行动、产业生态优化升级行动、数字政务提质增效行动、政策环境规范提升行动、助企暖企护航行动、宜居城市建设行动、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宣传行动。

本次《意见》与以前的改革方案相比有哪些特点?据市发改委介绍,本次《意见》涉及的范围更广、领域更多、层次更深,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在目标、内容设置,手段方法、组织保障等方面均有不少创新。例如,在目标上,更加突出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把让企业群众满意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出一批企业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解决一批堵点难点问题;在内容上,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向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拓展,例如从以优化政务服务为主,向企业服务、公共服务延伸拓展,特别是将企业群众感受最直接的交通出行、文化旅游、便民服务等领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推进“八站两场”互联互通,促进站城融合、完善接驳换乘、增设便民设施,提升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服务效能,让城市更有温度等。

看点一:企业群众获得感更充实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本次《意见》更加注重问题导向,切实瞄准企业和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实招、办实事,尤其是将围绕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和群众需求,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事”“办事不愉快”等问题。

据市发改委介绍,在过去6年来,本市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但与企业群众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本市将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商事制度领域,将全面推行“一业一证”,在更多行业实行“一证准营”,切实降低经营主体准营门槛和成本。在政务服务领域,聚焦企业群众办理量大、办理频率高的服务事项,持续扩大“一件事”集成服务覆盖面。特别是针对企业群众反映突出的政策找不着、看不懂、用不上等问题,实施“政策环境规范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定、实施、兑现机制,发布涉及兑现办事类内容的政策应同步公开政策咨询电话,方便企业群众随时咨询。同时,将加快推进全市一体化政策服务平台建设,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统一兑现,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

《意见》还明确指出,将实施助企暖企护航行动。坚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为企业提供主动服务、优质服务、高效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全方位企业服务体系,坚持12345企业服务热线普惠服务、完善企业“服务包”精准服务、提升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有效服务。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真诚互信、听取意见、解决问题。

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也将成为本市营商环境评价的风向标。《意见》指出,要以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导向,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对标国际规则,结合本市实际,针对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涉及的外部因素和条件,设计能够综合反映本市营商环境水平的评价指标,构建具有北京特色的营商环境指数体系。开展营商环境监测分析和评价考核,督促指导各区各部门开展溯源分析和整改提升,强化评价结果科学应用,使其成为本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指挥棒。

看点二:市场及法治环境更公平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新一轮的营商环境改革,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法治环境,都更加注重“公平”二字。

《意见》中明确,要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力行简政之道,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制度环境。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夯实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规则基础,健全公平竞争审查配套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破除市场准入、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领域的隐性门槛和壁垒,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为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本市将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加强行政监管、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环节保护,积极争取扩大专利预审服务领域,严格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行为保全等制度,加大损害赔偿力度,有效遏制侵权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外资企业在北京投资、发展也将更加自由、便利。《意见》指出,本市将加快营造与“两区”建设相适应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开展更大程度压力测试创造条件,为外资外贸企业提供更多公平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发展机遇。强化内外资一致,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出台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推动优化境外投资者主体资格文书认证等手续,确保外资企业同等享受要素获取、资质许可、经营运行、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制定、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政策。同时,拓宽外资企业开办“全程网办”范围,为外资企业在京发展、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服务。

看点三:京津冀协同更紧密

在本次发布的《意见》中,重点突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下大力气,打造高效协同的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一系列具体措施已经明确,包括要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政策体系,聚焦创新协同、产业协作,促进区域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一体化发展,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共建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出台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围绕商事制度、监管执法、政务服务、跨境贸易、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推动资源共享、同事同标、互认互通、高效协作、协同开放,加强京津冀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联动发展,探索“一地创新、三地互认”。

京津冀三地将携手共建创新创业生态,推动构建多主体协作创新机制,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体系,建立完善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清单机制,支持各类技术转移机构跨区域提供服务,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广泛汇聚、自由流动。建立健全产业链分工合作和集群跨区域协同培育机制,加快建设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加强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建设管理,形成结构优化、质效领先、高效协同的产业发展生态,助力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政务服务方面,京津冀三地的政务合作也将紧密握手。据市政务局介绍,此前已印发《推进北京+雄安政务服务同城化实施方案》,实现三地179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00余项“京津冀+雄安”政务服务事项“移动办”。未来,北京将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加快京津冀政务服务区域协作,推动北京+雄安政务服务同城化,推出更多“一件事”场景,提升企业办事效率。

看点四:政务服务更高效

随着“北京服务”的建设,暖心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将持续营造,也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未来,本市将建立标准统一、运行规范、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政务服务体系,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加强数字政务建设,建设数字政务大平台,以场景创新应用为牵引,推动“一网通办”更加友好便利、“一网统管”更加高效联动、“一网慧治”更加科学智能,加快推进全市一体化政策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智慧服务、高效监管、科学决策于一体的数字政务服务大脑。在国际化方面,提升国际化网上服务能力,搭建集信息发布、公共服务、咨询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化网上服务平台,分批推出外资企业和外国人场景化集成服务,动态优化涉外服务流程。

数字技术的加持使营商环境更加高效。《意见》指出,本市将打造智慧便捷的数字社会环境。坚持将数字赋能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全面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化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建设,建设国际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推进感知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感知数据互通共享和智能分析应用水平,加快实施“城市码”建设工程,推进“人”“企”“物”精细化识别与赋码管理,促进实体基础感知数据的融合关联和共享应用,推动实现“码上办”“一码通办”的便捷服务。加快数字服务、数字营商、数字监管建设,推动“京通”“京办”“京智”功能升级。

看点五:数字服务更智慧

建设数字政府是本次打造“北京服务”的一个重要抓手,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着力破解一批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政府服务流程和治理模式系统性变革,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政府运行新形态,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意见》指出,本市将实施数字政务提质增效行动,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满足企业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强化政府部门数据管理职责,完善推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按照“按需汇聚、应汇尽汇”原则,提高共享数据质量和效能。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持续优化“京通”服务体验,推行智能审批、在线导办、智能咨询等智能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从网上可办向“全程网办”、好办易办转变。提升智慧税务功能,提供更多智能个性化服务,实现各类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着力推进“一业一证”、“一件事”、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带动全链条审批、监管、服务整体优化提升。

打造“北京服务”过程中,本市将持续加强数字化建设支撑,一系列制度和平台将建立起来:具体来说,将试点首席数据官制度,全力打造一支懂业务、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数据资源管理队伍。坚持共建、共享、共用、共评、共治,加快推进“数字营商”平台建设,促进各类系统平台数据联通、功能优化。完善与营商环境改革相适应的信息化项目审批和建设机制,通过综合论证、联合审批等方式,提高信息化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看点六:城市环境更宜居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本次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其内涵实现了更大范围的拓展,尤其是将企业群众感受最直接的交通出行、文化旅游、便民服务等领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任务。

《意见》明确指出,本市将实施宜居城市建设行动,要更好提升城市品质和承载能力,为群众提供体验感更佳、有温度的公共服务。重点推进“八站两场”互联互通,促进站城融合、完善接驳换乘、优化人员流线、增设便民设施,提升群众出行便利度和满意度。持续扩大自动驾驶示范区范围,推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重点场站自动驾驶接驳、无人清扫作业等关键场景开放。打造家园式便民服务中心,支持各区依托公共服务场所,建设更多开放式便民服务空间,优化母婴关爱室、智能书柜、无人零售、共享充电等设施布局,提供贴心暖心、触手可及的便民服务,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快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和世界旅游名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文化旅游服务,提升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服务效能,优化游客服务中心、无障碍设施、物品寄存等服务,完善中英文标识标牌,打造国际化旅游公共服务环境。

此外,还要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举办国际高水平赛事,丰富高质量体育服务。更好统筹生态、生活、经济、安全需要,着力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创造宜居美好生活、营造宜业优良环境。打造森林环抱的花园城市,增强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雄安新区纳入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1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读《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国家发改委网站 2024-08-20
加快打造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最新文件公布
国家发改委网站 2024-08-19
北京朝阳发布50项任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4
北京今年拟修订《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0
推动营商环境全面整体优化升级 “北京服务”打造国际一流标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2
《2024年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发布 包括七大部分60项重点任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6
北京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3-12-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