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全市首家 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将于元旦前开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8 09:37

根据最新发布的《关于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本市将持续加强养老服务体系统筹布局,力争2025年实现每个街道乡镇建成一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周围老年人提供丰富的服务。12月6日上午,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探访,这是全市第一家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只见这个小楼共有3层,总面积为1000平方米,是兼具养老服务供需对接、调度监管、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康养娱乐、托老服务、居家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设施。该中心将于元旦前开业,服务周边老年人。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心一层是居家社区服务中心,配置了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健康小屋、北康养e家居家服务区;二层、三层为托老服务区,共有14个房间、28个床位,在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重度残疾、无人照顾等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同时,主要面向高龄、失能老年人群,提供中长期照料、短期托养、居家照护等专业化照护服务。

只见整个空间内修葺一新,四处窗明几净,空间里营造出暖暖的温馨感。一层大厅内,已经有不少老年朋友前来“探店”,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这里的环境和构造。偌大的厨房内,可谓“明厨亮灶”,其中已配备了各式餐具、厨具,抬头可见几块电子屏幕,周一到周日每天的菜谱都已全部展示,冬瓜炖鸡、红烧丸子、白菜炖豆腐、素炒土豆丝……菜品荤素搭配,每天不重样。老人可以选择来这里堂食,也可以打包回家,菜品按两称重计价,定价为2.9元/两。此外,60岁以上老年人可享受9折,70岁以上老年人可享受88折,80岁以上老年人可享受8折优惠。

微信图片_20231208093448.jpg

大厅西侧的墙上是一块巨大的显示屏,搭载了“北康养e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时显示着整个紫竹院街道辖区内老年人及其相关服务信息,包括街道内老年人的数量、家庭个数、老年人占比、老年人类别统计、老年人服务订单偏好等。去年10月本市启动了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试点,该中心也复制推广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经验,依托“北康养e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这个点位为根据地,一方面强化供给,持续聚合业内优质的养老服务资源与街道周边为老服务资源,为街道老年群体提供精准化、品质化、亲情化的158项居家养老服务清单;另一方面统筹调度,依托服务中心安排服务人员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居家照护、助医、助浴、助行、应急呼叫等上门服务,解决居家老年人的“急难愁盼”。

微信图片_20231208093443.jpg

另一侧的健康小屋内,一系列跟老年人健康生活相关的仪器和辅具一字排开,老年人可以在这里监测自己的血压、心律、体脂率等基础身体数据。

二层和三层的托老服务区也颇具“智慧”。走进其中一间房,各类生活所需一应俱全,虽看似普通,但暗藏玄机:“帮我开灯”“帮我打开窗帘”,一声令下,房间内的灯具和窗帘应声打开。床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高低和角度,每个床头都安装了一键报警系统,老年人可随时呼叫。

更为关键的是,每个床位还配备了一个书本大小的智慧照护管理系统终端设备:老年人入住之后,终端可自动关联老人的网签合同,并根据老人的评估结果自动生成照护计划。护理员按规定要求在终端打卡开展服务,系统自动生成服务记录,实现照护数据实时记录传输,全过程记录照护服务,确保对老年人提供服务的真实性。

得知新建了这么一个养老服务中心,家住附近小区的李玉茹赶紧过来参观了。“离家太近了,走路五分钟,这下好了,我以后出国看孩子的时候不愁老伴儿没人照看了。我和老伴儿做不了饭,这儿又有小食堂,太方便了。”李玉茹兴奋地说。

据了解,该中心预计在2024年元旦前向周围辖区老年人开放,届时将辐射紫竹院整个街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统筹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殷勇就养老服务工作调研
识政 2024-05-30
北京新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设“一票否决”机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15
北京:每个街道至少建一个养老服务中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2
丰台区首个街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揭牌 总面积1700余平方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9
民政部:将进一步增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