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呈现 天音师生展青春风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4 14:59

作为2023年第十六届“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近日,“润物·薪声”民族室内乐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上演,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师生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民乐盛宴。本场音乐会由天津音乐学院着力打造,著名二胡演奏家、民乐系主任陈军担任艺术总监及导聆。

本场音乐会的曲目丰富多样,既有传统音乐名曲,又有创作改编新作品;既有名家重奏,又有室内乐合奏;既有温婉柔美的古典风,又有动感炫酷的现代感,在给观众带来全新视听体验的基础上,彰显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薪火相传、源远流长,展现出天津音乐学院师生在继承传统音乐文化、推动民族音乐创新发展的努力和优秀成果。

演出在王展展、李乐、陈硕、谢芳、胡悦祺领奏的民族管乐重奏《唢古呐今》的乐声中拉开序幕,这部为重奏组合“唢古呐今”量身定做的同名首发作品,取“开天辟地”之意的古代调式为基础,配合磅礴气势的唢呐与锣鼓创作而成。在多种音乐元素、专业化的和声编排下,展现出传统吹打乐器的当代舞台艺术魅力。

接下来,胡琴重奏《蒙山沂水情》、古琴三重奏《流水》相继上演。王舒、赵元春、王俊娜、卢璐、朱敏领奏的《蒙山沂水情》以建党百年为契机,受到沂蒙精神的鼓舞,采用《沂蒙山小调》与著名电影插曲《沂蒙颂》的旋律进行编创,以民族室内乐的形式呈现,表达了作曲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沂蒙精神的崇敬;孙灜、邱桐领奏的《流水》让人回想起“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动人故事。

张雅迪领奏的琵琶重奏《楚汉之战》由青年作曲家姜莹改编。她从传统琵琶武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中获取创作灵感,用两把琵琶艺术化地表现了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大战的历史瞬间。双琵琶紧密相扣,互为补充,将楚汉相争,尔虞我诈的历史惊心动魄地呈现。

陈硕领奏的笙重奏《天地人和》是吴彤先生为张艺谋导演执导的观念演出《对话·寓言2047》第一季而创作。宫晓霞专程为“凤鸣鸾笙”笙团将该作品创编成笙族作品,对表演形式、曲式结构以及所使用笙的种类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丰富和创编。而申婷领奏的阮重奏《山歌》仿佛置身于多情的山谷之中,回荡着动人的歌声,充满了爱的味道。

谢芳领奏的室内打击乐《木之音》是为五个claves写的,这部作品使用了多种类别的claves,即所谓的标准和“非洲”claves。谢芳对《木之音》进行了新的创编,用我们民族本土的木梆子代替claves 来演奏 ,以具有趣味故事性的方式向观众呈现民族梆子和木盒结合独特的音色风格,增添音乐表情色彩。

王红艺领奏的柳琴重奏《好花红》是根据贵州布依族同名民歌改编而成,旋律优美而热烈,充分发挥和运用柳琴的高难技巧和调性的多变色彩,深刻表达了布依族人民对爱情、亲情及家乡的无比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赞美之情。本场音乐会上,这首作品也是世界首演。

陈军领奏的二胡重奏《广德玄武》是他本人创作的一首二胡曲。用二胡勾勒出道家传统的太极文化内涵,意境深远。该作品大气磅礴的曲调,气势如虹,画面感十足,好像能看到成千上万的将士为保卫祖国而奋勇杀敌场面,又给人一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壮意境。

微信图片_20231204144731_副本.jpg

音乐会在民乐系优秀教师团队带来的民族室内乐《我的祖国》中落下帷幕,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艺术院校如何应对人工智能之变
光明日报 2024-06-05
五月音乐节即将归来 24场音乐会首次覆盖国家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两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30
中外艺术家云集 中山公园音乐堂将迎来重张25周年庆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3
众星捧“乐” 名团领航 国家大剧院2024五月音乐节即将启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2
中国民族音乐周闭幕 用民乐之声奏响当代风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