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档案文化系列活动”第十期|轻扣历史回声 探寻留美幼童的动人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4 11:00
北京青年报联合北京市档案学会“档案文化系列活动”第 十 期

初冬的水木清华校园内,落叶满地,正在归根。11月24日下午,“青睐”会员在清华大学校史馆314室,听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负责人胡劲草以“轻扣历史的回声——《留美幼童》”为题,分享了纪录片组寻找留美幼童档案资料的动人故事。活动由北京市档案学会理事、清华大学的档案馆副馆长朱俊鹏主持。来自北京市档案学会的成员和北京市档案馆接收征集处的干部等,在市档案馆副馆长、学会理事长李立军的带领下与北京青年报的热心读者一同聆听讲座。

1872年至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平均年龄12岁的赴美留学学生。当年,这批幼童远涉重洋,被送到了太平洋彼岸一个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轻共和国,开始了他们计划长达15年的留学生活。

留美幼童的照片、书信、日记、成绩单、衣物、剪报和故事散落在他们在美国就读过的中学、大学以及这些城市的历史学会、图书馆、档案馆,散落在世界各地留美幼童的后裔以及他们当年居住过的美国家庭后裔那里。当年,胡劲草和同事们极力寻找,她感动于那些为保存历史的本来面貌而搜集和保存档案的人们,正是这些留存下来的档案资料让他们能够在百年之后拼接连缀出100多年前的那一段历史。

1bt5_b.jpg

一间书房一个留美幼童的数据库

胡劲草在做《新闻调查》编导20多年时间里,共拍摄了三部历史题材纪录片:《留美幼童》《梁思成林徽因》《甲午》,所及都与中国近代史相关。“之所以在百年后能重讲当年的故事,就是因为有档案的存在。”她说。

纪录片《留美幼童》播出于2004年。该选题来源是《唐山大地震》作者钱钢。“钱钢老师上个世纪80年代在写一本关于大清海军和李鸿章的书《海葬》时发现了这段历史往事,尽管故事很传奇,但是手头素材非常有限。百年后的今天,我们拿什么去讲这个故事?”

居住在美国的中国台湾学者高宗鲁把他们带入了留美幼童的世界。高先生上世纪80年代在台湾出版了一本留美幼童书信集。2002年,机缘巧合,胡劲草在北京见到高先生,之后,去到美国康涅狄格州小城New London高先生家后。她形容:“高先生的书房就像留美幼童的数据库。”

胡劲草特别给大家推荐了出版家钟叔河先生,他在上世纪80年代出版了那套著名的《走向世界丛书》:“我们的很多故事背景和史料来自于这套丛书。比如1866年最早随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出访欧洲的清朝官员斌椿,他后来写下了《西洋各国乘槎笔记》;1868年随同蒲安臣使团出访欧美各国的清朝官员志刚,他写了《初使泰西记》。这些史料都在这套丛书中。”

留美幼童计划的奇想,来源于容闳——中国第一位毕业于美国著名大学的学生。容闳个人的传奇经历,造成了大清国历史上出现了留美幼童这样一个破天荒的事件。耶鲁大学保留了容闳当年的成绩单、留言本等很多档案原件。

1bt2_b.jpg

留美幼童

15年的留学期限,遥远的国度,愿意送子出洋留学的家庭寥寥,但从史料中胡劲草也了解到,当年留美幼童的挑选非常严格,清政府规定:学生必须身家清白、品貌端正、秉厚、禀赋厚实。身体差的人不能入选,名字不雅训者,还要改名字。

在一份詹天佑父亲当年送娃出国的签字认证中可以看到,和朝廷签订的更像一份生死契约:“……兹有子天佑情愿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机艺回来之日,听从中国派遣,不得在外国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此结是实。童男,詹天佑,年十二岁,身中,面圆白,徽州婺源县氏人,曾祖文贤,祖世鸾,父兴洪。”

从胡劲草展示的一张地图上可以看到,1872年时,第一批留美幼童先坐船抵达美国旧金山,然后乘坐三年前才刚刚贯通美洲大陆的火车,经过6天6夜,抵达美国东部一个叫做春田(spring field)的小城。“春田的位置在麻省和康州交界处,留美幼童当年主要分布在这两个州。而这两个州所在的新英格兰地区正是当年美国教育的大本营。”

哈特福德是康涅狄格州首府,位于波士顿和纽约中间,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哈特福德是美国保险业、机械枪炮制造业和出版业中心,城里居住了很多文化名人,比如《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斯托夫人,而最著名的就是大文豪马克·吐温。胡劲草说:“当年马克·吐温家是留美幼童常去的地方,因为哈特福德市不大,马克·吐温的孩子与留美幼童也年龄相仿,他们是儿时的玩伴。”若干年后,当留美幼童留学计划中途夭折,学生们被召回之前,马克·吐温还曾利用个人影响力拜访美国总统杜兰特将军,试图扭转这一局面。

作为第一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学生,容闳在康州有很多朋友。“在留美幼童即将出发赴美前,容闳写信给耶鲁大学校长波特,信里他和校长讨论了很多孩子即将抵达后的细节问题,诸如孩子们要住在哪里?城市还是乡村?分散住还是集中居住?到美国以后是马上分散还是先集中半年,等等。”

在康州历史学会发现了令人震惊的收藏

胡劲草团队到康州后,从两个历史学会处找到了更多留美幼童的线索。

她介绍:“除了国家档案馆、国家图书馆,美国各州、各城市的档案机构大都是私营性质。我们2002年到康州历史学会发现,这里有很多年龄很大的工作人员,也有很多志愿者。在美国找寻档案的过程非常愉快,因为能感受到,工作人员非常高兴他们保留的东西能够被人看到和使用,这是它们存留的价值。”

康州历史学会前身是一所私立、非营利教育机构,建立于1825年,几乎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历史学会。馆藏有超过400万卷的手稿、图册、文物、图书和其他历史资料,可在馆内或其他地方借阅。

在康州历史学会,胡劲草团队发现了一份令人震惊的整理材料。她说:“这些材料来自于老馆员金女士,她在整理康州本地的历史时,发现曾经有一群中国小男孩在这里生活,她就开始搜寻能够找到的所有当地报纸,尽可能地去找他们的资料。”

《留美幼童》纪录片这样讲述这个故事——

“我们在新英格兰这块被称作美国教育大本营的土地上,寻找当年中国幼童留下的足迹。美国康涅狄格州历史学会显然保留下关于这个话题最丰富的收藏,这些中国幼童留下来的衣物、照片,在幼童曾经住过的美国人家中代代相传,最后被捐献到了历史学会的实物部。康州历史学会最让人震惊的收藏,是这些关于中国留学事务局的简报和一页页用手抄写的当地报纸报道的中国幼童故事。抄写的故事开始于1872年第一批中国幼童刚刚到达这里,不间断地持续到上世纪40年代。抄写这些报道的是康州历史学会一位年近90的老馆员金女士。我们2002年秋天到达历史学会时,她住进了养老院,不方便和我们见面,我们见到了和金女士一同在这里工作了60多年的同事——历史学会馆员弗朗西斯霍克斯女士。”

康州历史学会后来改名为康州历史文化博物馆,地址未变。今年7月,胡劲草一位居住在康州的朋友给她寄来一些照片,告诉她,康州历史文化博物馆今年暑假又利用自己的馆藏做了一次关于留美幼童的展览,展品异常丰富。

胡劲草说:“这次暑期的中国留美幼童展览很好地体现了该博物馆的宗旨,他们希望本州居民和来访的客人们了解,在100多年前,康州曾经被一个遥远的东方帝国选中,曾经有100多名小留学生在这里生活了近10年,这些历史往事能很好地帮助本州人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了解它曾经在美国甚至世界范围内扮演的角色。”

在库布鲁克历史学会找到了幼童谭耀勋

库布鲁克在哈特福德西北大约一小时车程的地方,2020年的人口数据是1361人,一个小小的城市,也有一个历史学会。

胡劲草介绍,库布鲁克历史学会1953年由一群挚爱本地区历史文化的人士共同发起创办。学会建筑前身是1816年建成的一座小旅馆,一直经营到上世纪40年代,目前历史学会是它唯一的承租人。学会收藏品的时间跨度为18世纪中叶至今。胡劲草给大家展示了这个小小历史学会的收藏品,每一件物品或是本地人使用过,或是产自本地,或由本地居民馈赠。

在此地,胡劲草团队找到了留美幼童谭耀勋的史料。档案资料显示,谭耀勋当年寄住在卡林顿家中,并且在1883年刚刚大学毕业后不幸去世,被埋葬在卡林顿家族的墓地里。

1bt7_b.jpg

胡劲草

在小镇历史学会的重要发现,是找到了卡林顿夫人的两本日记。历史学会的资深馆员鲍勃从日记本里把写到“谭”的信息一点一点找了出来。而在纪录片播出后的第二年,珠海举办了一次留美幼童后裔的聚会,鲍勃带着卡林顿夫人的日记来到珠海,完成了中国行。

鲍勃于2016年去世。在准备这次讲座时,胡劲草再次查看库布鲁克历史学会网站,看到主页上专门辟有一个“鲍勃的历史碎片”专栏,其中有鲍勃生命最后10年发布的500多篇文章,都是关于这个城市的历史故事。

胡劲草说:“20年前,我们在库布鲁克寻找谭耀勋的故事,尽管我自己就是当事人,但有些细节我也忘了,可鲍勃记录了下来。他记录下我们怎么找到他们的小档案馆、找到卡林顿的档案。”

纪录片中,谭耀勋的故事是这样的——

“2002年,在距离康州首府哈特福德40公里的库布鲁克小镇,我们意外发现了留美幼童谭耀勋住过的房子。

“谭耀勋是第一批留美幼童,来自广东香山。当年谭耀勋寄住在库布鲁克的卡林顿家……博物馆馆员鲍勃给我们拿来博物馆保存的卡林顿夫人的两本日记。在这些印着1880、1881年字样的两本日记本上,谭耀勋的名字随处可见。谭耀勋毕业后计划前往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工作,却在此时染上肺病。他回到库布鲁克卡林顿夫人家中养病,不幸就在这年秋天病死在他生活了12年的库布鲁克的卡林顿夫人家。

“谭耀勋静静地躺在卡林顿夫人家的墓地整整120年了,他是第一批留美幼童,到美国时11岁。关于他的家世背景我们几乎一无所知,他的父母是谁?亲戚后裔何在?他们1872年将他送去美国之时竟成诀别。”

胡劲草感慨地说:“他们小心地保存了这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同时这些历史馆员们通过自己的记录和整理,也成为这个城市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1bt1_b.jpg

哈特福德高中和孟松中学的故事

在美国寻找历史档案的过程,让胡劲草团队意识到,只要走下去,就会有更多发现,而当史料一点点拼凑起来的时候,不仅越来越清晰地看到120个孩子的命运,同时也会看见这个故事背后的时代背景。

接着,胡劲草给大家分享了在两所中学寻找历史档案的故事。

第一所,哈特福德高中。胡劲草说:“哈特福德高中是当年哈特福德最重要的一所学校,有300年历史。但是城市变迁,曾经的哈特福德高中已经因为城市高速公路的建设被拆除,新址重建。今天哈高的老师说,现在的学校是当地一所普通高中,已经完全无法与当年相比。”今天的哈特福德高中距离马克·吐温故居很近,在它的档案室中,保留着一本被火烧过痕迹的成绩册档案,档案中有中国留美幼童的名字——黄开甲、蔡绍基。

摄制组在春田河谷历史文化博物馆找到了一份1876年的节目单。节目单中共有16个节目,其中4个由中国留美幼童表演,表演的内容是希腊文和中文的朗诵,还有演说,题目是“中国的未来”。

胡劲草分享的第二所中学故事是孟松中学。孟松是当年带容闳来美国的布朗牧师的家乡,也是容闳在美国的家乡。孟松中学始建于1804年,当年是美国少有的几所大学预备学校。胡劲草介绍:“当年孟松中学在留美幼童走后5年毁于火灾,我们去时,它早已和附近的另一所中学合并,今天也是当地的一所普通中学。”胡劲草团队在这里发现了留美幼童的留言本,同时意外找到一个名叫史锦镛的孩子留下的珍贵史料。

纪录片中的故事这样讲述——

“当年孟松的档案几乎全部焚毁,但当今天档案室的克瑞利女士为摄制组敞开档案室大门时,100多年前的历史瞬间又变得可以触摸。

“几经大火的孟松档案资料中,意外保留下中国留美幼童史锦镛的一张英文名片,上面印着史锦镛,中国,广东。史锦镛是第一批幼童,来自广东香山,到美国时15岁。克瑞利女士为我们拿出两本有中国幼童签字的学生留言本。在其中的一页上我们又看到了史锦镛的名字,这是史锦镛在1875年10月29日给同学的留言,中间是铅笔创作的天使图案,环绕着一本圣经,一侧用毛笔书写着中国唐诗。

“在散乱未经整理的其他文件中,我们再一次看到史锦镛的东西,一封神采飞扬的英文书信,这是史锦镛在1876年10月5日写给他的一位叫珍妮的女同学的信。信中他告诉珍妮,他计划在一年之后进入耶鲁的雪菲尔德理工学院就读。”

胡劲草说:“在孟松发现如此多的幼童材料,我们对第一批到达美国的幼童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这之后在史锦镛信中提到的耶鲁大学、在美国各个幼童曾经就读过的大学,我们没有找到任何史锦镛的信息。等我们在上海复旦大学查阅李鸿章未刊函稿时,才找到了答案:‘有史锦镛等4名幼童前已撤回,因为史锦镛到金山后剪辫改装,情殊可恶……’原来,1877年,由于被认定为西化过于严重,史锦镛和另外三名幼童被提前召回了。”

1bt3_b.jpg

容闳

留学事务局的中断

史锦镛的被召回只是前奏,1881年6月8日,光绪七年五月十二日,总理衙门向皇帝呈递了“奏请将出洋学生一律调回”的奏折。奏章称:臣等查该学生以童稚之年,远适异国,路歧丝染 ,未免见异思迁。是以外洋之长技尚未周知,彼族之浇风早经习染,已大失该局之初心。相应饬下南北洋大臣,趁各局用人之际 ,将出洋学生一律调回。第二天,皇上颁布上谕:依议钦此。

至此,便引出了留学事务局中断的故事——

“留学事务局新来了一位督学。显然,即便新督学尚未到任,但对于这些幼童出洋后发生的变化早已了然于心。这位新督学名叫吴子登,他到来后,亲眼见到这些身着西式服装孩子的言谈举止,认为他们已经完全变得有失体统,必须立刻加以纠正,以防情形进一步恶化。他颁布了新的留学事务局的规章制度,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比如留美幼童不要学习美国地理,不要学习弹钢琴,不要学习写诗歌,不要学习医学。”

从幼童们的回忆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表述:“本来留学事务局大楼应该被我们看做在美国的家,但不幸的是这里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愉快的回忆,大楼的管理人员似乎想尽办法让我们去讨厌这里,我们的行为总是被误解,我们的想法没有人去体谅。”

孩子们一举一动的变化,容闳自然十分理解。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幼童们离开故乡来到美国,终日饱吸自由空气,他们平时性灵上受到的沉重压力,一旦排空飞去,言论思想便都和旧教育的规范不合,当孩子们脱去长袍厚靴,穿上运动装,当他们学会划船、溜冰、跳舞、唱歌、野营,日甚一日地爱上异国的文化习俗,他们已经身不由己踩到了危险的禁区边界。

1881年,留美幼童计划中止,全部孩子被召回国。

这批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学子,回国后成为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回国后的这批西学所造之子历经晚清政坛的跌宕起伏 ,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留美幼童的百年传奇不仅讲述了一群孩子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同时也展示出一个古老国家近代化过程中的命运跌宕!

讲座中,胡劲草不仅分享了当年在美国寻找留美幼童历史资料的过程,同时插播纪录片片段,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原始档案的保存在讲述历史故事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有感于此次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对挖掘档案史料的执著精神。朱俊鹏副馆长在讲座后与大家一起参观了清华大学校史馆,参观时他也不禁感慨:我们做档案校史研究,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是特别值得深思的问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勉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娜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历史|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 《黄埔军校史(1924-1927)》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3
赏读|王晴佳:中国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4
新知|当代台湾的历史书写:话语、史观及其“建制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3
历史|潦倒的冒险家成就军事伟业 私营贸易公司成为“帝国中的帝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1
抗争与求索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档案实录——明清档案专家李国荣国际档案日专场讲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9
历史|熊秉真教授《慈航》中译本出版,展现宋代以降中国儿童养育和幼童生活全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4
历史|都铎王朝史学者重磅作品,尘封资料初次揭秘!
新民说 2022-12-04
书讯|《明夷》:诉说近代史学历次转型的来龙去脉
海南出版社 2022-12-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