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空腹最不能吃的,不是香蕉柿子,而是......
健康全说 2023-12-01 20:30

一说到空腹饮食禁忌,想必很多人都有话要说,比如空腹真的不能吃香蕉、柿子?还有哪些食物不能空腹吃?哪些人空腹吃东西有禁忌?

别急,接下来我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性讲清楚——

空腹真的不能吃香蕉、柿子?

在大众的认知中,空腹是不能吃香蕉、柿子的,那这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先说香蕉,有传言称“香蕉中富含钾、镁等元素,空腹吃会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还会伤害肾脏。”

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靠谱。

香蕉中的钾、镁含量确实不低,每100克钾含量为43毫克、镁含量则高达256毫克,是当仁不让的“高钾高镁”水果。

但要注意的是,当香蕉进入人体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消化吸收过程中,其中的钾、镁元素是一点点缓慢进入体内的,且人体吸收量有限,并不会一吃进去就瞬间全部进入血液,这样也就不会对心血管造成抑制作用。

此外,人体有一套自动调节镁浓度的机制,当人体内的镁浓度不够,肾脏会加大对原尿的吸收力度,尽量回收原尿中的镁;反过来,如果镁浓度过高,肾脏的重吸收就会减少。

因此,空腹也是可以吃香蕉的。

至于柿子,很多人担心的是它含有较多的鞣酸,空腹吃会产生“胃柿石”。

的确,柿子中含有较多的鞣酸、果胶,如果空腹摄入过多,在胃酸作用下,它们会结成一些不易溶解的大分子鞣质蛋白,沉淀在胃里,逐渐形成结石。

但是,现在市面上热卖的柿子都进行过脱涩处理,鞣酸含量也会有所下降,因此正常人群是可以空腹食用少量柿子的。

当然,肠道功能较弱的人,还是尽量避免空腹吃柿子。

那么,问题来了,空腹最不该吃的食物到底是什么呢?

空腹最不能吃的,是这3样食物!

具有强刺激性的食物:辣椒、山楂等

空腹吃辣椒、山楂等强刺激性食物,会加速胃酸分泌和胃肠蠕动,进而刺激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造成直接损伤,引起胃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加重胃溃疡症状。

拿辣椒来说——

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一定的刺激性,空腹持续过量地摄入辣椒素,对胃部刺激过大,从而可能损伤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糜烂,甚至胃溃疡、胃穿孔。

对于胃炎、胃溃疡等胃病患者来说,伤害更甚。此类人群的胃部本就存在炎症损伤或创面,这种情况下只要吃一点辣椒,其中的辣椒素就可能直接刺激创面,加剧损伤,导致病情加重。

至于山楂,它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助消化功能,其中的鞣酸更会刺激胃酸分泌。

因此,像胃炎、胃溃疡、食管炎等患者,本身就胃酸分泌过多,再空腹食用山楂,胃肠道自然会不堪重负。

含咖啡因的饮品:咖啡、浓茶

咖啡和浓茶均含有咖啡因,它有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如果是本身胃酸分泌偏多的人,或有慢性胃炎的人,空腹喝了含咖啡因的饮品后,容易出现明显的胃部不适感。

有研究指出,咖啡因会刺激食管下段括约肌,使之变松弛,而这还可能会导致胃酸反流,加重不适感。

若是空腹大量喝含咖啡因的饮品,还会导致心跳加速的情况,产生胸闷、心悸等不适感。

特别是空腹喝大量浓茶,还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引起心慌、头晕、乏力、站立不稳等“茶醉”症状。

过冷的食物

虽说秋意渐浓,但不少人仍保持着空腹喝冰水、吃冷食的习惯,此举实属不妥。

空腹吃冷冰冰的食物,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时间一长,还易诱发胃痛、腹泻等肠胃疾病。这对于大部分有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的人来说,影响更为明显。

除了以上食物外,对一些特殊人群来说,空腹吃东西确实有一定的禁忌。

这3类人,空腹吃东西尤其要注意!

乳糖不耐受的人

此类人不宜空腹喝牛奶。

这是因为,乳糖不耐受的人无法把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及半乳糖,空腹饮用更容易导致肠内堆积大量短链脂肪酸和气体,从而出现腹泻、腹胀或腹绞痛等症状。

在这要特别提醒的是,健康人空腹喝牛奶是完全可以的,也不存在蛋白质浪费的问题。

有胃病的人

有胃炎、胃溃疡等胃病人群来说,空腹喝豆浆可能对胃部造成刺激,进而会感到不舒服。

同时,这类人往往胃酸分泌过多,空腹时也不宜吃富含鞣酸或有机酸的水果,否则易引起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

糖尿病病人

空腹时,糖尿病病人最好别吃只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精白米面制作的米饭和馒头等,否则极易升血糖,对控制血糖不利。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空腹到底不能吃什么?记住这5种就可以啦
芸健康芸健康 2024-07-20
解读关于柿子的几大疑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9
空腹不能吃龙口粉丝?网友震惊了!医生这样说→
人民网科普 2023-08-29
早餐不能吃这 4 种食物吗?真相是这样
马上营养 2023-07-29
空腹这不能吃、那不能吃,都是真的吗?
人卫健康 2023-06-22
早餐不能吃这 4 种食物吗?
马上营养 2023-06-03
为什么有些东西不能空腹吃?
上海科普 2023-04-28
空腹不能喝牛奶?究竟哪些食物真的不宜空腹吃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2-12-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