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未来可期|人形机器人:定义下一代颠覆性产品
澎湃新闻 2023-11-29 13:49

2023年10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在科技创新的丰富棋盘上,人形机器人是新兴起的棋子,它们正在走出科幻电影,逐渐步入我们的工厂、社区,甚至家庭。这份文件不仅是一张创新发展的蓝图,更像是一次号角,宣告人形机器人正准备接管未来的指挥棒。

回想一下计算机的诞生,最初只是庞大的数据处理机器,然后演变成办公室的辅助工具,如今却彻底改变了我们工作的方式,成为现代工作和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们最初只是觉得它是替代固定电话,用来联系亲友的新方式。谁能想到它会从最初的便携电话,演变成了掌上的信息中心,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管理我们的社交、娱乐、购物,甚至银行业务。新能源汽车也是如此,一开始被看作是一个对传统燃油汽车的小范围补充,现在它们正领跑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和绿色交通运动。

《意见》将人形机器人置于与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同等重要的位置,称之为“颠覆性产品”。这些产品共有一些特性: 

首先,对于家庭和个人而言,如果人形机器人能够达到与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相同的重要性,那么它们必将成为家庭乃至个人生活的标准配置,与我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正如计算机和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形机器人将演变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终端消费产品。

其次,在商业领域,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分别催生了各自行业内的领军公司,塑造了各个时代的商业巨擘。同样,人形机器人产业也即将见证其领军企业的兴起。这些领军企业,数量虽不多,但预计将产生巨大的全球影响力。《意见》的目标是培育出“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以及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这将引领整个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再次,类似于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也预示着跨行业整合的新时代。颠覆性产品不仅在其原始领域内发挥作用,而且能够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和创新。比如,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促进了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新能源汽车推动了汽车产业与环保、能源产业的结合。同样,人形机器人也将成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各种先进技术的汇集点。人形机器人具备将机械工程、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健康护理等众多领域融合的潜力,这不仅能提高各行业的技术水平,还有可能促进全新产业和服务模式的诞生。

当我与一位好朋友探讨“人形机器人将深刻变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这一话题时,他建议我先回顾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变化。在工业革命中,农业机械化促使农民转变为工人,大量的工人又催生了对管理者的需求。随后,管理层的繁荣带动了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领域的分工。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张了商业领域,而商业的增长则催生了媒体行业。同时,工业和商业的蓬勃发展也加大了对研发人员和服务业的需求。

在我这位好朋友看来,尽管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路径可能与工业革命不同,但其带来的繁荣本质是相似的。

首先,人形机器人的崛起将促进基础产业的大幅扩张,尤其是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领域,如GPU、CPU、云服务等。这一点类似于电力技术的出现,它不仅是一种新的能量形式,也是推动社会和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其次,我们将见证成百上千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的出现,每一种都将开辟新的应用领域和产业,这将催生一个庞大的新产业生态系统。正如电力促成了电灯、电话和其他电器的诞生一样。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可编程和可组装的机器人将成为新时代的“电脑”。这些高度灵活、可定制的机器人将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最终,人形机器人引领的技术和经济变革将带来经济的极大繁荣。这种繁荣将不仅限于传统的工业和商业领域,还将扩展到文化、艺术和创意产业,为整个社会带来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要加速实现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目标,技术突破无疑是核心。正如《意见》所指出的,以大模型等先进人工智能技术为引领,我们需要在人形机器人的“大脑”、“小脑”、“肢体”等关键技术和技术创新体系上取得突破。

人形机器人的“大脑”,依托于大模型技术,将极大增强机器人的环境感知、行为控制和人机交互能力。在我之前的专栏文章《未来可期|与具身智能并行:人形机器人的崛起与挑战》(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145332)中,我曾提出人形机器人可能成为高级人工智能的理想载体。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够实现对人形机器人技术的颠覆性突破,例如发展出能够模仿复杂人类情感和认知的“大脑”,这将如何重塑我们的社会结构和日常生活呢?

让我们以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展开这一讨论:日本的一些老年人照护中心,已经开始使用人形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够与老年人进行基本交流,甚至参与娱乐和社交活动。这不仅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也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活力和乐趣。现在,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发展出更高级的人形机器人,不仅能提供物理上的帮助,还能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这会怎样改变我们对老年护理的整体看法呢?

同样,教育领域也可以从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中受益。在教师资源匮乏的偏远地区,人形机器人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通过远程控制和编程,这些机器人可以提供与城市地区同等水平的教育,确保所有孩子都能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这不仅是一种技术突破,更是一种社会进步。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一个能够思考的“大脑”,还需要一个高度发达的“小脑”来控制其运动。通过建立高效的运动控制算法库和网络控制系统架构,机器人的动作将变得更加精准和灵活。此外,“肢体”技术的突破,如“机器肢”关键技术群、仿人机械臂、灵巧手和腿足的开发,将大大提升机器人在各种环境下的操作能力。

让我们以一些具体场景来描绘这些技术进步的影响:

想象一下,在火星表面,一台人形机器人正在进行探索任务。它的“大脑”和“小脑”通过星际网络连接到地球上的控制中心,它的“肢体”可以进行精确的地质采样和科学实验。这不仅为太空探索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也将为地球带来宝贵的外太空信息。

另一幅场景是在未来的城市中,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时,一队机器人消防员迅速进入火场。这些机器人的身躯由耐火材料制成,能够承受极端的高温和烟雾。他们敏捷地穿梭在烈火中,利用高级的感知系统寻找和救助被困人员。这些人形机器人消防员可以执行人类无法承受的高风险任务,成为灾害救援中的宝贵力量。

在未来医院的长廊里,一个人形机器人护士正在巡视。它们可以24小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提供持续的护理和支持,甚至在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在紧急情况下,它们可以迅速响应,提供第一线的医疗援助,成为医疗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

在这场人形机器人技术的革命中,我们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者的勇气,还需要政策制定者的智慧和远见。我们需要的远不止单一的技术突破,而是一个全面的、多元化的生态系统。正如《意见》所指出的,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开源的创新环境,让不同领域的专家能够共享知识,协同工作;我们需要培育出将这些技术商业化的企业,让这些机器人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里,而是真正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硅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对技术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支持。对于人形机器人行业而言,这样的生态系统同样至关重要。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园区来支持企业研发,同时鼓励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参与。在这种生态环境中,我们可以期待出现新一代的技术巨头,就像苹果和谷歌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领域的成就一样,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通过这些全方位的措施,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全新的产业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推动技术发展和产品创新,还将激发市场需求,最终形成一个既繁荣又可持续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在这个产业中,各个环节紧密相连,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能迅速转化为实际应用,而每一个应用的成功又会进一步推动技术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总的来说,这份《意见》不只是在讲述一个产业的兴起,它还在讲述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一个人类与机器和谐共存,共同探索未知领域的新时代。我在这份《意见》中看到的不仅仅是行动计划,更看到了构建未来社会的蓝图。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正逐渐接近这一天。而这份《意见》,正是我们迈向那个未来的路标。

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回首现在的决策和努力,将会清晰地认识到,正是这些人形机器人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习惯和社会结构,引领我们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多了一个角色--那些与我们并肩行走,协同工作,甚至可能超越我们想象的人形机器人。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人形机器人产业利好不断 产业链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证券日报 2024-10-15
近期多款人形机器人迭代 傅利叶CEO称人形机器人即将迈向及格线
第一财经 2024-09-28
锚定创新,壮大人形机器人产业
人民日报 2024-09-11
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井喷前夜”
中国青年报 2024-08-24
深圳人形机器人 “群星闪耀”世界机器人大会
广州日报 2024-08-23
破解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瓶颈
经济日报 2024-07-06
实现高难度动作 还看人形机器人:长三角各地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解放日报 2024-07-03
人形机器人从科幻走进现实
新华社 2024-06-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