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慢行优先!看首都如何助力“慢出行”
新华社 2023-11-28 12:52

2019年底,北京市确定了“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发展理念,首次将步行、自行车骑行等“慢行”交通方式放在交通发展理念的首位。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公路自行车等数量急剧增加,道路慢行系统面临通行空间不足、骑行难以连续、交织干扰严重等问题。

北京市交管部门持续推进升级改造。目前,全市各级道路共建设慢行交通系统超过3000公里,形成了北京市慢行系统路网。

对话嘉宾

张磊(北京市交管局秩序处处长)

李磊(北京市交管局秩序处优化科科长)

张墨(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绿色交通发展处主任科员)

侯光辉(设计师、骑行爱好者)

孟泰恒(在校学生、骑行爱好者)

王靖博(在校学生、骑行爱好者)

从“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

张墨:随着近年来骑行环境的不断改善,2022年,北京中心城慢行(步行、自行车)出行比例已达49%,创近10年新高,其中自行车出行比例达到17.3%。北京市民自行车年骑行量由2017年的0.5亿次(公共自行车)提升至2021年的9.5亿次(共享单车)。

李磊:以前做道路规划首先考虑满足机动车的通行需求,“慢行优先”理念提出后,道路的规划建设和优化完善首先要考虑非机动车的需求。在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问题比较多的老城区,交管部门将会同属地推动“低限速区”建设,提升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的安全性、舒适性。

张磊:慢行系统多元车种并存,包括普通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竞速车、共享单车,有时违规电动三四轮车和摩托车也会“挤”到非机动车道行驶,非机动车道的精细化治理任重道远。譬如骑行爱好者热衷在长安街“刷街”,但慢行系统建设主要还是为了满足日常通勤需要,“竞速”行为会带来安全隐患。现行道路交通法规对于自行车没有“限速”规定,要通过宣传引导提醒骑行者不能一味追求速度。

2019年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出台,依照新规,我国存量两轮电动车中,约七成不符合规定,由于各地过渡期标准不一,仍有大量不合规电动车在非机动车道“风驰电掣”。

李磊:与驾驶机动车需要学交规、考驾照不同,通常非机动车“会骑就上路”,几乎没人去认真学习涉及非机动车出行相关法律法规,因此要加强对交通参与者相关的普法宣传,提升全民知晓率,共建文明交通。

张磊:2022年以来,交管部门就通过局部道路优化改造,拓宽道路48条,增设调整维护标志、标线、隔离护栏等交通设施4万余处,设置非机动车一次左转交通组织100处,采取“右转必停”措施200余处,慢行系统环境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慢行友好是城市现代化进程缩影

张墨:自2020年起,北京市实施了慢行系统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切实强化慢行路权、加强慢行接驳、提升慢行品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施慢行系统改造。设置非机动车一次左转路口将近50处。很多骑车的朋友惊喜地发现,现在可以直接左转过街了;10余条主干路实现行人二次过街。一次性穿过比较长的人行横道对老人、孩子来说比较难,现在没必要跑着过去,可以在道路中间的安全岛停一会再通过。

二是推进慢行与轨道、公交融合发展。北京一些道路辅路并不宽阔,进一步优化路权分配,减少公交车道与自行车道混行,保障非机动车路权,让骑行者和步行者拥有更好的体验和更安全、更舒适、更畅通的感受。

三是构建安全连续的慢行体系。稳步推进中心城区“两轴-三环-三横-四放射”的慢行廊道建设,推动慢行系统连成片、连成网。

除此以外,建成全国第一条自行车通勤专用路。全国第一条自行车专用路就在大型社区回龙观至互联网公司集中的上地,好多骑行的网友也去打过卡,我也亲身去体验过,非常人性化,有辅助的助车系统,可以把车不用特别费力地推上去,而且是潮汐车道,更方便通行。

孟泰恒:在北京,自行车停放、维修都挺方便,现在的治安环境很好,也不用担心有人会偷车。在国外留学时,经常看到一个自行车轮子锁在电线杆上——车被偷了。修车方面,买车的地方能提供专业维修,各品牌骑行装备店随处都能找到。

4月17日,市民在北京自行车专用路上骑行。北京自行车专用路 是国内首条通勤用自行车专用路,道路全长 6.5 公里 鞠焕宗 / 摄

20世纪90年代,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其中北京街头的画面最经典。后来随着北京机动车发展,私家车渐渐替代了自行车,路权等资源也开始向小汽车倾斜。现在随着大家绿色出行意愿提升、骑行条件环境的改善,自行车开始重新回归城市。

张墨:提升慢行系统品质、改善大家的骑行体验,这几年北京一直在持续发力,每年都有一张时间表、任务书。今年5月,北京市发布《2023年北京市城市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持续推进城市慢行系统发展,不断提升慢行交通出行品质,鼓励和支持市民更多采用“步行+自行车骑行”的出行方式,提高市民慢行出行的获得感。保障非机动车道路权。

“慢出行”考验城市规划能力

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布的2022年行业运行情况及《2022年度两轮绿色出行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城镇内每100次出行中,约30次由两轮(含电动自行车)出行完成。公众多元出行需求和出行方式,对于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4月8日,骑行爱好者彭达(中)和“花 young” 户外车队队员在北京长安街上骑行 鞠焕宗 / 摄

侯光辉:城市管理部门既要重视民生需求和城市管理之间的平衡,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路权和出行安全,并通过改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来提高绿色出行的便利性、舒适性,同时也要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市民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通过宣讲交通安全常识、曝光交通事故典型案例等形式,增强文明驾驶与行人安全出行意识。

王靖博:进一步打造更具特色的骑行线路也可以缓解当前热门骑行线路的拥挤状况。目前,大多数骑友是通过小红书、Bilibili等社交平台的分享来跟风骑行。热门线路的“堵车”与流量“加持”密不可分。各地文旅部门可以在这方面多增加一些巧妙设计,用慢行系统连接景点、博物馆等,打造别具特色的主题线路。

如果说城市主干道与公共交通是“主动脉”,那么慢行交通就是“毛细血管”。畅通城市交通大循环,需要二者高效接驳。正如部分市民反映的,步行、骑行有时是为了坐地铁、乘公交,慢行系统建设今后要在如何更好地解决步行、骑行与公共交通的接驳问题上多下功夫。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西安推行“慢行交通一体化” 打造“畅行安行悦行”的城市“松弛感”
西安晚报 2024-11-11
管好电动自行车 各地如何“出招”
广州日报 2023-11-13
慢行在首都
新华社半月谈 2023-10-14
北青快评 | 解决非机动车“抢道大战”需要“软硬兼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0
北京城市副中心2025年慢行里程将超1500公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3
提升“慢行系统” 助力节能降碳
新京报 2023-04-27
“慢行系统”助力北京交通节能降碳、快慢相宜
北京交通广播 2023-04-27
“十四五”期间 北京市将打造滨水慢行系统396.8km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