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青睐”泉州非遗之旅|半城烟火半城仙,千年遗存几多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7 07:00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东亚文化之都……泉州,这座上千年积淀的历史名城拥有很多头衔,以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

“青睐”要去泉州啦!这次深入探访“非遗主题”的人文之旅,在报名读者的热烈讨论中,悬念拉满。10月14日一早,“青睐”团员乘坐大巴,迎着悠然拂动的暖风,开启了行程。窗外,热闹的市井、跨江的大桥、连缀的隧道山洞……一个缤纷的泉州如画轴般,渐次展开。

据介绍,泉州总共有六百多项非遗项目,除去区一级的,其中有262项市级的、128项省级的、36项国家级的,另外有六项是世界级的,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项就是南音,还有水密隔舱福船制作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送王船习俗等。

本次寻访的主题是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22处遗产点为主线,“青睐”到访了其中的14处,也特别感谢泉州市丰泽区文化馆傅树明馆长对活动的周到安排策划、多次陪同。

7天6晚的行程,干货满满,“青睐”团员纷纷表示,此行的收获远超预期,对“海丝起点,世遗之城”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堪比参加了一次非遗文化的研修班。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分布图

Day 1

行程:清源山-老君岩-弘一法师舍利塔-清源茶制作非遗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遗产点&非遗项目:老君岩造像、清源茶、提线木偶、漆线雕、泉州花灯、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泉州石雕

清源山汇聚“中国之最”,老君岩“天下第一”

红色大巴载着一车欢声笑语,慢慢驶进一方清幽之地。山脚下红砖白石燕尾脊的彩色建筑,与青山相映成趣。寻访泉州的第一站,清源山到了。

清源山是中国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始于秦代,兴于唐、宋,鼎盛于元、明、清。享有“北有武夷,南有清源”的传世之誉。清源山景区专业讲解员小戴带大家上山。在一处大型图示前,小戴驻足介绍,“这幅图清晰直观地展示出2021年泉州申遗成功的22个遗产点,当时的申遗名录叫做《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此通过实物遗存的方式,展现出泉州作为国家口岸,集生产、运输、贸易港口的生动形象。这22个申遗点分布开阔,既有管理机构,又有出口产品,还有交通保障,将它们打包形成一条线,以城市的名义申遗,目前是我国的唯一案例。”

清源山有62平方公里,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三大片区以山脉相连,绵延不断。九日山以“山中无石不刻字”闻名四方,160多年的祈风石刻,是宋代泉州海外交通对外贸易的珍贵物证,也是我国同亚非人民友好往来的见证。灵山圣墓是唐代伊斯兰圣墓,是我国极为珍贵的伊斯兰教历史文物,是研究泉州海外交通史及伊斯兰传播史的重要史迹。三教合一的清源山则汇聚了很多“中国之最”,宋代石雕老君造像、元代梵式石雕“三世佛”造像等文物景点,最引人瞩目。

山道平缓,很快,老君岩就到了。站上平台远望,峰峦叠翠,一尊巨大古朴的老子造像安坐于天地之间,神情严肃,十分震撼。整个石像由一整块天然花岗石雕刻成,高5.63米,宽8.01米,厚6.85米,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子造像,也是清源山多元文化的典型代表。

1bt16_b.jpg

老君岩造像

“老君岩造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这一时期,道教文化在泉州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当时泉州的地方官员主持修建了老君岩造像,原来道观里有十八尊,明朝泉州的一场大地震震毁了道观,如今仅存这一尊。大家注意看造像的右手和跷着的‘老虎脚’,是元朝特有的造型。这些文物印迹,实在弥足珍贵。”

在灵秀温婉的景色中继续上山,一座十分古朴肃穆的灰色舍利塔映入眼帘,似乎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弘一大师(李叔同)晚年在福建弘法静修,他最后14年都在闽南度过。现在,清源山是唯一存放有弘一大师舍利子的地方,很多人会前来拜访这座塔。”左侧山崖,有三块石刻,其中弘一大师的最后遗墨“悲欣交集”令人注目,流连其间,凝视那修长、内敛、有筋力的字,顿觉一种平淡、清凉之感,心生敬意。

舍利塔附近的岩石,盘膝安坐一尊弘一大师的石像。但见其面容峻削,双眼似乎在洞察着世间一切。环看周围苍松翠柏,更觉蔚然庄严。

非遗荟萃展演,零距离亲密接触

下午,“青睐”一行到达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这里集中展示了泉州非遗代表性项目,展厅里游客很多,五层展馆,络绎不绝。部分有传承人驻场的展馆,更是被小朋友团团围住,人头攒动。

跟随讲解员,“青睐”得以零距离观看精美荟萃的非遗展演项目,不论是体现物华之美的惠安石雕、泉州彩扎,还是浓缩闽南民俗风情的惠安女服饰、火鼎公火鼎婆,体现泉腔之韵的泉州南音、梨园戏、晋江布袋木偶戏;以及匠心独运的德化瓷烧制技艺、永春香制作技艺……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令人印象深刻。难得的是,在遗产馆工作人员谢凝的精心安排下,“青睐”和现场的代表性非遗传承人进行了交流,并上手体验了一番非遗技艺。

“太牛了,他还会翻跟头!”一阵欢呼和掌声传来,原来是泉州提线木偶戏展厅的戏开演了。泉州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线戏”“木人戏”等,是源于秦汉、盛于唐宋、历经千年的“活化石”,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据文献记载,泉州提线木偶戏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它在晋唐时随中原移民南迁入闽。历经千年不间断的传承与积累,泉州提线木偶戏仍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300余支曲牌唱腔。泉州提线木偶戏传承了大量的“笼外簿”“落笼簿”传统剧目,其丰富的曲牌唱腔及“压脚鼓”等古稀乐器的演奏技法构成了独特的剧种音乐“傀儡调”,并形成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是中国悬丝傀儡艺术的珍稀典范。

别看小小一只“悬丝傀儡”,真正需要十年功夫。泉州木偶剧团演员吴晓晖告诉记者,“木偶剧有一整套线规,基本线在16到36条,比较多的人物大约在40条。除了掌握这套复杂的线规,我们还需要唱、念、作,比如刚才老师表演的钟馗,根据演员从拔剑、喝酒等动作的表演,才能把一个大气凛然的钟馗表现得活灵活现。”在她看来,从写意的“一桌二椅”,到前辈创新式的“变装”表演,它的“根”一定在继承传统,“根扎实了,才能弘扬传统,人们在看的时候才能感受它的魅力。”

漆线雕项目省级非遗传承人黄雪玉的展馆古色古香,据她介绍,发源于泉州的漆线雕,至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这项技艺原来是佛像雕塑技艺的装饰工序之一,俗称“妆佛”。其传统制作工艺是用熟桐油、大漆、砖粉等原料经反复舂、捶、揉、捻,成为富有韧性的漆线土,再搓成粗细不同的“漆线”,运用盘、结、绕、堆等工艺,在坯体上装饰出各种图案。

“一件大的作品需要制作一年多,一般作品需要几个月完成,全部是纯手工制作。”黄雪玉坦言,她出生在农村,读完初中,因为喜欢漆线雕便开始跟着表哥学习手艺。现在,像她这样38年如一日,能把漆线雕做到这么精细雅致、栩栩如生的技艺,“可能只有三四个人”。黄雪玉手持自己制作的各式毛笔、刀片等工具,操作演示起来。她嘴里说着,手下却一刻不停,经过熟练灵巧的绕线、堆形,一朵吉祥的云纹样式跃然而出,“几百个图案都在我心里了。”她笑着说。

一旁五彩缤纷的花灯,使人穿越到童年逛灯会的场景。泉州花灯非遗传承人曹淑贞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她年轻时候进工艺美术厂学彩扎,参加了泉州第一届灯会获奖,之后便一发不可收,42岁自己出来打拼,拿奖拿到手软。闹花灯和踩街是泉州闹元宵时的两大主要习俗,现在曹淑贞不仅有自己的传习所,而且家里有五个传承人,整个家族都在做花灯,“我们做的花灯,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上漂的,全部都有。做花灯的材质主要是纸、竹子、丝绸、棉花,有十几道制作工序,全部是手工制作。”

因为见过早期的花灯,曹淑贞便想方设法重新恢复传统花灯的形制,“我觉得前辈做的老样式,如果丢了就太可惜了!” 凭着一己之力,曹淑贞制作出的走马灯、绣球灯,不仅恢复了传统花灯技艺,还进行了创新改进,受到热捧。

1bt17_b.jpg

参观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传承人指导,上手体验非遗技艺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技艺展台上的寿星、媒婆等木偶头,逼真传神,吸引不少人围观。第四代传承人黄雪玲告诉北青报记者,木偶头雕刻制作的过程非常复杂,包括选材、粗坯、精雕、裱纸、磨光、补隙、刷泥、上粉、开脸(绘脸谱)、盖蜡等十几道工序,是一种非常复杂而精湛的技艺,需要具备丰富的制作经验和技能。

“木偶头选材主要是用樟木,因为樟木的特殊气味使雕刻完成的木偶头不会被虫蛀。”黄雪玲进行展示,“雕刻一个活灵活现的木偶头,首先要用平刀、斜刀在裁好的长方形木料上打型,再进行细雕。制作木偶头,牛骨胶须臾不可离,比如为了避免木偶头裂开,会用很有韧性但没有任何砂粒的桂花土与煮熟的牛骨胶混合一起,过滤成一碗黄土浆,用来打木偶头的底。这道工艺要看天吃饭,因为打一层胚一定要在太阳底下暴晒,再用鱼皮打磨光滑。要像这样上到二十几遍,而且用浸在水里泡软的鱼皮带着水打磨,土遇水则化,所以打磨的时候,速度要非常快,这个技术就需要很长时间的经验积淀才能做到。”

大家啧啧称奇,“这些人物表情刻得特别真实细腻!”从事这项非遗技艺快30年的黄雪玲笑言,她的技艺来自同样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父亲,“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木偶头都是用真人头发梳头。像这个媒婆的造型,要买到一尺长的头发,买来要先用针线给它缝成一排同样长的一段,如果一天缝八个小时,需要三天时间才缝得完。缝好之后,再用煮熟的牛骨胶来盘头,保证她的牢固度。木偶头的五官需要重新细雕,才会生动,我们讲要用竹篾进行精雕。而上色决定它细腻光滑的质感,我们的颜料是用研磨成粉末的矿材加上牛骨胶过滤而成,放在冰箱里,用的时候煮一点温水调和,再作画。画的时候也有讲究,为什么木偶头有五根眉毛?这就像女生纹眉的道理,这样画眉毛,有浓淡,更立体,是活的。”

泉州石雕非遗传承人张建双已经从事石雕技艺38年,当他意识到“做石雕的不会美术,会美术的不会石雕”,便自学美术,练就造型能力,结合石雕、雕刻、影雕三种工艺,不断创新影雕技艺,使它拥有更立体的效果,“这些工具都是自己制作的,把铁块磨尖,先在石板上定型、再打点。依托素描原理,根据明暗、光线调整打点,再由点过渡到线、面,从轮廓到完成立体画面。”他邀请年轻人体验,“像我一天要八九个小时,重复同样的动作,坐不住是不行了。这幅肖像,没有三年的练习,是完不成的。”现场一幅老阿婆祈福的肖像,是他花了几个月去思考,才动手创作的, “我的灵感就是来源于生活,像这些浮动的燃香、自然的光影,我想让大家从中感受到希望和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喆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锦绣长江”非遗展示开展 长江流域的非遗名品都来了
武汉晚报 2024-10-25
“半城烟火半城仙”商标侵权案宣判 系泉州世界遗产公共文化资源保护第一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5
90后挑大梁 用青春“焕新”传统文化记忆
中国青年报 2024-01-31
图片故事 | 福建泉州:异国木偶遇上“布袋戏”
新华社 2023-12-13
“青睐”泉州非遗之旅|诗词温柔了岁月,南音浸润了时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7
“青睐”泉州非遗之旅|听一场高甲戏,留人留形留乡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7
“青睐”泉州非遗之旅|多元文化的互相兼容,体现了泉州的包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7
“青睐”泉州非遗之旅|盘一个簪花围,去吹一吹蟳埔的海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