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揭牌 下一步如何更好守护“国宝”?
央视新闻 2023-11-19 08:40

大熊猫国家公园已经正式设立两年,在占大熊猫国家公园面积80%以上的四川,正在打破不同种群间的“孤岛”现象,推进大熊猫栖息地连通成片,进一步加强大熊猫保护。

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揭牌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17日,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在成都揭牌,将推动更高水平的大熊猫保护,助力大熊猫国家公园高质量建设。

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是在整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两家科研机构资源基础上,聚集全国大熊猫科研优秀团队,打造的大熊猫科研合作交流世界级平台。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动物保护研究部研究员刘玉良: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的设立,就是要打造一个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将国内外所有的科研力量联合起来,针对圈养大熊猫、野外大熊猫面临的科技关键问题,进行一个联合的攻关。

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还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牵头的大熊猫保护研究学术委员会和大熊猫保护国家创新联盟,将建设国家林草局大熊猫重点实验室,大力推动创建大熊猫等濒危动物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动物保护研究部研究员刘玉良:联合科研力量可以聚焦科研关键问题,第二个就是它产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可以进行更加全面的推广,比如在我们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进行全面推广,比如在我们其他的大熊猫保护机构进行推广。

国家林草局、四川省林草局、成都市政府联合出资1.1亿元,以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为载体,设立大熊猫保护研究基金,启动国家公园野生大熊猫种群与栖息地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圈养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两个重大联合攻关课题。

推进栖息地连通成片
加强大熊猫保护

大熊猫国家公园已经正式设立两年,在占大熊猫国家公园面积80%以上的四川,正在打破不同种群间的“孤岛”现象,推进大熊猫栖息地连通成片,进一步加强大熊猫保护。

据野外调查表明,过去,由于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破碎化”“孤岛化”,导致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成33个局域种群,其中25个种群因熊猫数量少,存在灭绝风险,因此,推进栖息地连通成片尤为重要。

在成都龙泉驿区,当地把大熊猫国家公园与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植树造林中,全面修复连通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5年来,共植树造林近6万亩。

成都市龙泉驿区森管委事业科科长蓝正勇:区域生态植被覆盖率提升10个百分点,构建起一张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保证了栖息地的完整连通。

在野生大熊猫占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近四分之一的四川绵阳,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后,当地着力实施完整保护,推进栖息地连通成片,变零为整。截至目前,区域内已规划建设了黄土梁廊道、土地岭廊道等多条生态廊道,恢复了包括生态廊道在内的26.56平方公里大熊猫栖息地。

我国稳妥推进大熊猫野化放归

野化放归是增加圈养大熊猫遗传多样性,提升圈养大熊猫种群活力,推进野外种群复壮的重要措施。我国稳妥推进大熊猫野化放归,复壮大熊猫野外种群。

我国从2012年实施第一只大熊猫野化放归以来,截至目前,在四川境内已形成三个野化放归地,先后成功野化放归11只圈养大熊猫,存活9只,对进一步改善圈养大熊猫遗传结构和提高大熊猫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动物保护研究部助理研究员马锐:现在全国大概有超过70%的大熊猫是形成了一个区域小种群,大概有33个小种群存在灭绝风险,我们去做大熊猫的野化放归,就是要去很直观地补充这些区域小种群的数量,以达到基因多样性,去复壮这个小种群。

复壮野外种群,是保护大熊猫的终极目标。通过野化放归等措施,我国大熊猫野生种群从20世纪80年代的1114只,增长到现在的1864只。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野外生态研究室负责人张明春:我们的下一步工作计划,就是用无损伤取样法,在放归地大量收集DNA样品,证实这些大熊猫是否已经有后代了,是否已经推动了当地大熊猫的小种群复壮工作。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大熊猫党生爬树秀“功夫” 憨萌可爱活力无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1-16
大熊猫“网网”“福妮”15年旅澳生活结束 当地民众不舍告别
央视新闻 2024-11-16
国家公园成立三年 野生动物种群有啥变化? 一起来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12
旅日大熊猫“比力”“仙女”将回国 日本民众排长队送别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9-29
大熊猫“安安”“可可”今日赴港 将定居海洋公园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9-26
旅日大熊猫“比力”“仙女”将于9月回国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8-30
大熊猫“云川”“鑫宝”启程赴美开启新一轮合作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6
大熊猫“星光”八岁啦!快来围观它的大吃特吃生日会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