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贫困生炫富”被终止发放助学金具有双重警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6 15:56

近日,有网友在中山大学贴吧发帖称,该校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一名获助学金的特困学生用的是苹果系列四件套(一般指苹果品牌的手机、电脑、平板和手表四款产品),而且还买了价值1517元的演唱会门票。经核查,该生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程序规范、材料齐全,符合相关规定。但该生存在生活不节俭、过度消费的行为,学校决定终止其助学金发放。

国家资助贫困生是一项着眼未来的政策,其意义在于通过制度性的保障,从起点上为青年学生的未来发展赢得机会和时间。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如何认定资助并不简单,甚至常常闹出争端。

在不少公众印象中,贫困生似乎就应该有“贫困生的样子”,比如穿着旧衣服、吃着廉价菜、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来用。不过,世易时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贫困生的固有“特征”,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很多贫困生的基本温饱早已不是问题。而且,新生代们的消费观念也今非昔比,即便家庭经济条件不够好,但贫困生也希望在外人面前尽量呈现“光鲜”的一面。正因如此,高校在资助贫困生时,都十分注意保护其隐私。

贫困生没有“贫困生的样子”,当然不是什么坏事,这也可以视作帮困助学的深层次目的,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但是,如果一边接受资助,一边却出手阔绰,却令人难以接受。倘若是装贫困骗取国家资助,不仅令人不齿,还应该深入追责。而倘若是真的贫困却“打肿脸充胖子”与人攀比,这样的虚荣心也应该好好医治。

近年来,围绕贫困生能不能用价格不菲的手机、电脑,穿名牌服装,看演唱会等,屡屡引发争议。对应到个人,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多年前,因为一位妈妈省吃俭用给儿子买了一双打4折的耐克球鞋,导致贫困生助学金被取消一事,曾一度被舆论痛批为以“鞋”取人。前不久,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大学学生唐某在朋友圈发图显示到南京观看某明星演唱会,再度引发轩然大波。后经调查核实,唐某申领国家助学金的资格符合标准,520元一张的演唱会门票是男朋友给她买的。

贫困生适当追求“体面”生活,无需上纲上线。上述两个事例中,两位贫困生的行为也基本上得到了合理解释。相比之下,中山大学这位“特别困难”学生的苹果系列四件套和1517元的演唱会门票,则很难令人信服。这种消费行为与助学金“助学”的初衷背道而驰。当事人被终止助学金发放,当然不冤,学校的决定也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赞同。

助学金发放不是让同学们“比穷”,但更不能一边享受助学金一边高消费。此事虽然已经暂告一段落,但依然值得引发进一步深思。不久前发布的《2022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去年国家助学金资助高校学生1221.42万人次,金额467.4亿元。这项惠及广大贫困学子的好政策,是不是都落实到位了?有没有人钻了空子?中山大学这起“贫困生炫富”事件,具有双重警示意义——既是对相关学生的警示,也警示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助学金的发放机制,把助学金资助给最真正有需要的同学。

文/胡欣红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助学金评定标准,应更加科学客观公正
检察日报正义网 2023-11-17
Qnews|中山大学通报:一贫困生生活不节俭、过度消费 终止助学金发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6
获得助学金的贫困生,能不能去看演唱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9
北青快评|获得助学金的贫困生,能不能去看演唱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9
北青快评|贫困生班级评议“不公”,学校该如何统筹校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