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专栏|读懂爷爷需要我用一生时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7 11:00

◎沈芸(夏衍孙女)

2019年,我结集出版第一本关于我祖父夏衍的书《一个人和一群人》的时候,很多朋友都认为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我在祖父去世后20多年里,已经陆陆续续写了不少纪念回忆他的文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也把这本书定位为“后代的回忆”,尽管我内心并不完全认同。

书出版问世后,得到了诸多好评,令我惊喜的是在继入选《作家文摘》年度“十大非虚构”30名候选书单后,《一个人和一群人》成功入选《封面新闻》“2019名人堂·十大非虚构”图书。同时,这本书在豆瓣上的评分也令我意外,一上榜即是8.8的高分,一度高至9.1分。这让我收获了很多年轻的80后、90后的年轻读者,他/她们的喜爱,使我对讲述我爷爷那一代人的老故事坚定了信心。

我写作的全部原动力来自于记忆,在岁月的长河中,这些靠时间沉淀下来的记忆,是有血有肉的,不能完全等同于一张张泛黄照片的回忆。

《夏衍像》木刻林仰峥

我爷爷在我的心目中是无比伟大的,他培养、塑造了我,他一眼就可以看穿我的全部,而我读懂他却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很多时候,只有他会耐心地听我说话,这与“夏衍”关系并不大,他是爷爷。

三年过去了,这本书到了可以重新做修订和增补的时候。首先,我对篇目做了调整,在这本书的体例上更偏重文史,更侧重“一个人和一群人”的风格和内容,增加了新近写作的几篇文章。由于是单篇结集出版,有些文章中的个别表述或有重复,为尊重文史特性及今后的引文一致性,在尽量保留原稿的前提下做了统一的修订。“书名”取自我爷爷1943年抗战中在重庆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由此从我祖父“一个人”带出来“一群人”的过往,这是一个时代的风貌,历久弥新。

此外,本次增订加大了老照片的比重,以弥补“三联版”的不足。目前选定的130余幅照片,大约有一半以上是首次发表,少部分源于我们家世交们的提供,基本上都是自己家族的自藏,其中主要来自我们家族上海的袁家这一支及我的父母。这些老照片有的已近百年,更多的已经过了半个世纪。而照片上的我祖父的母亲、姐姐,我祖父、祖母……第二代“寄爹”袁宗灿、“寄娘”姚芳瑜夫妇,五姑姑袁玲华、姑父程树滋夫妇均已作古,我的父母也已耄耋。

好在,他们那两代人栩栩如生的青春年华留在了每一张相纸上,也留在了我们家族成员的记忆里。

感谢黄永玉先生、黄黑蛮先生,他们提供了黄永玉先生的木刻作品《夏衍像》;感谢上海图书馆“名人手稿馆”提供了著名木刻画家林仰峥先生创作的《夏衍像》;感谢范又、范里两位提供了他们父亲范用先生的旧藏华君武先生画、黄苗子先生题的《狸奴祝嘏图为夏公寿》;感谢罗雪村先生所作的夏衍画像;感谢远在英国伦敦的黄田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她是在我爷爷去世后出生的,而我们两家的友情已经延续了三代。我爷爷跟她的爷爷都生肖属鼠,分别生于1900年和1924年,俩人都是养猫、爱猫的“老耗子”。她的祖父母与“夏公”的结识,是早在1948年的香港,她的爸爸妈妈和姑姑提起“夏爷爷”的故事,深情绵长。

在这本书的再版过程中,我要感谢徐时霖先生的热情帮助,他是徐铸成先生的嫡孙,我们也算是“次密接”的故交。还要感谢“微言”的诸位:周青丰夫妇、李志卿和齐英豪,他们从编辑、出版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想法,对此,我颇为受益。

最后,为体现我们家四代人爱猫的悠久历史,我要特别提一下我家的“猫儿子”沈胖胖。在这些年的春夏秋冬里,无论是下笔千言,还是文思枯竭,沈胖胖都陪伴在我身边。这让我时时想起,我爷爷当年在写回忆录时,他的黄猫也是这样伴随在他的左右,见证着每一篇文字的完成。我们家和猫咪的缘分是源远流长、不离不弃的。到了我这一辈,依然保持着这一优秀的传统,爷爷会非常宽慰的。

他说过:“人猫友谊万岁!”这是一种和谐共生的思想。

2022年9月21日于北京

补记

这两年,黄永玉先生的木刻版画展《入木》在北京开展,并在各地巡展。我在北京画院的展厅待了两个多小时,反反复复地观看两遍以上,为之着迷,也深受启发。

其中黄先生在1962年“文艺八条”开会期间,为我祖父刻的那幅《夏衍像》,是以1936年创作的《上海屋檐下》为背景的,爷爷很喜欢。1990年上海图书馆“夏衍文学创作生涯六十年展览”和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夏衍》画册均做了收录。锋利刀刻下的黑白木刻,显示出了格外遒劲的力量,而我祖父的一生恰恰活出了这种坚韧不屈的力量。

所以,我一再想,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要体现这一黑白的张力,于是,我们敲定了以木刻家林仰峥先生在我祖父去世后的1995年5月创作的《夏衍像》作为本书的封面图,黄先生的那幅作品放在首页。

林仰峥先生,是南方局的美术工作者,他曾在《救亡日报》《华商报》《新华日报》跟随我爷爷工作,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林仰峥先生是作家林林先生的弟弟,1942年,在桂林的《香港的受难》画展上,当他展出《神圣的教堂》和《码头》这两幅引人注目的作品时,这位“文艺的小兵”年仅19岁,我爷爷总是称他“小林”,并在生前为他的木刻版画集题字:黑白足迹。

这次,我试图多方联系林仰峥先生及家属,却始终未能联系上,希望这幅作品发表后,能够得到更多关于林仰峥先生的消息。

2023年6月13日下午,在我和编辑们讨论并确定插图方案后,我在回家的车上,得知99岁高寿的黄永玉先生仙逝的消息……一切似乎都在冥冥之中。

2023年7月5日于北京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黄永玉:刻刀与笔,为人生写“无愁”
将行 2024-07-07
黄永玉用百幅新作“吓你一跳”,生前最后一幅作品首次展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5
纪念|展厅里流动的是一位世纪老人倾其一生奔赴的热爱——黄永玉新作展今日开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5
专栏|一生很多“没想到”,保持初心“青春万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7
专栏|一生很多“没想到”,保持初心“青春万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7
专栏|“我”眼中的这一切仿 佛新“城南旧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7
专栏|美院的先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4
一展感受“老顽童”的快乐 荣宝斋展出黄永玉百件书画作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