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控温1.5℃需2034年实现净零排放
澎湃新闻 2023-11-06 17:11

根据《自然-气候变化》10月3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全球必须将未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2200亿吨左右,才能有一半机会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由于现在全球每年的碳排放量约为400亿吨,并且仍在上升,因此到2029年甚至更早,碳排放量就会超过这一数字。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Joeri Rogelj表示,要想实现1.5摄氏度的目标,人类需要在2034年而不是2050年之前实现全球净零碳排放。他说:“在科学文献中,甚至没有任何技术场景来描述这要如何才能实现。”

同样来自帝国理工学院的Robin Lamboll则说,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仍然是可行的。要想有50%的机会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不能超过1200亿吨。如果全球碳排放继续保持目前的水平,那么到2046年才会超过这一数字。

地球变暖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而后者又取决于人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基于此,气候科学家可以计算出碳预算,即在变暖达到一定水平之前,人们可以排出的二氧化碳量。

2020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估计,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下的50%概率的碳预算约为5000亿吨二氧化碳。现在,一个包括许多负责IPCC评估的研究人员在内的团队已经更新了这项工作。

该团队估计,截至2023年1月,剩余碳预算约为2500亿吨二氧化碳。从那时起,又有9个月的排放量,因此剩余的碳预算将降至约2200亿吨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排放量从5000亿吨减少到2500亿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自2020年以来又增加了3年的排放量,其余的大部分是由于更好地估计了气溶胶污染物的影响。

这些污染物,如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在大气中形成微小的液滴,通过反射阳光和改变云层亮度起到冷却作用,但冷却的程度一直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如今,不确定性的范围已经缩小到偏高的一侧。如果气溶胶冷却作用偏高,那么随着化石燃料的逐步淘汰和气溶胶污染的减少,气候将会进一步变暖。这意味着,如果人们要将温度上升控制在一定水平内,则必须排放更少的二氧化碳。

挪威国际气候研究中心的Glen Peters估计,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22年高1%。虽然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该排放量最终可能在2024年开始下降,但Peters仍不相信碳排放量在2023年达到峰值。

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Chris Smith表示:“2023年的升温很有可能超过1.5摄氏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从长远来看,我们已经超过了1.5摄氏度。”他说:“如果我们能够将升温限制在1.6、1.65或1.7摄氏度,那就比2摄氏度要好得多。我们仍然需要为每0.1摄氏度而战。”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全球碳排放与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发布 中国净碳排放近10年呈降低趋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7-26
报告显示过量森林砍伐致巴西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攀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3-24
我国碳卫星实现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定量监测
新华社 2022-10-26
煤电温室气体排放激增 美国减排目标难实现
新华社 2022-01-13
全球升温超1.5度意味什么?联合国报告:带来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生态破坏和疾病
环球时报 2021-11-02
钢铁生产碳排放巨大 欧洲钢企竞相研发绿色钢铁
科技日报 2021-08-23
中国碳市场将上线,为何首批纳入的是发电行业?生态环境部解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7-14
三维度考察 MSCI构建企业脱碳及净零排放评估全新框架
经济观察报 2021-06-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