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专家号”实行弹性门诊,让就医更加便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2 16:43

11月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雷海潮表示,门诊取号、缴费、打印报告、门诊等候等环节的时间也在大幅压缩。雷海潮称,在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通过调整上下午门诊的出诊医生数量,使得出诊医生数过于集中在周一上午、周五上午的这种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现在北京的一些医疗机构,在下午同样能够看到比较多的专家号,这一方面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纾解城市大医院周边的道路交通拥挤状况也起到了积极的缓解作用。(11月2日《中国经营报》)

专家门诊指的是由获得卫生部门资质审核通过在册的专家,一般指的是副主任以上的医师,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特需门诊指为有特殊需求的人专门服务的门诊有,有挂号不用起早排长队等优势。相对于普通门诊,两个门诊的共同点在于“高端性”,即出诊的医生通常为专家,也是患者就诊需求最集中之处。通常来说,时下的社会所反映的“看病难”,最主要还是看专家门诊难,接受优质医疗资源的机会太少。由此也就造成了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医院就诊率偏低,而知名医疗机构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专家是医疗资源中的“稀缺品”,物以稀为贵。正是如此,专家们才承受着极其繁重的看病任务,往往忙得身心俱疲,甚至连“为了节省上厕所的时间,往往采取不喝水或少喝水”的办法。而相对应的是,患者这对看“专家号”有着强烈的需求,具体体现在既要保证能够挂上号,又要做到能有较好的时间节点保障。由于不同群体在时间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而也就要求在看专家号时能够做到“全天候”,比如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他们最希望在节假日、夜晚都有专家坐诊,如此自己看病就更方便。

之前大多数医院在专家号的排上,多集中在上午,下午专家就不再坐诊,要么休息要么到住院部去看住院病人,夜晚和节假日、周末都不安排专家坐诊。如此便使得专家坐诊的时间非常集中,也给患者前来看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很多患者如不容易排了一个专家号,待拿到规定的检查报告时已很晚,由于医院没有安排下午和夜晚的专家坐诊,只有普通的医生在值班,如此要么就只有能再等一天,并且有可能会重新挂一个号,要么就只能选择普通的医生。如此种种,均让患者深感不便。

这实际上带来了就医过程的重复,增加了就医的负担,也带来了更大的医疗资源浪费。专家坐诊的时间过于集中,不仅形成了蜂拥和踩踏效应,也进一步加剧了医院周边的道路交通拥挤状况。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实施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其举措之一就是要推行周末门诊、节假日门诊和夜间门诊,再加上调整下午门诊的专家出诊数量,以专家门诊的全时段覆盖,达到了“错峰出行”的效果,确保了医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为此,不少地方采取了错峰出行的方式调整专家坐诊,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医疗机构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管理规范》提出,医疗机构应合理安排各专业不同年资医师出诊,并合理编排专家门诊上下午出诊单元数量,进一步提高专家门诊下午出诊比例。此意味着,专家和特需门诊的开设,不仅要求做到时间上的全覆盖,包括晚间、周末、节假日等各个“空窗期”,在数量上也要求“合理编排单元数量”,以达到合理布局内部医疗资源,有效分流就诊人流量,不断提高公众的就医体验舒适度。

医院通过弹性门诊的做法,可以承接更多的看病工作量,满足更多人看病的就诊需求,尤其是让那些从异地排队看病的人,在第一时间就能获得就诊的机会,免去年看病过程中的折腾,对他们来说无疑于最大的人文关怀。从更宽泛的角度看,错峰出诊也让专家坐诊的线条被拉长,工作的强度也会下降,对其身心也是极大的保护。同时,更有效缓解了医院周边的道路交通拥挤状况,以及安全管理的压力。如此看来,小小细节调整可谓一举多得。

文/堂吉伟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江苏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 医院:首诊已确定诊疗方案的不适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7
安贞医院新增心内科、高血压科等周末门诊
安贞医院 2024-04-12
3月1日起施行!河南将部分门诊诊查费纳入医保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2-28
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有什么区别?应该怎么选?
健康之路 2024-01-30
转需!北京22家市属医院中秋国庆假期门诊安排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9-25
最新评论